繁体字吧 关注:33,203贴子:391,441
  • 8回复贴,共1

港标PK台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2 17:27回复
    注:转自Wikipedia,依照共享协议分享作非商业用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02 17:27
    回复
      裏:《字形表》的「裏」字較合篆形、原意。聲符「里」在形符「衣」的裏邊。臺灣標準的「裡」字極少出現於古書。
      羣、峯:《字形表》的「羣」、「峯」字較合篆形、原意。「峯」,即位於「山」的「最高」處。臺灣標準取左右結構之俗字「群」、「峰」。
      吿、周、害:「吿」字篆文從「牛」從「口」、「周」字篆文從「用」從「口」、「害」字篆文從「宀」從「丯」從「口」,三字豎筆下皆出頭,乃《字形表》所取。臺灣標準把三字內部訛作「土」字形,「憲」字亦受牽連。
      黃:《字形表》內的「田」形部件出頭,較接近甲骨文的寫法,即使《說文》中的篆形也是出頭的;臺灣標準「田」形部件不出頭,是取較晚的《說文解字》對此字構形的解釋,然而後世學者已證實《說文》對「黃」字解釋有誤[3]。
      巤:「巤」字上部是有頭髮的「囟」(即「腦」字右旁),因讓上而省去「囟」的小撇。《字形表》取這寫法;臺灣標準卻誤為從「囚」,「囚」部件與此字字義或字音無關,亦不合字源。「竊」右方「禼」同此問題。
      麪:《字形表》的寫法正確。臺灣標準為免「丏」與「丐」混,取俗字「麵」。
      污:《字形表》的「污」字較合篆形。臺灣標準為使同偏旁寫法一致,取「汙」為正字。
      宂:「宂」原解作「屋(宀)」下有「人(『兒』象腿形,俗寫變「幾」)」,閒散之象。臺灣標準從俗取「冗」。
      牀:臺灣取俗體「床」。
      電:下方為「申」的變形,臺灣沒出頭,變成「甲」的變形。
      肅:部首為「聿」部,香港下方兩橫,臺灣一橫。
      隙:香港、大陸右部件為「小日小」,臺灣為「小白小」。古代「日」與「白」寫法相似易混,但據甲骨文,此字原從「日」。
      幺:臺灣單字是取體「么」,作偏旁時才取正體「幺」。香港則一律取正體。
      茲偏旁:臺灣獨體作「茲」,用於偏旁時作「茲」,香港皆作「茲」。「茲」,艸木多益也。「滋」,此字從水茲,為水益也。「孳」,孳孳彶彶生也。從子茲聲。故草字頭「茲」為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2 17:35
      回复
        台著港著:港標依宋代後標準,分化二字用途(同陸標),台標追溯更古老的各大字書證明「著」是「著」的俗寫之標準,一律用「著」 。台沈港沉:二字和著、著一樣都是宋代始分化,而「沈」字才是字源。
        台囪港囱:「囪」是窗櫺的象形,台標更符篆形;港標取從「夂」的俗體,使字形不可解。「聰」、「總」等字亦受牽連。
        ⺼部(肉字旁):當肉字旁只在字的左旁時,台標和港標均取正確的上頓下提肉字旁;但當肉字旁在下方時,港標取了俗化的「月」字旁,唯首筆化為豎——如「臂」等字。
        台臥港卧:「臥」指人躺下,台標從人;而《字形表》取訛體「卧」。台兌港兑:台標更符正字,港標取俗寫。
        台戶港户:「戶」為半扇門,更符篆形。港標取「户」,卻留下「所」字例外,破壞系統。
        台冑港冑:「甲冑」與「貴冑」本不同,前者下方為「冃」,後者為「肉」,而港標合併之為一字。台妝港粧:港標取俗字。台與臺:本為完全不同二字,台灣保留二字,港標只作「台」。
        次:台標從「二」,港標取「冫」,自然台標更正。台 港昷:港標從「日」,台標依《說文》從「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02 17:40
        回复
          「讀」字右旁:「讀」「續」「竇」「櫝」等字皆是形聲字,聲符為「 」(讀音yù,粵音juk6),中間部分為「四」字形(篆文為「囧」形),而非「買賣」之「賣」(篆文中間從「网」,隸殘變為「罒」)。《字形表》原來的寫法正確,但2007年重排本開始與臺灣標準一樣與「賣」字混同[4]。
          真:原字作「眞」,頂部為「匕」(金文為「尸」的反寫),是人形,指一種人的狀態。今從俗,變作「十」。
          直:原字作「直」,今從俗。按:反倒是日韓保留較傳統的寫法。
          令:原字作「令」,下方應爲「ㄗ」,今從俗。按:此字日韓仍保留較傳統的寫法。俞:原字作「兪」,頂部為「亼」,左下為「舟」之變體,右下為「巜」,乃指舟行水上。今取俗體,左下作「月」,右下為「刂」(刀),使字形變得不可解舟偏旁:凡由「舟」之變體的字,今皆與「月」混同,如「前」「朕」「勝」「滕」「服」等字。
          《康熙字典》則將「月」中間兩橫作兩點,與「月」、「⺼」、「円」、「冃」都不同。今港、臺皆相混。
          青:原字作「靑」,底部為「円」(即「丹」字),丹青所生也。今從俗,變作「月」字底,使字形不可解。
          开:「研」「妍」等字,原字從兩個「干」字,寫作「幵」,現在則把這兩個干字合併為「开」。
          并:「併」「迸」「餅」等字,原字中央寫作「幷」,寫作「倂」、「逬」、「餠」。臾:上半非「臼」,臼最下橫應斷開(讀作yu6)査:形聲字。從木,且聲。
          「叱」、「叱」二形皆見於文獻,今取「叱」。叱:《說文解字》:「訶也,從口七聲」。應作一個「口」一個「七」,「七」的首筆為橫不為撇,最末筆不鈎
          襃:《字形表》原也以「襃」為正,今取俗體「褒」。糉:取或體「粽」。畱偏旁:取俗體「留」。留、瘤等字皆是。匕偏旁:「匕」、「化」、「它」偏旁的寫法本不同,「匕」與「化」篆形本不同。「化」的右邊部件作一撇,撇有作出頭亦有作不出頭者。「它」字本即「蛇」字,正是蛇的整體象形,下方作一撇,撇不過豎曲鈎。臺灣「匕」與「化」混同,皆作一橫不出頭;香港三者混同皆作一撇不出頭。
          癡:「癡」與「痴」本為二字,「癡」訓不慧;「痴」訓疵病。以二字音同,後世遂混用。今統一為「痴」。
          勗:上方應從「冃」,而非「日」。
          教:本作「敎」,今取俗體。左方不為「孝」,本由「爻」演變而來(例如「學」字中間、「希」「肴」「敎」等字)為同一系統。「孝」為「從老省」,「考」、「老」、「孝」等字為同一系統。
          者:上方並不是「老」字頭,不論甲骨文、金文、篆文,「者」字上方都明顯與「老」、「考」等字不同。因此傳統楷書從「耂」帶點。今港、臺皆把點省去。
          為:原作「爲」,「為」是手寫體,以「爪」(即一隻手)牽着大象走。今手寫、印刷體統一從「為」;而大陸的《簡化字總表》中,「为」對應的繁體字就是「爲」,「為」是不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內的異體字(按:大陸將「爲」、「為」視作字形差異,故不入異體字表)。不論是「爲」還是「為」,皆與甲骨文、金文原形(初形)差異頗大,但寫作「爲」至少能保留「爫」部首,「爲」亦較接近篆形。
          肖(從肉小聲)、尚(本作「尙」,上面「八」,下面為聲符「向」)、半(半字本由八牛合成的)、曾(上面是八,即「分」的本字)、平、鎖等字,如今都已寫成「點撇」,看不出原本上面是「小」或「八」。
          「谷」與「 」(音guk1,口上阿)二義。此二義篆形本見區別,今混同。此外「谷」的寫法亦是俗體,原本上四筆斷開互不相接,與「口上阿」的相接相對。
          羽、弱:中間字書原根據象形,作兩撇,今因於豎筆左側做點、挑,變成「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2 17:48
          回复
            楼主注:
            港不用“粽”或“糉”,应该是糭。
            港依然使用为之正字,在正式出版物中正字和讹字并存。
            港印刷字依然有采用“读”右边正字。但是民间和官方都是“卖”讹变字压倒性胜利。
            其他依以上述无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02 17:58
            回复
              这次被拿来对比的是港字形表与台国字标准。对港字形表我还是有话要说的。
              字形表里已经写明“容忍异体字”。而在港民间也确实有很多异体字。“卻”“卻(右边是耳旁)”“却”,“糭”“糉”“粽”“糉(右边是“傻”的部首)”,“回”“茴”“囬”“囘”……事实上,如果考究地去区分笔画长短以及一些细节问题,常用字都有两三个异体字。但是无论怎么异体,都不会脱离原字轮廓,这也可能是字形表编者敢大胆说“容忍异体字”的原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02 18:08
              回复
                台教育部标准更是有收录十万多个异体字。
                港和澳就挨着大陆,因此民间异体字几乎是与时代共命运同呼吸。二简字以“咀”代“嘴”,港six·seven后,“咀”在民间甚至官方立即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尖沙嘴从此名作“尖沙咀”。
                港有简化字草案“宁(依照爱的简化原理简化寧,同时把皿和丁上下粘连)”之简体,有大陆民间通行字“圩(墟)”之俗体,还有“斈”“屮”等民囯前早已有所通行的俗体。无论如何,在港强制推行“标准”,应该是会以全面失败告终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02 18:21
                回复
                  港19字符合小篆写法
                  台6字符合小篆写法
                  日韩2字符合小篆写法
                  陆1字符合小篆写法
                  最终结果:港标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03 14: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