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衣哥家门被踹开之后,不该只有自己去修丨睡前聊一会儿
2020年04月30日 人民日报 (文 | 邹翔)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近期,“大衣哥”朱之文上了网络热搜,但不是因为唱歌,而是因为粉丝把他家院门强行踹开了。事后朱之文表示,“粉丝酒后行为,我可以理解”,并自己买来工具将坏的门修好。4月18日山东单县公安局通报,两名涉嫌寻衅滋事的肇事者均被抓获归案并依法行政拘留十日。风波已告一段落,但讨论仍在继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时间回到2011年,因身穿一件军大衣而被观众亲切称为“大衣哥”的朱之文,参加央视《星光大道》而走红,次年登上春晚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农民歌手。成名之后的朱之文依旧选择回到农村生活,然而9年间村民和粉丝的围观让他不堪其扰。纷至沓来的粉丝提出合影或拍摄需求,朱之文总是笑脸相迎、积极配合。然而,品性仁厚不能成为他人得寸进尺的理由。朱之文享有的住宅安宁等隐私权、财产权、肖像权与名誉权,受到法律保障,不容他人无底线侵犯。这就是为何朱之文表示不追究踹门者责任之后,警方依然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肇事者进行行政拘留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大衣哥”家门被踹开之前,围观群众无一阻拦,一些人甚至在起哄,等着拍摄这一“劲爆”的时刻。有媒体报道,2016年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兴起后,每天都会有数十人涌入朱之文的家,拍摄并上传诸如“大衣哥砌墙”“大衣哥烙饼”等生活日常,并从中获取流量和收益。其中一些人为吸引眼球、增加点击量,甚至产生了偷拍朱之文上厕所、翻墙而入进行拍摄、对其家人肆意造谣等出格乃至违法举动。热度是流量,流量是价值,这是直播和短视频经济里的一层逻辑,但不能为了热度和流量突破原则和底线,不能陷入窥探隐私、恶意消费名人的漩涡。给短视频、直播立规矩、划红线,不能仅限于内容生产,在拍摄行为上也要有所规范。
事实上,短视频和直播在农村仍算得上新鲜事物,给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少新气象、新变化。例如以短视频形式记录和发现农村的特色美食、美景和人文风情,已成为一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有力抓手。但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要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高度警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短视频、直播都不应成为没有底线、无所顾忌的任性载体。不让直播干扰日常生活、扰乱正常秩序,更需要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适当的干预及引导。
踹门风波与一般的粉丝骚扰相比,特殊之处在于肇事者既是粉丝,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乡里乡亲”。“农村乡里乡亲不讲究”成为一些村民表示“尚可接纳”或“看淡此事”的理由,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让肇事者逃脱法律惩罚。更令人担忧的是,技术侵蚀传统伦理关系的现象正在发生,一些村民已经将朱之文变成了短视频平台上的“摇钱树”,把传统的乡亲乡谊变成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有人说这是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副产品,毋宁说是农村地区一些法治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当地党委政府理当有所作为,纠偏陋俗树文明,普法明规凝正气,才能让朱楼村找回互亲互助、互相尊重、和谐友爱的公序良俗。
图为朱之文演出照片图为朱之文演出照片
朱之文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说:“故土难离,树高千尺不忘根。”电视选秀时代的许多农民歌手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大衣哥”不被遗忘,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身上葆有的质朴本色。面对个人努力、技术迭代、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大衣哥”没飘,村民们也不能飘起来。在变与不变中摒弃落后观念、坚守好的传统,合理利用新技术、携手同心补短板,才能为农村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秩序和风尚。
这正是:粉丝有准绳,破门失分寸;“善”用新技术,再使风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