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吧 关注:6,297贴子:725,754
  • 8回复贴,共1

中国也就永远失去了这次登顶世界数学高峰的机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最悲苦数学家,成就不输陈景润,却被每周15节物理课活活累死
首页
频道页
2020-01-11 15:56:57 历史风云故事
世人都知陈景润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其实陈景润原本也就是一位不被人理解的、在初中教不好数学的数学老师。 他的科研论文有幸被识货的人赏识,后来也因为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而被国人知晓。 应该说,陈景润是幸运的,最终跻身于科学家行业,得到认可和享受待遇。 和陈景润有着相类似的经历,甚至比陈景润更伟大的一位中学物理老师,就没他那么幸运了。 这位中学物理老师叫陆家羲。 陆家羲矻矻穷年钻研世界数学难题,出了成果,论文却得不到发表,得不到世人承认; 好不容易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学界认可了,可惜英年早逝,没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应有的表彰和待遇.
最悲苦而成就斐然的数学家 陆家羲老师1935年出生于上海,是包头市九中的一名普通物理老师。 陆老师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数学物理特别感兴趣。 东北师大物理系毕业,数学研究是他的业余爱好。 起因仅仅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小册子孙泽瀛著的《数学方法趣引》。 书中十多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深深吸引了他,从此沉浸在数学王国中不能自拔。 陆家羲18年的研究是一场空 陆家羲自进入东北师大起就吹响了向世界性数学难题进攻的号角,大学四年他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寇克满女生问题"。 1961年他把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论文《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和《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随后也寄往《数学通报》。 可惜这么一个具有世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始终没得到方家的认可。 直到1979年4月,陆家羲偶尔看到了美国出版的世界组合数学方面的权威性刊物《组合论杂志》,才知道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国外已于1971和1972年解决了。 但国外的研究比他迟了7-10年。 陆家羲欲哭无泪! 整整18年的研究付之东流。 直到1987年,中国的组合数学专家们再次评审陆家羲曾经投稿的论文,认定: 该文宣告了"寇克满问题"的首次解决。 但有什么用呢? 此时离陆家羲去世已经4年,而且按照国际惯例,世界是不会承认这个说法的,中国也就永远失去了这次登顶世界数学高峰的机会!


1楼2020-05-21 08:33回复
    而张益唐的论文被荣等于此,足见西方数学界已经对他的贡献表示认同。
    02
    张益唐一生对数学十分执着,他生于1955年刚解放的上海,生活在一个工政家庭,爸爸是电气专业大学的老教授,妈妈则是一名单位公务员。
    张益唐从小就获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爸妈的悉心教导下,使得他可以无忧无虑的潜心学习,而张益唐从那时候开始就对数学产生了无法抗拒的喜爱。
    不久,爸妈工作出色,被上峰安排到北京参加工作,于是张益唐就成了一个“留守儿童”跟奶奶一起留在上海生活。
    我国解放后迎来一个“特殊年代”,当时很多学校无奈关门,也导致众多学子无学可上,大家都忙着另找出路。
    但张益唐则没有放弃过对数学的学习,他虽然无学校可上,当年依旧收集来各类型的数学书。
    不论是去书店租还是地摊购买,或者向学生、老师借,凡是讲数学的书籍,张益唐都要获取过来饱览一番。


    4楼2020-05-21 08:44
    回复
      特别是当时很流行一种租书店,价格公道,张益唐就经常花七角、五毛左右从书店租来数学书观看。
      随着年纪的增加,张益唐很快就长到13岁了,于是他告别奶奶搬到北京去想跟父母居住。
      然而那时流行知青下乡,城市青年人都需要到乡下去耕田,发展农业经济。
      在广大的号召力之下,爸爸****队到不同的乡镇中干农活,张益唐则选择到妈妈的乡镇上帮忙干活。
      在乡村农场的日子里,张益唐依然坚持学习数学,他时常带着书本到农场,并且边干活边看书。
      而其他知青小伙们每次见到张益唐出神的在看书,都会呵斥其放下书本,并且当中有人还劝说张益唐:
      “数学对阶级斗争来讲,一点用都没有,好好的干活更实在”。
      张益唐听完不以为然,继续坚持着他的数学之旅。
      当了知青数年,张益唐重新回到城市,这时因为国情原因,张益唐只好当了一名造锁工人,不过他一边造锁一边为考进北京大学而努力。


      5楼2020-05-21 08:44
      回复
        张益唐在回忆的时候,表示:
        “当初,我(为了考北大)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读完高中化学、物理等全部知识,以及一些历史知识”

        而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考上北大,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张益唐二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厚积薄发,以优秀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那时张益唐的心情相信是五味杂陈的,因为当年他这一届大学生刚好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批大学生。
        而张益唐则是北京大学公开承认的1978届数学尖子生,可谓是意义重大,值得人生回味。
        大学生涯,使得张益唐见识更加广阔,在老师、教授、同学的影响下,张益唐获益良多,也使得他学习到更多的渊博高深知识。
        03
        据说,张益唐北大毕业后,并没有写毕业论文,也没有导师给他写引荐信,这使得张益唐出社会后很难找到工作。


        6楼2020-05-21 08:44
        回复
          看着有的同学进入了英特尔等大公司工作,张益唐更加的迷茫,后来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搬到了纽约,并开始在那里做过临时工。
          流连一段岁月后,1999年,张益唐在朋友的协助下,进入了美国新罕布什大学当起一名助教。
          正是这种国外日子给了张益唐更加明确的想法,直到2010年,经验丰富的张益唐正式开始研讨“素数间隔”,并且慢慢的运气爆棚,不断的创造出令人吃惊的学术贡献。
          后来,张益唐的学术论文一经发表后,很快就让数学业界的学者们纷纷叹服,至于有人说如果当初他继续在中国的话,估计很难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而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敢苟同,细看张益唐的求学经历与执着的心,相信在哪里都能创出一番成就。


          7楼2020-05-21 08:45
          回复
            但是从张益唐本人的思想来看,他似乎更倾向于前者,他曾坦言
            “我要是在中国,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和他之前的经历有关,张益唐真正一鸣惊人是在2013年,此时的他已经58岁。
            只是在《数学年刊》投了一篇论文,便受到世人瞩目,然而在此之前,他还只是一个在美国端盘子的餐厅服务员而已。
            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并非真的只有在美国才有这样的成就。
            因为早在他还在美国端盘子的时候,中国的伯乐数学家丁石孙就已经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回北大研究数学,只是这个邀请被他拒绝了。
            张益唐坚持,宁愿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回到中国,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8楼2020-05-21 08:45
            收起回复
              因此张益唐在中国的争议较多,尤其是他加入了美籍,很多人认为他就算有再好的数学成就,也未必会赢得国人的尊重。
              以他的数学天赋其实在哪里都能有所成,但不必刻意说
              “在中国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不过张益唐的话也引起了许多人的重视,国家也是如此。
              04
              现如今国家更希望留住人才,但是要留住人才就必须从培养开始。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人才,比起俄罗斯、美国等其他国家,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就已经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数学物理牛人,正是因为俄罗斯人对数学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并非是因为国人就不如他们聪明,也并非像张益唐说的那样,在中国就没有成就。
              现在国内教育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学习的兴趣,回到那个全民学习的年代。
              如今的俄罗斯,他们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物理学家,这与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俄罗斯人对物理学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兴趣,除了国家的推崇,还得益于别莱利曼,他毕生都在从事数学与科学写作,为的就是让后人能够更加有兴趣的接受这些知识。
              他一生写了105本书,全都是从培养兴趣开始,其中深受欢迎的就是《趣味物理学》,从问世到现在,已经是第22版。


              9楼2020-05-21 08:45
              回复
                导语:上海数学奇才,北大称发出邀请,称宁愿在美国刷盘子也不回国,58岁功成名就入美籍,并坦言“我要是在中国,绝不可能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特别是经历二战的残酷洗礼之后。
                崛起的国人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均发挥出出色的个人学习天赋,成为各项领域的专家,而从尽心尽力的报效祖国。


                10楼2020-05-21 08:45
                回复
                  转载自未名读书牛触目惊心的“科研成本”中国学术界把国际期刊与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标杆,每年有大量的科研精力都花在了发表“顶级论文”上。人力物力不折算现金,光光是各种发表费用,足足给美国送去一艘航母!如果折算这里面的人力物力,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说学术界给西方打工,一点不为过。北京工业大学刘彩娥研究员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发表论文称:10年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面上项目经费总额为8,075,650万元,根据基金委的年度报告,科研成果产出的主要形式为:国际会议邀请报告、国内会议邀请报告、国际期刊论文、国内期刊论文、专著、发明专利,而国际、国内邀请报告的技术内容往往被另外四种成果形式包含。10年间结题的面上项目中各项科研成果总和为:国际期刊论文380314篇;国内期刊论文406102篇;专著44867部;发明专利43253项。假设每种科研成果的成本花费是均等的,那么,这10年间经费总额度与科研产出之比约为9.23:1。也就是说,每篇论文的经费成本平均为9万余元。(科研项目从立项资助到结题一般3到5年, 年度报告中不是当年的经费用于当年的科研产出,文章计算仅仅是粗略的估算),以此计算, 2016年SCI收录中国学者的英文论文321,266篇,科研经费成本大约为295.56亿元人民币(包含少量国内英文版刊物)。单中国学者在国外刊物发表文章的版面费, 有专家粗略估计每年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而中国改造辽宁号航母时,购买“瓦良格号”的花费为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亿元。而中国改造辽宁号航母的花费约2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0亿元。此外,我国的科研人员完成的论文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国外的刊物拥有版权,国内同行想阅读这些文献,国内的科研单位又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国外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或者订购国外的刊物。粗略估计,全国211高校每年购买国外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权花费大约十几亿元人民币,这笔费用仅仅是一年时间的使用权,并没有购买到永久性的文献。施一公:我们的SCI论文给谁看?实际上都在免费为西方打工!


                  11楼2020-05-21 09: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