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自己相当的复杂,感觉自己像某种反应,被什么情绪充满做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大家的角色真的相当多,作为别人的“朋友家人陌生人同事”这样类似的关系,不断变化自己的说话方式语气。
那同理,当某种情绪装满了瓶子,你就成为那样的人,当瓶子不断放空,你慢慢从某种角色某种像是别人的人生中脱离出来,像是看完一部电影,脱离别人的人生。
这样脱离情绪回到放空状态的过程,就类似脱离某种角色,某种非凡。
生活大多平淡,但情绪是重口味的。
作为情绪不断充盈又泄露的容器,我们像“渣男”,不断地爱下一个,喜新厌旧的渣男。偶尔又怀念从前的渣男。
我讲述这些我想象的概念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我自己。
大多人在观看电影,有完全没看进去那种,或者根本就是当做娱乐,一种完全和自己没有关系的状态。而当你沉浸电影的剧情时,你就被情绪溢满了。
而我是一个常脱离出情绪溢满的人,我相信很多人都主动或被动的掌握了这种技巧,让那些变成看完后就于自己无关的情绪快餐。
一个电话,一个消息。
喝水太多需要解决生理需要,因为意外而隐约发痛的伤口。那些被你注意到的细节,那些影响你的无关信息,你还未放空掉上段情绪的影响。
都成为你充满情绪时脱离的通道。
我也会受到这些影响,从中脱离出来。可终究你是看电影,是脱离别人的人生。脱离别人的情绪。它短暂的成为了你,而你并不是长久的成为它。
但我脱离出来的不是电影,而是自我。你从别人的故事脱离,难度不大,你如果从自我经历过的情绪起伏很大的事中脱离,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我常做这样的事。
把情绪饱满的自我砸的稀巴烂了,任着气息四处飘洒了。
然后用我的眼睛去仔细观察这堆碎掉容器,带着自我有限的视角,模仿世界的视角看待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像个侦探一样,闻一闻案发现场的味道。
由容器碎片距离推理砸的力度,分析“他”砸掉它的原因心理历程。
最后得到一些意义不明的结论,并由此影响着自我判断。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是很多但什么都没有的人。
[23:44:44]
愿你我行为不被他人恶意影响。
愿你我思想不被他事琐碎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