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柳荫吧 关注:1,516贴子:4,785
  • 0回复贴,共1

吕柳荫传记连载哪一天出生是个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篇20个月的知青时光
“受过苦,挨过饿”,更懂得珍惜
“现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这是吕老经常说的一句话。吕老虽然现在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国宝级膏滋大师,但是生活上还是非常简朴,粗茶淡饭,穿衣起居照旧,那份平淡和从容,让身边的人敬佩不已。
“因为受过苦,挨过饿,所以更珍惜今天的生活,也更知足,知足者常乐嘛!”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全中国只有三个人会种地:省委书记、县委书记、公社书记。话虽然夸张,也说明当时的情况,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收割,种什么粮食,一律都得按统一的发文规定,一级一级往下传达执行起来。谁有没有自主种地的特殊权利。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食量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一顿可以吃三碗白米饭。有一次,吃完晚饭,有个同学来喊吕柳荫和一起的同学去农家吃粽子。吕柳荫的一个同学一口气吃了14个粽子。这样的食量,现在应该是大胃王级别的了,但是在当时,大家却不觉得惊讶。
那个时候,一个劳动力一顿饭吃7-8两米饭,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吕柳荫最多的一次一顿吃了7个大馒头(要知道那时候的馒头都是结结实实的老面大馒头)。物质的匮乏,让人们对粮食极度渴望。这种渴望与其说是对食物的饥渴,不如说是物质匮乏的极度拮据感。饿怕了的人们,总感觉吃得还不够饱。
吕柳荫所在的公社里,农民每户都有自家的自留地,种上一些蔬菜。吕柳荫他们这一群知青也有一块属于他们的自留地。但是,那一块地地势低洼,有一点雨水就淹了。再加上大家对种菜都不在行,所以根本种不出菜来。
好在知青们下乡的时候,多少都会从家里带点钱,而且每个月还有10块钱的政策补贴,这些钱都除了回家坐船的船票钱,剩下的都用来买鸡蛋了。对于农民来说,鸡蛋是唯一可以换到钱的东西,是可以短期流转的硬通货。所以,鸡蛋对于农民是奢侈品。农民自家只有小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才会煮一两个给小孩,大人是不吃的。吕柳荫记得原本鸡蛋是5分钱一个,知青来了,需求多了,就涨到了6分一个。农民都说,下放的学生来了,东西都涨价了!
因为为人随和,吕柳荫时常会从农家那些腌菜、鱼渣、辣椒渣、玉米渣回来,这些都是餐桌上的常客,可以送饭。大家就是这样混一顿算一顿,压根谈不上好吃,有的吃、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满足。
虽然公社的田地还算富足,但是粮食都要上交,每个人每年的发放的360斤毛粮,大概就是280斤谷子,这完全不够一个劳动力的食量。于是各种各样的方法在私下成为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吕柳荫他们一群知青住在仓库隔壁,每一次交粮,他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其中的秘密,自然也心知肚明。那个特殊的年代,那样富足的地方,给了吕柳荫知青生活最基本的物质保障。提起知青生活,吕柳荫说得最多的就是:“真没饿着过。”在今天听起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在当时那个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整个大队都没有饿着,确实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是夜里听见仓库的门轰轰响,吕柳荫就知道,这是分粮食了,夜里发生的故事总是神秘的。农民的两个账本,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本来每个人一年就280斤谷子,这哪里够呢?靠着农民的夜半分粮食,一个人一年就能有310斤谷子,收成大好的时候,还能分到360斤谷子,那温饱就不是问题了。这些吕柳荫和一起的知青们都看在眼里,农民也不刻意瞒着。这样一来,大家还形成了”我不瞒着你,你也不举报我”的一种默契。毕竟农民们不会多存私粮,大家都是按着数就只是图个温饱。
况且吕柳荫下放的地方,农民田地相对充裕,湖区的湿地资源丰富,田地谋取测量的时候,好多湿地,都没有算上, 许多农民在湿地作垅围起来的一块洼地作为自家的田地,种上一些蔬菜和稻谷。遇到粮食不够的时候,这些田地就是最好的补给来源。这些田地被称为”黑田”,所谓黑田就是没有登记在册的田地。
这种现象在当时也是很普遍的,虽然是瞒报,但是没有人是为了牟取暴利,大家都只是想尽办法,求一个温饱。公社的书记、大队的书记也不是完全不知道,但是只要保障上交的粮食够数,就也不多说什么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当饿死人的领导。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大家都为了温饱而绞尽脑汁。经历了那个时代,吕柳荫更了解粮食对民生的重大意义,对于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事情,也有了一些辩证的思考。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对生命的尊重都要放在首位。而当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那么又该如何尊重人的生命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这话说的太好了!


1楼2020-06-17 17: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