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论文是不少高校的毕业“硬”要求,这几乎是悬在每一个硕士生、博士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就不仅仅是高校学生了,这更是众多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它和评职称挂钩,是妥妥的“刚需”。
但是,对于杂志社来说,能被评上核心期刊,一向都是尽最大努力提升收录文章的质量,质量普通或较差的论文基本不给通过。
期刊发表需求越来越多,但审核却越加严格,这样“狼多肉少”,形成了期刊发表难的现状。
后学君从《学术写作大讲堂》中找到了两位“内行人”对于论文发表的看法,现在,我们来听听核心期刊的主编们对论文的要求,看看什么样的论文能进他们的“法眼”?
刘第红:论文为什么难发表
刘第红--《高教探索》编辑部主任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是以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新知识的表达形式。
论文的实质结论,要有真知灼见,没有以实实在在的研究为前提,就不会有高质量论文的出现。
从目前的投稿情况来看,有50%的稿件不是论文,而只是一般的经验和体会。
论文必须以研究为前提,必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产生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有创造性和学术性,才是真正的论文。
相反,只重复名家的观点,没有实质的知识,没有独特的观点,没有学术价值,这样的“论文”注定是写不好的。
如何判断论文的含金量?概括起来一个字:新。
说得具体点就是:
从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提供的新事物、新知识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获得的新知识、新结论有没有对学术界有贡献;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对学术界的发展有没有贡献等等。
新的选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结论。一句话:每一个作者都是编辑,要把自己的文章对照上述标准,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认真审视,这样,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如何提高论文的投稿命中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定好题目,做到吸引编辑,让编辑看了你论文的题目后,就忍不住想看摘要,看了摘要后就想看正文,能做到这样的话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是论文要选择中观层面的题材,太宏观不好把握,泛泛而谈没有价值;太微观的研究范围太小,意义不大,成果不显眼。
三是收集资料要全,研究方法要新。
学术界跟买卖不一样,往往是人越少研究的选题就越有价值。要从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走不同的路多了,就自然会发现不同的风景。变换学术路径、创新研究方法,就会发现不同的研究成果和价值。
四是多学科研究合作写论文这种方式值得提倡。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进行交流碰撞,往往会有创新的方法产生。
赵大良:投稿与卖萝卜
赵大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副主编
投稿,就如同我们到市场上“推销萝卜”。
如果自己的萝卜连泥带草堆在那里,一定不会好卖!这就如同:一篇粗糙的稿件还要在一个高档期刊上发表一样。
如果想自己的萝卜卖个好价钱,那么就要将萝卜收拾一下,打扮打扮,包装包装。萝卜还是原来的萝卜,可是身价就会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再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的包装,针对不同的客户展现萝卜的不同功用,那么说不准还能“萝卜卖个人参的价钱”!
将这个道理用到论文的投稿上来,首先对自己的成果要进行加工包装——写作格式和表达形式要像那么个样子。
然后要研究什么样的期刊喜欢什么样的稿件——学科、形式,甚至表达方式,都会从一本期刊的征稿简则和所发稿件中读得出来,你要了解期刊的口味。
最后是根据不同期刊的口味将自己的稿件再有针对性的加工,分类投向“对应”的期刊,这叫投其所好。
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既要求内容是“新”的干货,也要注意“推销”方式,实力+技巧,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