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的思政课吧 关注:324贴子:933

第十章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助力课堂”题目发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4.培养高度文化自信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楼2020-06-25 13:51回复
    G18模具设计与制造第8组
    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长:陈志羲
    组员:张恒 覃林 吴浩龙 袁林 张礼智 赵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25 14:55
    回复
      GT18飞制三班吴曲
      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被人类的发明创造。
      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领先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虽然缓慢了,但其独特性仍为世界所称道,在世界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就认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同时,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这一鲜明特征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能够博采众长而生生不息。
      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能使中华文化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作了全面总结。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具备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不是要排斥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这是我们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时需要着力把握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06-25 17:20
      回复
        G18模具班六组
        何鹏宇 张驰 凌革 田大友 伍海龙 沈义 罗锦涵
        钱田
        课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需要大力宣传,让人民认识到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意识,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2从基础教育开始,教育下一代成为文化软实力提高的能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3弘扬国家传统文化,从擅长的传统文化入手,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增强国家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强者,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6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国民的精神状态、品格和民族凝聚力,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8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6-25 17:27
        回复
          G18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组
          组长:蒲开红
          组员:周衡杰,赵怀,罗昌盛,袁震涛,刘世维,卓凯胤,吴涛
          课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精神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解决途径:
          1、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才能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通过世博会,加快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服务。
          2、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比如申博后,上海总结了“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等五种精神,积极发扬这些精神,对市民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首先应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6-25 17:46
          收起回复
            化则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本质。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着眼当今人类实践发展大势,积极回答时代问题,创造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化。这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键。
              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标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感染世界,需要依托文化的力量,借助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劲东风,不断开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
              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全球化时代,文化只有不断交流,影响力才能不断扩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就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华文化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华传统瓷器、书法、武术、戏剧等器术层面的文化走出去,也要提升文化交流层次,进一步推动思想层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既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也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的提炼。不仅要让世界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民族意义,也要让世界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意义。
              主动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中国的故事,纵贯千年,亮点纷呈,薪火相传的五千年中华文明、气壮山河的百年革命历程、砥砺奋进的改革开放进程,孕育了取之不尽的故事宝藏,而这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无疑最为精彩。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讲好中国历史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更要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现代化的壮美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追求,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坚定、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执着信念,以故事的形式向世界宣介。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必须尽快抛弃“敏于行而讷于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理念,积极塑造以“主动作为”为基本特征的思想观念,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确立正确的方向、选择科学的路径。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国不断增强的对外投资能力、日益强大的硬件设施更新能力、不断壮大的文化产业,支持中央媒体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打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大势的基础平台,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6-25 17:50
            回复
              GT18模具设计与制造
              组员:李加欣 李诗梦 林冬美 罗佳梦 刘鹏 董镕智 蒲广林 罗佳梦 孟亿欢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需要大力宣传,增强人民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意识。
              2.从基础教育开始,教育下一代成为文化软实力提高的能手。
              3.弘扬国家传统文化,从擅长的传统文化入手。
              4.增强国家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强者。
              6.需要各民族团结,有共同的目标价值观才能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7.在世界各地弘扬国家文化,让大家以国家文化为荣。
              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重点是要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具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再来发展文化产业,要提高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现阶段的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居民的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日益活跃,并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要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新变化、新趋势,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消费习惯,提供个性化、公众化、专精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善文化市场消费条件,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消费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6-25 19:23
              回复
                G18飞制一班 组员:程浩 青超 王芦 罗小金 何天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0-06-25 20:09
                回复
                  G18飞行器制造一班
                  第十章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组员(何兵,赵佳,王兴凡,潘冬群,嘎玛拉姆)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两方面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变化的背景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
                  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6-25 21:15
                  回复
                    G18飞制二班
                    第十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长:梁琳超
                    组员:刘烺,邱龙辉,胡捷,孙涛,贺磊,丁佳庆
                    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0-06-26 09:46
                    回复
                      GT18飞制二班曹焱
                      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0-06-26 11:52
                      回复
                        九组成员:黄德军,田明磊,刘亿,杨红伦,于卿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旨在提出一种科学的人类解放理论,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制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始终的永恒命题,在现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更是受到普遍关注。唯有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蕴涵的实践智慧,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民性指向,才能真正理解制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协调融通关系,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深刻内涵及丰富意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实践品格来看,制度规范合理化的过程就是制度与价值观不断协调融通的过程,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断制度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基于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而展开的对人类社会生活之现实状态和理想图景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建构。对于唯物史观而言,人不是虚构的抽象化的“原子化自我”,而是在交往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社会化的“现实的个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人民主体正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每一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都紧密相关,既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话语体系的开放包容性,也折射出普通社会民众在社会发展规划方面的普遍在场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表明当代中国基本社会价值观念与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制度体系形成了更为有效而合理的互动与关联,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特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0-06-26 17:05
                        回复
                          G18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七组
                          组长:李俊葑
                          组员:齐关帆 雷银川 周仕杰 王松柏 马文学
                          课题:培养高度文化自信
                          1.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都是永恒的。
                          2.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 文化自信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3.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
                          4.要有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0-06-27 18:25
                          回复
                            GT18飞行器制造技术1班
                            组员:谢红宇、陈世芳、付雪蓉
                            课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0-06-27 20:36
                            回复
                              G18飞制一班
                              第十章: 5、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李松林 陈俊威 詹涵 李佳豪 潘雨辰 甘建权)
                              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最后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阐释。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精神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1、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才能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通过世博会,加快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服务。
                              2、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比如申博后,上海总结了“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等五种精神,积极发扬这些精神,对市民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3、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首先应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
                              比如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的,可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内涵,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
                              其次要通过“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能力,使我国在经济总量列为世界强国以后,自觉转型为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强国。
                              4、着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文化产业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世博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5、大力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工作,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文明。
                              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最后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阐释。
                              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再次,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0-06-28 0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