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316贴子:6,757,800
  • 7回复贴,共1

道教目连戏孙行者形象与宋元<目连救母>杂剧之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baxian.5d 6d.com/thread-243-1-1.html
作者:叶明生
众所周知,在明万历十年版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记》(简称郑本《劝善记》)中有<白猿引路)一折戏,戏中有个白猿的人物,在被观音收降后,伴随目连往西天谒佛。然而,笔者近来在田野调查中,从闽西南的律平市农村发现了道教科仪本《地狱册》一卷,卷中内容实系道教目连救母戏剧之演出本,而其中之保护目连巡游地狱寻亲救母的孙行者,与郑本《劝善记》之白猿有较大差异,它对我们探讨佛、道目连戏早期形态,以及探寻宋元《目连救母》杂剧之遗踪,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①。现将其剧目情况、剧中孙行者、孙行者人物演变及与之相关问题简述如下,以祈得到海内外方家之教正。
---------------
①本文所引道教科仪本《地狱册》,系福建省律平市西园乡进庄村福兴坛林新波(法洋)先生藏本.此本为其祖父林赞之(法美)民国丁未年(1948)年手抄本。福兴坛为潭平市民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坛,据该坛《供头册本》之“请祖师词”所载,其上祖功曹师父(祖师)十人,本坛曾祖师十六人,共计有二十六代,如每代以二十五年计,其宗族坛已传六百五十年,约创于元至正间(1341一1368),而其本师坛(分支坛)之十六代亦推至明万历间(1573一1620),约四百余年.从该坛所遗存的清雍正、乾隆手抄本情况看,以上之推算当为不误.故其科仪本《地狱册》当为元明以来科仪传统的遗传。故其中之《目连救母》的演出本对探讨元明间我国民间目连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狱册》是1995年秋为龙岩博物馆刘远先生发现,1996年3月笔者赴摊平市西国乡进庄村做了田野调查,本文为调查报告之部分内容。
一   道教目连戏基本概况
在闽西南道教中,有相当一部分道坛属道教正一灵宝派,它溶佛、道、巫于一体,有为生人作禳灾祈福的醮事和法科,也有为死者超度拔亡的功德道场.在功德道场之“忏灯科”中还有专门为女性妇产而亡所做的目连灯科仪式,其科仪本为《地狱册》,仪式中所演《目连救母》,是一种道教戏剧形态,民间俗称“破沙礅”。有关“破沙礅”的情况,清康、雍间人林宝树《一年使用杂字文》一书中云:
妇娘死,作沙图,僧人锡杖挑经书。题唱木莲来救母,破砂即是破酆都。(《平县志》,武平县地方志编幕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84页)
上文中的“木莲”即是目莲,讲的就是道坛中目连救母之演出。
闽西南道教中的《目连救母》,是裹含于道坛仪式中的一种道教本体戏剧,它与科仪粘连于一体,既是科仪,又是戏剧,仪中演戏,以戏代仪,是一种具有特殊意味的宗教戏剧形态.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并未与地方戏曲之目连戏一样,在祭礼舞台上呈规模宏大、轰轰烈烈,连演七天七夜累月不止地出现于观众面前,但它却以特殊的存在方式,似涓涓潜流在民众社会生活中流淌,直至今日而不息。这不能说此与道坛的保守性活动及社会的牢固的文化传统无关。
(一)剧目与科仪
道教《目连救母》,由于道场追荐对象为亡妇,同时,又因道场中科仪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目连救母》已无法全部演出,仅能就与救母最为相关的“破狱”事件为中心,而展开情节的敷演。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将“目连忏灯科”的全部仪式项目一一列出,只能就《地狱册》所述之“破狱”救母的科仪及戏剧的顺序简列于次,以观照其戏剧与科仪之相互关系。《地狱册》临坛行科及《目连救母》之科目的序列为:
1、请佛:此为科仪念清佛文.
2、发四门关:此为科仪诵念《四门关文》后焚疏化财。
3、目连做:即目连挑经挑母。
4、给件:目连到雷音寺朝拜释迦佛祖,佛赐目连“尊者”称号,并赠袈裟、经书、芒鞋、水盂、锡杖等法宝,并教其赴观音处取金圈收降孙行者同行地狱寻母.



1楼2009-12-18 16:00回复
    5、存变封狱:此为科仪,罗卜存变为目连尊者,砂墩存变为酆都地狱,并封狱门.
    6、目连起身:目连离开灵山寻访孙行者。
    7、出土地:桃花店土地化为目连指引孙行者之水濂洞去处。
    8、行者起身:即孙行者出场自白身世。
    9、行者出洞:孙行者作“逃苔”(即‘跳台’)之种种武功、道功、杂耍之表演,以显示其神通无比。
    10、行者过溪:目连寻到孙行者,请他引路,孙不服,目连以金圈收之。孙无奈辞妻与目连挑行李上路,途中以拜目连为师之名,又与目连斗法,终被目连降伏。
    11、出八戒:路中孙行者又叫来猪八戒挑行李,三人同行。
    12、游狱:在孙行者引路下,目连遍游地狱之鬼门关、破钱山、金桥、奈何桥、望乡台等重重险关。
    13、四门白:到了追阳县禹州城十八层地狱,孙行者、猪八戒辞别而去.目连向地狱门官及狱主司官打听到母亲的下落,狱主不许其见母,退堂封了地狱门。
    14、破狱:目连凭佛赐神通广大,唱着《地狱经》,挥舞锡杖破了砂墩(即打破酆都)救出亡魂,(此处为丧家之母或亡者之魂)。
    15、安奉:此为科仪,在度送亡魂超升后,化财、回向、拆外坛、回内坛。
    上引科、剧关目,除“请佛”、“发四门关”、“存变封狱”、“安奉”等四个科仪段落外,余皆为戏剧性之演出。
    (二)角色与妆扮
    道教《目连救母》之角色,主要根据超度科仪内容之救母情节而设。它并无戏曲之规范化行当角色名称,以人物姓名而称之。但它并非没有戏剧角色的影响,而是具有宋元杂剧之遗韵。该剧人物有目连、孙行者、佛祖、土地、八戒、门官、鬼等人物角色,现将其人物及妆扮情况简介如下:
    “僧”—罗卜,见佛后称目连尊者。首先在“挑经挑母”时戴黑僧帽,身着青衫,左肩至胸前披彩红,腰系红带,穿草鞋。其担子用一棍特制的小扁挑,一头为“经”,即包《血盆忏》、《弥陀经》,一头为“母”,即亡者生前所穿的衣服(或称‘魂衣’);在见佛后,罗卜由佛祖度为佛,故以“佛”扮,头戴佛冠,身上去彩红而改披架装。
    “佛祖”剧中未具名称,目连称之“师父”,道坛称之为如来佛祖。而该坛另本《唐僧请经》中用“佛”标示之。仅在《给件》段出场,头戴佛冠、穿黄袍、披架装,脚着靴或鞋。
    “杏者”—孙行者,因闽南方言语音之讹而书为“杏者”。其脸带猴形半截面具,头扎红布,腰系红带,身着白色有毛的短袄,脚穿草鞋或赤足。
    “土地”—土地公,面带半截土地面具,挂麻丝扎的胡子,穿青衫、扎红腰带,穿鞋,手拄木杖。
    “八介”—猪八戒,由闽南方言谐音而又误为“不界”,脸带截猪头面具,头扎红布,身穿黑衫,腰扎红带,穿草鞋,无口白,仅唱和声。
    “四门”—地狱把门将军。头扎红布,挂黄绿纸条,身扎红带,穿便服。亦负责“把薄”,剧中或称“手下”.
    “鬼”—狱主司官,或鬼王。身着便服,头扎红带,挂红黄绿纸条.
    从其角色和人物妆扮情况看,尚保留较为原始的妆扮形式。虽然,其中有缺乏专业化和呈不规范现象,但这正是原生形态道教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它的“浑裹”(红头巾)妆扮和目连、孙行者间的调侃表演,也与宋元杂剧形态相近(见下述)。
    (三)奋乐与唱脸
    律平民间道坛的所有法事活动,都有配乐的传统,无论是颂经行科,或是戏剧之演唱,都有相应固定的曲调配合。科仪唱腔主要是佛、道法曲,其间不乏古代法曲,而戏剧行腔有南北曲的因素在内,其间也有少数民间小调掺入。
    道坛音乐的演奏者通常仅为一人,主要伴奏乐器为梅花(即哎呐).演奏者并非道中人,而是民间吹奏艺人,但其多为家传,因多出没于道法仪式,对法曲道坛及戏剧的唱腔曲调均谙熟无遗。一般每一道坛都有一个相应固定的演奏者.
    据初步调查,当地道坛音乐曲调约有三、五十首,因师公靠世代口传心授,多只会唱而不知曲名,科仪本中多不载调名,故道坛中知曲调名称者极少,大多数曲调均已圈名。但在行坛演出中,为了沟通之便一些曲调以俗名代之。根据漳平市西园乡进庄村林法洋师公介绍,《地狱册》中之曲调大致有【旗调】、【地藏赞】、【然香盟水调】、【结界调】、【拜菩萨调】、【目连起身调】、【目连调】、【土地调】、【行者调】、【行路调】、【生地狱】等。在其他科仪中还有诸多曲调,如《功德忏灯册》中还有【五更旗】、【平沙调】等曲调名称。
    


    2楼2009-12-18 16:00
    回复

           (二) 从“拜师”蠡测中原文化的南传
      前面已述,道教目连戏中的孙行者,曾经是个会吃人的猴妖,在被目连用金圈收降后,还不死心,以拜师为名,与目连斗法。无独有偶,我们在北方的陕西省也获悉有相同情节的目连戏存在。据陕西艺研所黄笙闻介绍,在陕西目连戏中有《目连卷》、《白猿脱甲》、《白猿盗桃》、《白猿拜师》的连台本,其中即演白猿护送傅恒生(傅罗卜)西行见佛救母的故事。据介绍,其《目连卷》的情况为:
      《目连卷》中的白猿自称是瓦子山修炼千年的赤体妖怪。因想吃傅罗卜-傅恒生的肉而拦道抢劫,被达摩用法力收为目连(傅罗卜)弟子。他将拜师作为机遇,总想趁空偷袭恒生。这种野性、妖性、魔性与《白猿传》的白猿十分相似。达摩见他恶性未改,才使用紧箍咒语,强迫他板依佛门。他从此改邪归正,被佛感化,虔诚奉佛。(欧阳友徽《白猿.哈奴曼·孙悟空》,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目连戏研究论文集》,1993年版,第195页)
      陕西目连戏之《目连卷》,是在五代、宋金诸多白猿传说基础上发展并同目连故事相结合的产物。据说其表演形式属杂戏(山陕地方戏剧种)形态。
      从其人物原型之性格“吃人”和“将拜师为机遇”偷袭目连的情节看,其白猿与道教目连戏孙行者是何其相似。令人惊诧的是,在其他地方尚不见有此相类的情况,为何在陕西、福建这南北相隔万里之遥间存在,这也是非常奇异的一种文化现象。解释这种文化现象的可能性只能是历史上的中原氏族南徙,特别是五代王潮入闽和北宋之灭,北人南迁,随之带来中原文化,佛教目连救母之宝卷南传,并被佛、道仪式吸收和改编成宗教戏剧,从而保留于闽西南道坛科仪中.
      从漳平所处的特殊地理条件看,这种可能是存在的,漳平位于闽西南要冲,上通闽西北,下通闽南漳州、左通泉州,右往龙岩,处枢纽地段,北方移民氏族入闽西北后,多由此周转各地,因其处九龙江上游,丘陵河谷诸多,土地肥沃,故易于住民,很可能由北方氏族的一支在迁徙律平后定居下来,使其中原文化在这里沿续承传下来。传入的最大可能性为北宋末和南宋初,因此时在北宋东京已有《目连救母》杂剧问世,目连救母之戏剧化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陕西目连戏(杂戏)中的《白猿拜师》很有可能即是宋《目连救母》杂剧的重要内容之一,道教目连戏《行者过溪》一出与陕西目连戏《白猿拜师》当同出一源。至于道教目连戏与宋《目连救母》杂剧是否有联系,我们将在以下述之。
      (三)宋元《目连传》之遗韵
      目连救母的戏剧演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嗣后,在有关著录中记载了元人《目连入冥杂剧》、《行孝道目连救母杂剧》等篇目。而从元至明中叶数百年间,目连戏消息为之中断,直至明万历郑本《劝善记》付梓后,目连戏的真相才为世人所识。事实上,在郑本之前已有《目连救母》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点在郑本《劝善记》卷下开场词之“搜实迹,据陈篇,括成曲调入梨园”已露蛛丝马迹。而郑友胡天禄在其《跋》中更说得明白,说该戏文为郑氏“暇日,取《目连传》,括成《劝善记》三册。”
      那么,说道教目连戏与宋元《目连传》有密切关系,依据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地狱册》所演曲词与郑本《劝善记》作一比较,发现其中许多词文与郑本同出一辙,这种现象决非巧合,而是道教目连戏也有所本,但它不是来自郑本《劝善记》,而是通过《劝善记》折射出宋元《目连传》的形影,并反映其受宋元《目连传》影响之遗迹。如湖南祁剧《目连传》下卷《遣将擒猿》中,有观音遣张夭师摘猴,白猿“借水而逃”,而道坛本虽无张天师摘猿之人物情节,却有孙行者不理目连而径自下河洗澡的内容.郑本与道坛本中观音以金箍咒收降孙行者的内容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郑本是观音令张天师给他戴上,而道坛本是目连诱编孙行者自己戴上的。又,郑本《挑经挑母》目连唱词里有“母向前时背了经,经向前时背了母,我仔细思量难摆布。①”而道坛本《目连做》所唱为“若是挑经向前,又恐怕背了我母亲,若是挑母向前,又恐怕背了经文,我也细思量,细思量难摆布.”(漳平林法美手抄本《地狱册》第7页)为便于探讨,现将两种版本各一段曲词作比较如下:
      道坛本《目连救母·杏出洞》
      【行者调】
      等我来(又),
      把一个个作草鞋。
      今朝离了水淋(派)窝
      走到红尘路上任邀游,
      放开心内胆,
      竖起顶头毛,
      嗽(喊)来惊天地,
      天心顿乱时,
      番轴山水遥,
      不怕山高水又深,
      何愁鬼魅来弄我,
      恼我的猴精
      (林法美手抄本《地狱册》第16页)
      郑本《劝善记·白猿开路》
      【正宫端正好】
      才离了碧云窝,
      早赴红尘道,
      放开胸内胆,
      竖起顶头毛,
      喊一音惊动了天星乱落,
      顿一脚!动了地轴翻摇,
      【滚绣球】山不怕高,
      水不怕恶,
      又何愁野魅邪魔……。
      (明·黄艇刻本《劝善记》中卷,第62页)
      从比较情况看,道教目连戏之孙行者与郑本《劝善记》之白猿原为一源所出,证明道坛本《目连救母》与郑本《劝替记》属于同源,很可能是由宋杂剧衍变成的南方杂剧《目连传》,只不过郑氏在改编中作了大量增侧而已.或是由于表演主体的不同而产生歧异罢了。与南曲系统的地方剧种不同的是,它以长篇大作的连台戏形式,经文人墨客的加工完善成如郑本《劝善记》之文学演出本,而流传佛、道仪式中的一部分,主要与功德道场的追荐科仪结合,才形成漳平道坛本这样一种仪戏相溶的宗教仪式剧形态。如果这一比较及推测不算谬误的话,那么,道坛本《目连救母》应是研究宋元杂剧《目连传》最重要的实证与参照物。 


      6楼2009-12-18 16:00
      回复
        我靠,终于看完了,累死我哦


        7楼2009-12-18 16:13
        回复


          IP属地:山西8楼2009-12-18 16:17
          回复
            顶皇帝龙!


            IP属地:广东9楼2009-12-18 20:24
            回复


              IP属地:江苏10楼2009-12-18 20:27
              回复
                老孙护目连,未护沉香


                IP属地:重庆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4-08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