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考模块
考题说明:高考每个题考什么内容都是基本固定的,选择题12道,每道5分共60分,填空题4道,每道5分共20分。高考选择填空建议用40-50分钟做完,不得超过1个小时,否则后面大题就做不好,影响整个分数。
其中选择题前3道或者前4道,填空题的第1道属于简单题,一般人都会做。包括的知识点就是集合、复数、向量,有时候也有三角函数和数列比较简单的题。高考也没有严格的哪些点就是简单的,哪些必须是难的,所以只能大概说。
选择题4-9道,填空题中间两道属于中等题,这个中等难度题,有时候也不好鉴定,你说它简单吧,有时候也不简单,说它难从解题过程来看,不算难题。所以这块内容是能拉开差距的,有些人粗心,或者一下没做出来,或者看错了等等问题都出现在这个地方,有些人学的比较扎实,这块的错误率很低,那他的分数肯定在100以上,就是看能不能冲刺120以上,甚至130以上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上面表中已经列出,其中括号中1、2的意思就是这个知识点出两道题,例如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文科理科题型分部都差不多,就是个别地方不一样。整体难度也差不了多少,可能感觉理科稍难点。
最后两道选择题和最后一道填空题,属于小题中的难题,难题也不是说很难的做不出来,只是比较费时间,你想高考一道小题用了十几分钟做,太亏了,性价比太低。所以这部分的题,我们到了最后再做,不敢一开始在这里浪费时间。这里主要是圆锥曲线和导数的题型,但是也有其他情况,例如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也会出难题。
简答题一共6道,前5道每道12分,最后一道是选做题,22/23选一道,一般选第一道,关于这部分怎么选,之前文章讲过,可以参考之前文章《高中数学学习指南(一)》。前5道中,第一道属于简单题型,要求大部分同学会做。这道题是解三角形,或者数列。怎么说,今年如果是三角,明年可能树数列,轮换着出,这里说明一点就是,如果17题是数列,那么小题的三角函数题就出两道,数列小题就只有一道。如果17题是三角,那么小题的数列题就多,考两道,三角函数小题就只有一道。所以总的来说,考察三角函数和数列的分值是相当的;不存在说,如果今年考的是数列,那么三角函数就不用多学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要注意。
18、19两道大题,是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这两道题位置不一定,有时立体几何在前概率统计在后,有时候反过来。那么意思就是顺序在后面的题难一点,顺序在前面的简单一点。概率统计一般认为都比较简单,但是有时候也比较难,难不是说难在公式运用上,而是难道如何理解题意上,有点像应用题的感觉。
20、21属于难题,解析几何和导数题,但是解析几何有很多现成的方法破解,所以现在感觉20题不属于难题的范畴了,真正的难题其实就一道,就是导数题。当然导数题也有破解方法,但是还是感觉比解析几何难,因为过程特别多,化解的特别复杂,分类讨论等等。当然有同学说,解析几何计算量也非常大啊,如果你觉得解析几何计算量非常大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不会感觉计算很多了,具体详情可以关注我公众号,看关于破解圆锥曲线大题的文章。基本上这两道题会不会做体现的是100分以上的水平和120以上的水平,考得好的140以上都有可能。所以看你的情况,如果你现在还是不及格的水平,建议你先不要花大时间和精力做这两种题型,原因不是说你学不会,是你考试的时候都没时间做到这两道题。题都没时间看,更别说会不会做了。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走,稳中求胜。
模块说明:高考一共考22道题,如上。上表中列出了所有的高考模块知识点一共15个左右,但是主要的就是8个模块,分别是:三角函数、数列、函数、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极坐标参数方程及其他。
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在外面补课,到底补了什么心里有底吗?补课不是随便讲两道你不会的题就完事了,一定要按照高考的计划去补,高考重要的需要补的也就是7、8个模块,如果这些补完了,基本上就可以了,不是漫无目的,没有规划的去补课。
每个模块其实只需要8-15次课就能学完,并且掌握。当然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但是有经验的老师基本可以锁定好课程进度,能够预测到你学完后可以掌握到什么程度。当然有些模块,例如概率统计用两三节课就能学完,练完。不用很多课时就能学完,学会。
高考的难度分布符合5:3:2定律,50%中等题,30%简单题,20%难题。高考你不用做难题,如果把简单和中等题作对就能得80%的分数,也就是120分。但是很多同学感觉不是这样,考120感觉非常难,这是为什么?三点原因:
一、题难不难,是针对平均水平来说的,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有的同学觉得导数题都很简单,有的同学集合还得想半天,所以难不难是相对的,还有基础,如果你能达到高考要求的水平,那就是80%的题你都会做的。那么达到高考水平难不难呢?不难,只需要你足够熟练就行了,不需要你脑筋很好,高考既然这么定,肯定是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实际水平,所以你靠勤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注意,我们做题不要去做很多难题,只需要对简单中等题做到非常熟练,就是你看到题很短时间能做出来就行,不用浪费大量时间在难题上,不会的直接过。所以你考不到120是因为你不够熟练,不是达不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复读一年的同学分数会比较高)
二、你会做,但是总是犯低级错误,算错、看错、写错。或者当时一下被蒙住了,下来一看很简单等等。这些问题我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怎么办?这个问题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原因,先天原因跟性格,做题习惯、注意力有关。后天原因还是你不够熟练。总的来说后天因素占主要,你之所以算错还是因为你不够熟练,或者考试的感觉不够,你平时慢慢做一道题和你考试时做一道题,感觉肯定不一样,我们平时应该多创造一些自己测试自己的环境,去练习考试的感觉。这样也会有效果。
三、以上两点原因我都没有,但是还是考不到120。那还可能是因为考题中突然有一道中等题变的比较难,这个也有可能,高考也是有变化的,也有可能原来比较简单的题,一下出的有点难,你适应不过来做出来的,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除此之外,还可能是你发挥的不好,怯场等。因为说实话高考除了对知识本身有要求外,还得看你考场发挥,心里素质,运气等等,不可控的因素。这些都能导致你的实际分数。所以考试成绩其实是个多元的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