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用具和服装(一)
关于弓
(日本)和弓由内外两枚竹片,弓侧边的两枚“侧木”,弓体上、下的“关板1”(上弓体的关板又称为“额木”),以及侧木与侧木之间的三枚(有时是五枚)的弓胎(竹制的极细的四角内芯)拼合制作而成。虽然看上去是用非常普通的材质,但也是用到九枚的竹片和木片构成,并用鳔胶(天然胶的一种)或者用现代化学胶水胶合组成。(现在的鳔胶会用鹿皮熬煮制成。)
和弓各部名称
1.冠节 2.姫反节 3.鸟打节 4.上成节 5.外目付节 6.目付节 7.手挂节 8.握节 9.蟇目叩节 10.下成节 11.折腰节 12.挽挂节 13.引起节
上图为和弓各部分名称,下图为日本和弓的弓体截面结构。
和弓的断面1.外竹 2.内竹 3.弓胎 4.侧木
弓体的制作工艺按照“イ、ロ、ハ、ニ”的读音顺序排列,可以发现弓体的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推进逐渐朝着复杂的方向演化。イ为日本源平时代(1180~1300年)就已存在的和弓制作工艺,到了德川时代,像ニ这样复杂的制作工艺已经被广泛普及应用。
ロ的“三枚打弓”,由于其廉价的优势,广泛用于当今众多高中生弓道的日常训练中。
如下图所示,切诘2处上下的两个位置,如向箭头方向弯曲的话很容易折断,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额木、关板结构图1.额木(下弓臂同一位置称关板) 2.切诘的藤 3.切诘 4.侧木 5.内竹 6.前竹 7.外竹 8.侧木 9.关板
由于弓每次使用都须拉满,(弓臂)受到大幅度弯曲,若(射手)使用方法不当,(弓背)外侧竹会(受力不均而弓片竹节开丝3)断裂。特别是(弓臂)形变区部位,若弯曲幅度过大时,最好要请制弓匠检查下弓。(下图所示)
标记“X”的位置为弓外竹容易断裂的部位
另外,为了避免弓极端的形变弯曲,要依据箭的长度决定弓的长度。
(1)标准长度:七尺三寸(2.2米),箭的长度:二尺七寸(83厘米)
(2)二寸伸:七尺五寸(2.7米),箭的长度:三尺(91厘米)
(3)三寸诘:七尺(2.1米),箭的长度:二尺七寸五分以下,二尺五寸以上(80厘米左右)
【注释】
1.关板:原文为“関板”,插接于弓体两端的木、竹体,类似于中式传统弓的弓弰。
2.切诘:原文为“切り詰め”,如图示可知,为关板与弓臂结合的交界处,该词在我目前能查的字典、平台上显示的意思有“切口、缩减节省”等意思,这里保持原文的字词,作简体中文处理。
3.受力不均而弓片竹节开丝:原文为“走るとか笄が出るという”,这句因我目前日文水平不足,难以理解其意思。这里根据前文的表达意思,以及个别词汇意思猜测。
关于箭
箭是由箭杆(竹的部分),粘在箭杆的箭羽(一般是三枚羽,根据不同样式还有四枚羽),前端的“板突1”(保护前端的金属零件),以及箭尾或后端扣弦的筈,这几个部件组成。
箭各部位名称及从筈视角看箭1.射付节 2.箆中节 3.袖摺节(押取节) 4.本矧 5.羽中节 6.末矧 7.筈卷
箭头、箭尾形制
最近,箭杆也有用铝合金(或碳素)制成箭,这类箭既便宜性能又好,不会为了解决替代箭而感到困扰,所以在学生之间被广泛使用。
【注释】
1.板突:原文为“板突き”,即箭头,这里保留原文意思,做简体中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