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吧 关注:49贴子:113

#氨法脱硫#湿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对比石灰石-石膏法的优势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各地不断颁布各项政策法规,深化工业企业治理,超低排放大限在即。提标改造的过程中,选择好适合企业自身的改造技术尤为重要。
适合高硫烟气治理的湿法工艺有很多种,石灰石-石膏法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经过前些年对电厂等燃煤锅炉的改造,石灰石-石膏法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
石灰石-石膏法的系统结构相对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较高。液气比高循环液量大,耗电量较高。由于脱硫原料及产物溶解度小,易造成设备的堵塞、结垢和磨损。脱硫副产品为石膏,产量过剩,若不综合利用直接抛弃,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脱硫塔堵塞,增加运行成本,加之脱硫后产生的石渣难以消化处理,很多业主对此苦不堪言。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的种种弊端,氨法脱硫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明晟环保始终坚持“以化工的理念做环保”,用化工方法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经过六代技术研发,氨法脱硫技术稳定成熟,做到无工业“三废”产生,脱硫副产物实现了综合利用。
氨法脱硫工艺介绍:含硫烟气经除尘器除尘达标后进入引风机,烟气进入脱硫塔的中下部饱和浓缩段,经洗涤后降温,再进入脱硫塔中上部吸收段,在吸收段通过多级喷淋,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反应脱除掉SO2后,进入净化水洗段,烟气与净化水通过填料逆流接触,除去逃逸的氨与尘,最后经除雾器除雾成为净化尾气,通过烟囱排放。
吸收剂送入脱硫塔,吸收烟气中的SO2形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在脱硫塔底部氧化段被多层分布均匀的氧化空气充分氧化成硫酸铵溶液。部分硫酸铵溶液进入循环槽,经循环泵进入浓缩段循环,利用烟气温度使循环液水分得到蒸发,达到饱和目的,形成固含量10%的硫酸铵浆液,固含量10%的硫酸铵浆液由结晶泵送入稠厚器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分离清液进入循环槽,重液进入二级稠厚器继续沉降分离;溢流清液进入循环槽,结晶液进入分离离心机;离心机过滤清液进入循环槽,虑渣为含湿量的硫酸铵湿粉。循环槽内的清液经循环泵送回吸收系统循环使用,硫酸铵成品包装送入成品库,之后销售,实现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
因此,氨法脱硫可以实现废气的完全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脱硫副产物的利用抵消了部分投入成本,装置的阻力小,降本增效。在超低排放收尾的紧张形势下,氨法脱硫逐渐成为非电行业锅炉烟气治理的不二之选。
18769710568


1楼2020-08-17 16:35回复
    在通行的湿法脱硫工艺中,氨法脱硫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与此同时其技术难度、工艺复杂程度也是最高的。氨法脱硫塔内结构复杂,没有相当程度的化工工程经验难以保证脱硫岛有效、稳定运行。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有几千家烟气脱硫治理公司,有几百家氨法脱硫公司,然而能够将氨法脱硫中氨逃逸、气溶胶、后硫氨产出完美解决并达到超低排放的却屈指可数。
    山东明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起源于山东明水大化,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具有几十年的化工工程和化工生产经验。“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不能利用的**”是现代化工的基本理念。明晟人利用客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比如废氨水)吸收处理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根据客户的需求转化成最有价值的副产物(比如硫酸铵、亚硫酸铵、复合肥、有机肥),从而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2楼2020-08-24 15:24
    回复
      “三废”治理中的化工行业,脱硫技术与集团产业升级相得益彰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升级,化工产业利用科技力量,不断进行各种改革突破,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河北省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市场趋势,不断转变思路,紧紧抓住“技改”这个关键,使生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不断提升。2009~2019年,东光化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施百万吨尿素技改项目,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百万吨以上,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实现了规模化扩张和跨跃式发展。
      在烟气治理方面,东光化工先后投资近3亿元,率先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除尘、脱硫、脱硝,实现超低低排放。2017年又在行业内率先完成“三废”混燃炉环保改造,排放指标稳定达到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标准。利用气氨处理与液氨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即在采用四组第一喷枪喷出气氨的同时通过两组第二喷枪以及流速喷头喷出液氨对烟气进行综合处理。在行业内率先采用烟气再循环燃烧技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稳定控制在20mg/m3左右,实现了超低低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明晟环保承建的其三废锅炉烟气氨法脱硫工程实现了废气综合利用。采用氨法脱硫工艺,保证实际条件下,系统出口SO2、尘含量、氮氧化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氨逃逸小于≤7.6mg/Nm3,同时利用废氨水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优质硫酸铵肥料,这样一来,脱硫后烟气达标,又无工业“三废”产出。2019年12月,在明晟环保组织的氨法脱硫脱硝技术升级交流会上,两单位就二氧化硫转换有机肥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见证了环保技术与化工工业发展的紧密融合,为环保企业技术提升和化工集团产业升级增加了极强的信心。
      未来的工业发展更加离不开环保技术的进步,通过各种技术改造,工业才能走好绿色清洁的生产之路。


      3楼2020-08-27 15:36
      回复


        4楼2020-08-31 10:48
        回复


          5楼2020-09-08 17:03
          回复


            6楼2020-09-10 16:25
            回复


              7楼2020-09-11 17:22
              回复
                技术特点
                1、吸收充分,防止气溶胶产生:控制吸收段流速,同时添加填料层,延长吸收时间,有效防止气溶胶产生,同时使吸收反应更加完全。
                2、电耗降低:吸收段与净化段增加不同高度的填料,降低相对液气比。
                3、采用两级净化系统,可以有效防止氨逃逸和气溶胶的产生,清洗微尘,同时循环水作为工艺补充水,以维持系统内的水平衡。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工艺水的溶解清洗作用,使工艺水不仅作为系统补充水,而且能够有效吸收烟气中的气溶胶防止氨逃逸。
                4、通过PH自动连锁控制,严格控制PH值,既可防止氨的不足导致SO2吸收不完全,同时又可防止氨的富余而逃逸。
                5、氧化完全:采用网格式氧化空气分布器,使气体分布均匀,与循环液充分接触,同时提高氧化液位,从而氧化完全。
                6、采用塔内结晶的方法降低水消耗与蒸汽耗量。
                7、工艺指标计算合理,并采用变频技术降低电耗,避免泵叶轮的磨损。
                8、采用DCS系统全面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成本。
                9、后硫铵系统采用稠厚器与旋流器多种方式组合,提高硫酸铵的结晶度,增加硫酸铵产出率,提高循环溶液的循环质量,保证长周期运行。
                10、杜绝腐蚀问题:工艺管道采用玻璃钢管内衬碳化硅,阀门全部采用衬氟阀门,脱硫塔全部内衬玻璃鳞片,树脂采用国内知名品牌,保证工程质量,杜绝冲刷、腐蚀。
                11、重点部位防阻塞:在易阻塞的部位设置定时冲洗,并有DCS系统自动控制,避免高浓度溶液中结晶造成的阻塞,如浓缩段回流管、结晶泵进出口等部位。


                9楼2020-09-15 16:15
                回复


                  10楼2020-09-18 16:22
                  回复


                    11楼2020-09-23 17:18
                    回复


                      12楼2020-09-28 17:43
                      回复


                        13楼2020-10-07 17:00
                        回复


                          14楼2020-10-14 16:54
                          回复


                            15楼2020-10-28 16:43
                            回复
                              钢铁行业三大减排措施成效超预期
                              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为改善全国空气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虽然钢铁产量远超规划目标,粗钢产量逐年增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超出预期,但由于行业三大减排措施成效超预期,抵消了钢铁增量的影响,实现了“增产不增污”。
                              化解过剩产能超预期。根据国发〔2016〕6号文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钢铁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目前,钢铁行业已经实现了上限目标。2017年,行业出清1.4亿吨“地条钢”,整体扭亏为盈,经营状况由2015年的普遍亏损转为普遍盈利。
                              工艺过程减排超预期。首先,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迅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电弧炉炼钢产能大幅增长、钢结构建筑得到大力推广、进口废钢政策得到调整等。其次,长流程炼钢工艺技术难点实现突破,具体表现为加热炉和热风炉低氮燃烧改造实现重点区域大规模应用等。
                              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超预期。全国共有228家钢铁企业6.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的28家钢铁企业(3.3亿吨粗钢产能,占重点区域总产能的60%)正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首钢、太钢、河钢、安钢、建龙等钢铁企业下属单位均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


                              16楼2020-10-30 1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