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盘吧 关注:15,544贴子:502,480
  • 8回复贴,共1

这些还只是放在手边常玩的。。今年还有两个品种等下树 之后绝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些还只是放在手边常玩的。。今年还有两个品种等下树 之后绝对不买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8-24 23:26回复
    从什么时候开始玩核桃的自己也记不清了,出出进进过手的核桃差不多也有大几十对,随便写写几年下来的心得吧。我觉得谈论常说的一些自造词如皮质、骨质这些太过模糊并不足够确切,所以个人区分核桃属性的尺度就分为两个,皮子的紧密程度和油性。油性和皮子质密程度都欠佳的自然是那种轻飘飘白茬时期表面灰突突最没办法玩的东西,而其他的类型的我觉得都可以玩,只是要根据核桃的不同特性在玩法上做出一些调整,这也是玩家的乐趣所在吧。后面会分楼简单的说一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8-25 19:29
    回复
      首先是油性明显好于皮子紧实度的,这种一般很好辨认,分量相对压手、红皮子(不是那种泡了双氧水的紫褐色)、白茬用钢丝刷一打就开始泛油,代表性的品种就是老楼子、磨盘这种,顺便提一嘴这俩也是公认的“不怕药”。。。被各种嫁接、打药到现在涞水带头使用“高科技”他们也能保留一部分以前的特征(太夸张的还是别入手了) 图上的是两对磨盘,一对是玩了几个月时拍的一对是入手没多久还在打底,但是都有肉眼可见的表面泛油。这些油性明显很足的核桃后期走色深的可能性会很大,有的会向暗紫色的方向走,不过从前期开始变化就很喜人,红得快,如果刷的够勤变透的速度也比较快。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25 19:33
      回复
        这是对新到的楼子,还没有开始盘,只是在密封袋里放着就能感觉到油性散发到了表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8-25 19:35
        回复
          再说皮子紧实度高但是油性较少的类型吧。这种果在白茬的时期呈现姜黄色,重量可能不太大,但是攥起来明显感觉到皮子很硬。有人通过把两颗核桃搓出声音来辨别皮子的质密程度,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让核桃相互摩擦,有更简单的办法是用钢丝刷刷一阵子,表面泛亮但是反碱下去比较慢的一般来说就属于这个类别。初见给人一种不是太好的感觉,实际盘刷之后上色和上浆的速度都不慢。找了两对的对比图放在下面,从白茬到后面那个程度如果玩的勤一些并不需要太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25 19:37
          回复
            这是一对野生的小帽子,我东西比较多人也比较懒,所以刷的确实不太多,玩的也不勤,这个过程大概用了四五个月左右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8-25 19:40
            回复
              这对也属于一个野生品种,具体名字就不提了(有些比较特殊的品种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人在做,说名字有时候就和说商家差不多)。这种皮子紧实但是油性较少的果前期变化相对比较慢,尤其是上色,但是手感和上浆的效果丝毫不会让人怀疑早晚有一天它会变成牛筋红,慢慢跟它耗就完了。这对我也是玩的不太勤(没办法完全玩不过来),图上的过程大概用了两三个月左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8-25 19:45
              回复
                突然想穿插补充一个重点,就是关于核桃的重量。我觉得看重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品种乃至一棵树的果尺寸差上2mm体积差距其实就不算小了,一般很难精确的通过质量判断密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决定一颗核桃重量的主要因素是尺寸和皮子的厚度而不是所谓的含油量。油真的要是那么多为啥不大力培育转基因文玩核桃用来榨油🙄所以这也是有时候一些明明看起来油性比较好的果实际分量并不沉而一些看起来皮子比较干黄的果实际上秤却不轻的原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8-25 19:51
                回复
                  才想起来今天是七夕,没时间写了如果有人看的话回头写写目前做野生果的商家和一些要求很高的老玩家对最高品质核桃的定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8-25 1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