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人文 ◇
1. 坊市制度。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坊市限制被打破,东京取消宵禁,夜市、鬼市、土市等迅速发展,地摊经营已渐为主流。
2. 生活服务。生活服务业繁华,京中茶楼酒肆、勾栏瓦舍林列,为此衍生的第三产业也较前朝更为丰富,斟酒妇人有“焌糟”、外卖跑腿有“闲汉”、“厮波”、“撒暂”,余者不赘。
3. 文艺娱乐。傀儡戏、皮影戏,及各类杂耍百戏盛行,唱词主要为鼓子词、转踏和唱赚,诸宫调尚未成型,民间的知名艺人们甚至还有进宫表演的机会。
4. 街道管理。市井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带来的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多,为维护东京城街道秩序,设街道司,掌管京城道路、沟渠,负责街道环卫、疏通秩序以及出巡时的街道管控,这个部门集城管与交警功能于一体,在基层治安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5. 教育。穆宗年间大办州府学、小学,推广三舍制,鼓励民间兴建私塾书院,东京城繁台书院开女学,更创本朝首例。
6. 思想。坊市的开放使市井文化得到蓬勃发展,思想较前朝更为开放、自由,科举的开放使儒家文化普及到民众之间,同时,儒学与佛道二家思想渐有融合,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db98daec262853592e0d229a0ee76f2/0fb34cd02f2eb9384db98daec2628535e4dd6f68.jpg?tbpicau=2025-02-23-05_530a92e4a7a1dc04e283cb1b99a805e6)
◇ 赋税及徭役 ◇
1. 两税法。即在夏秋两进行征收,以田税为主,其余杂税诸如身丁、农器等亦需一并缴纳。秋税,在秋熟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者折纳绸、绢、绵、布。
2. 差役法。又称职役,即以民户轮流供各级品官和官衙差遣。将诸州各户分为九等,册于籍,上四等量轻重给役,余下五等免之,后有贫富,随时升降。州县不得役道路居民为递夫,官户﹑坊郭户﹑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寺观户免役。
3. 夫役法。官府按坊郭﹑乡村民户丁口多寡或户等高低,征调丁夫,从事劳役。男子二十到五十九为丁,不论主客,凡一丁以上民户都须承担夫役。每岁春季征调丁男修筑黄河堤岸,谓之“春夫”,遇水患,则征调“急夫”。此外,夫役还用于筑城﹑开河﹑盖屋﹑修路﹑采矿﹑运粮等。夫役官户可免,担任差役的上民可暂免。此时夫役多用厢兵,故民户夫役负担较唐、五代等略有减轻。
4. 商税。东京设都商税务,各州县设商税务,掌商税之征管。商税主要分为过税和住税,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不包括禁榷与市舶。过税是对商人贩运货物时所课的税,即流通税,每过一场或务,均需缴税。住税是对城镇店铺买卖货物时所课的税,即交易税。
为最大程度收取商税,桥市文化诞生,即过桥而商税,官府在漕运所经的桥梁码头处设立关卡、置拦江锁,收取商税,同时对来往商船进行检查,维护治安。水路之外,则是在城门一类必经之处设关卡,收税放行。
除过税、住税外,商税还包括一些杂税,如力胜钱、市利钱。
5. 房产税。凡城镇市民之房屋,分二十等,按等收取房产税,农户则不收,如遇灾情,朝廷亦会酌情减免。
6. 和籴。官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官府籴本包括铜钱﹑铁钱﹑银﹑盐﹑茶﹑香药直到纸币﹑官告﹑度牒等。和籴方式主要有置场和籴与抑配征购两类,目前主流为抑配征购,即按人户的户等﹑家业钱额﹑税钱额﹑税粮额﹑顷亩额强制摊派和籴。
7. 和买。官府向民间购买丝麻产品,以保证庞大常备军的军装供应。目前多为“预买”模式﹐即官府向民间预支和买本钱﹐而民以丝麻产品随两税纳还官府。
1. 坊市制度。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坊市限制被打破,东京取消宵禁,夜市、鬼市、土市等迅速发展,地摊经营已渐为主流。
2. 生活服务。生活服务业繁华,京中茶楼酒肆、勾栏瓦舍林列,为此衍生的第三产业也较前朝更为丰富,斟酒妇人有“焌糟”、外卖跑腿有“闲汉”、“厮波”、“撒暂”,余者不赘。
3. 文艺娱乐。傀儡戏、皮影戏,及各类杂耍百戏盛行,唱词主要为鼓子词、转踏和唱赚,诸宫调尚未成型,民间的知名艺人们甚至还有进宫表演的机会。
4. 街道管理。市井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带来的城市问题也越来越多,为维护东京城街道秩序,设街道司,掌管京城道路、沟渠,负责街道环卫、疏通秩序以及出巡时的街道管控,这个部门集城管与交警功能于一体,在基层治安管理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5. 教育。穆宗年间大办州府学、小学,推广三舍制,鼓励民间兴建私塾书院,东京城繁台书院开女学,更创本朝首例。
6. 思想。坊市的开放使市井文化得到蓬勃发展,思想较前朝更为开放、自由,科举的开放使儒家文化普及到民众之间,同时,儒学与佛道二家思想渐有融合,人文主义与理性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db98daec262853592e0d229a0ee76f2/0fb34cd02f2eb9384db98daec2628535e4dd6f68.jpg?tbpicau=2025-02-23-05_530a92e4a7a1dc04e283cb1b99a805e6)
◇ 赋税及徭役 ◇
1. 两税法。即在夏秋两进行征收,以田税为主,其余杂税诸如身丁、农器等亦需一并缴纳。秋税,在秋熟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以收钱为主,或者折纳绸、绢、绵、布。
2. 差役法。又称职役,即以民户轮流供各级品官和官衙差遣。将诸州各户分为九等,册于籍,上四等量轻重给役,余下五等免之,后有贫富,随时升降。州县不得役道路居民为递夫,官户﹑坊郭户﹑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寺观户免役。
3. 夫役法。官府按坊郭﹑乡村民户丁口多寡或户等高低,征调丁夫,从事劳役。男子二十到五十九为丁,不论主客,凡一丁以上民户都须承担夫役。每岁春季征调丁男修筑黄河堤岸,谓之“春夫”,遇水患,则征调“急夫”。此外,夫役还用于筑城﹑开河﹑盖屋﹑修路﹑采矿﹑运粮等。夫役官户可免,担任差役的上民可暂免。此时夫役多用厢兵,故民户夫役负担较唐、五代等略有减轻。
4. 商税。东京设都商税务,各州县设商税务,掌商税之征管。商税主要分为过税和住税,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不包括禁榷与市舶。过税是对商人贩运货物时所课的税,即流通税,每过一场或务,均需缴税。住税是对城镇店铺买卖货物时所课的税,即交易税。
为最大程度收取商税,桥市文化诞生,即过桥而商税,官府在漕运所经的桥梁码头处设立关卡、置拦江锁,收取商税,同时对来往商船进行检查,维护治安。水路之外,则是在城门一类必经之处设关卡,收税放行。
除过税、住税外,商税还包括一些杂税,如力胜钱、市利钱。
5. 房产税。凡城镇市民之房屋,分二十等,按等收取房产税,农户则不收,如遇灾情,朝廷亦会酌情减免。
6. 和籴。官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官府籴本包括铜钱﹑铁钱﹑银﹑盐﹑茶﹑香药直到纸币﹑官告﹑度牒等。和籴方式主要有置场和籴与抑配征购两类,目前主流为抑配征购,即按人户的户等﹑家业钱额﹑税钱额﹑税粮额﹑顷亩额强制摊派和籴。
7. 和买。官府向民间购买丝麻产品,以保证庞大常备军的军装供应。目前多为“预买”模式﹐即官府向民间预支和买本钱﹐而民以丝麻产品随两税纳还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