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天后宫
光绪十五年,张兆连提督为感谢妈祖的救助,慷慨捐出养廉俸倡议建庙感恩,并先得到知州吴本杰、高在及宋维钊的赞助,而发动部属及地方士绅,并后山各庄社募捐,集腋成裘,共襄盛举。同年秋间,派员前往前山采办各类建筑材料,用船运回埤南途中,不幸,遭遇台风漂没,大家都感到怅然惋惜,但是张统领并不灰心,再次派员重新采办,於次年春破土开工,历时一年而告落成,并於今池上购十五甲水曰作为祀产,有当时经历高爵、训导刘春光、巡检陈炳熙等撰碑可稽,并蒙光绪皇帝赐颁「灵昭诚佑」匾额一幅,益增光彩。原庙地址建於现台东市和平街之东禅寺,为砖砌瓦顶,民国十九年因强烈地震引起龟裂,才决定迁建。最初由善土吴锦麟先生捐出现址一千六百余坪土地,并由地方闻人林舍、陈冬路、赖金木、张宜春、林江宁等人,向全省各地信徒筹募经费;按照当时日本政府的规定,凡要发动募捐都要经过台湾总督府的许可,原先申请的发起人漏列了张之远先贤,而没有濩准,后来再度申请冠上了张之远之名,才顺利获准,这位饱学而忠义之土,日本政行策了拢络他;早就采取怀柔政策,明治、大正两位天皇,曾经先后召见过他并颁赐御品,而后昭和天皇也曾颁赐奖状给他,但他始终热爱祖国,不为所动,表面敷衍,其内心却满怀光复台湾之志。
![](http://hiphotos.baidu.com/%C8%FD%D3%C0%C8%FD%B2%C5%C6%E6/pic/item/4f7fcc92674671b9a977a49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