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文化吧 关注:17贴子:832
  • 7回复贴,共1

绿春文化(24)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4、三猛屯方沧桑变


IP属地:云南1楼2020-11-11 20:49回复
    24、三猛屯方沧桑变
    纳楼茶甸在唐朝时期属南诏国蒙氏管辖,宋朝为大理国三十七蛮部之一纳楼部。元朝置纳楼茶甸军民千户,归属和泥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授普少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改属临安府。
    司治建水县官厅镇,彝族。“纳”是黑色的意思,“楼”是“龙”的变音,是龙、虎的意思;“纳楼”就是黑彝,通俗的说法就是奴隶主乌蛮贵族,是37蛮部东方黑爨后裔。“茶”是辖区内盛产茶叶得名;“甸”是平坝、河坝之意,后来指流官之外的自制区域长官司,通俗的说法就是土官、土司。还有一种说法,纳楼是哈尼古歌“莫来”的变音,全称是“莫来布玛山”,盐马古道的意思,具体指元阳县马街乡。
    在明朝,原土司管辖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就是废除土司,实行流官。当时有个“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的方针,所以纳楼土司得以保留。此后向红河以南地区扩张领地,其辖区逐步延伸到了越南莱州的衙门坡等地,形成了地跨红河两岸、领属三江(元江、藤条江、小黑江)流域的态势,号称“威镇三江八里”。今元阳县与绿春县之间的分水岭,是临安府纳楼司与元江府六村的分界线。哈尼族称纳楼土司为“腊寒斯帕”(腊寒索帕)。


    IP属地:云南2楼2020-11-12 07:47
    回复
      清朝以后,由于内忧(族内纷争)外患(辖区独立、法国入侵)濒发,纳楼土司的势力逐渐减弱。辖区内部分村寨头人绕过土司,直接向朝廷进贡称臣归附,得到封赐而自立门户,尤其是江外十五猛的独立、下猛和中猛的划出,使纳楼土司领地迅速缩小。法国殖民者和越南当局曾经入侵到中猛绿春县平河镇东斯村委会南通一带,将大象栓在一块穿通鼻子的巨石上,这就是“南通”村寨的来源。
      到了清朝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冬初,纳楼第18代土司普永年病逝,其在位五十二年,因无嫡继袭(其子普卫邦未及岁夭折,而次子普卫本尚年幼未及承袭的贯例),引发三舍普保极与长舍普尧年争袭、械斗,动乱延续多年,使得署域百姓不得安宁。因此,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三月初八日,云贵总督部堂行公文,以解决纷争为名,将纳楼茶甸降级为土舍,且将原来的一个土司所管辖的“八里”分为四个部分,由四个土舍来分任管理。并且依据民意充选:普卫本为永顺里(元阳县马街乡乌湾一带)和乐善里(元阳县马街乡上半山一带),还有三猛屯方(绿春县三猛乡、越南莱州省封土县);普文礼为崇道里(建水县坡头乡)和安正里(元阳县今南沙镇南沙一带);普应元为复盛里(建水县官厅镇一带)和敦厚里(元阳县新街镇一带);普应隆为钦从里(建水县临安镇狗街一带)和太和里(元阳县牛角寨乡、沙拉托乡)。在这分治管理的任命中,由于朝廷命官有意将各土舍所分得的二里分插开来、互不相连(俗称飞地),加大了各土舍辖区管理的难度,以此来达到制约和削减各土舍权利和势力的目的。


      IP属地:云南3楼2020-11-13 09:10
      回复
        永乐土司与绿春县关系密切的,是辖区三猛及其设置的掌政衙门。瓦渣土司钱贞祥(女婿)和永乐土司普国泰(岳父)辖区,苛捐杂税十分繁重,是其他土司辖区的若干倍。在三猛设置的掌政衙门收取每户粮食租抽、租谷和大粮谷共22斗1升,银钱公款和车拉税共20元6角。无论钱粮多少,都要外加10%保丁脚步钱。此外还有各种招待摊派。辖区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三猛巴卡村哈尼族马简普父子率众武装反抗。普国泰制造谣言离间马简普的结拜兄弟腊姑何依才,并派其弟普次阶(普国政)率兵突袭腊姑村,无辜地杀害何依才。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普次阶带领100余人武装,加上三猛五个保门户丁共300余人,为了进一步孤立马简普父子,凡是与马家有联系的人先一律杀害,如平昆马掌寨、牛扎李咀黑、通俗李为者、、巴卡李沙戛、欧比罗批龙等。然后武装围攻巴卡村寨马简普父子。马简普和马丕戛在逃到习谷德村边时被击杀,马简普小老婆被杀和两个幼小的儿子也被刺刀捅死,巴东村热比阿达两父子因为是马简普儿子马简的亲戚而被杀害。马简带着妻子和一个儿子逃往金平方向。


        IP属地:云南5楼2021-01-17 17:32
        回复
          公元1949年12月云南起义,局势骤变,“腊寒斯帕”普国泰带着家人和兵丁匆忙出逃,停留在今绿春县平河镇折东村委会阿松村和牛龙村(鸟倮)后山的中越边界。三猛衙门辖区的里长保丁轮流供给与守护,本来就衣不蔽体及食不果腹当地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今新寨村委会大马角村的召霸是“哈欧然”朱氏,没有能力供应食物给土司。“阿牛然”白氏采集了入冬遗留的甜竹笋和预备的竹笋干供应土司食物。于是,普氏就免除了朱氏召霸,任命白氏为召霸,白氏召霸存在了三年。
          公元1950年1月,末代土司普国泰惶恐不安、身心憔悴,疾病缠身,在牛龙村寨病逝。出于魂归故里的愿望,司署兵丁和衙门保丁抬着遗体及牵着土司坐骑东归,步行三天来到东斯村,土司夫人也病逝。公子普增辉继续东行回归故乡。绵延一千多年的纳楼茶甸历史到此画上了句号。


          IP属地:云南6楼2021-01-18 08:57
          收起回复
            三猛衙门在绿春县志记载为6个里27个招霸。六个里是:①阿东里长(三猛乡爬别村委会),②哈波里长(三猛乡爬别村委会),③腊古里长(三猛乡腊古村委会),④哈德里长(三猛乡哈德村委会),⑤桐株里长(三猛乡桐株村委会),⑥真龙里长(平河镇略马村委会)。文史资料第一辑两处分别记载5个保28个召霸和5个保24个招霸。6个里和5个保的对应关系,哈德里长被永乐土舍击毙并免除,并入哈波里长辖区,所以民国时期里长改保董时只剩下5个保。


            IP属地:云南7楼2021-01-18 17:46
            回复
              永乐土司设置“三猛总管衙门”进行管理,开始为6个里27个召霸,后来是5个保28个召霸。由于中越边境有些村寨消失,最后成为5个保24个召霸。


              IP属地:云南9楼2024-07-09 11:19
              回复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建水县“改土归流”,明令废除土司制度,实行保甲制度。三猛屯方6个“里”改称为“保”,“里长”改“保董”。(1)第一里(保):腊姑(三猛乡腊古村委会),保长何永福。下设4个召霸,即俄莫、腊姑、阿白火多(解放村)、巴德。约460户,2500人。(2)第二里(保):桐株(三猛乡桐株村委会),保长卢戛沙。下设4个召霸,即牛杂、桐株、通俗、巴卡。约430户,2000人。(3)第三里(保):阿东(三猛乡爬别村委会),保长白亚。下设4个召霸,即阿东、巴东、松马、哈生。约180户,1000人。(4)第四里(保):真龙(平河镇略马村委会),保长龙优戛。下设4个召霸,即略马、甲埃、南通、罗大。约220户,1600人。(5)第五里(保):哈波(三猛乡爬别村委会),保长李维藩。下设7个召霸,即牛龙、东施、东沙、东里、哈德、平昆、倮萨。约200户,1200人。(6)第六里:勾卜(中越边境),里长李居福。因为边事繁多,设置不久便解体,多数村寨划归哈波里长管辖。(资料来源于《元阳文史资料第一辑》、《绿春文史资料第三辑》)


                IP属地:云南10楼2024-07-09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