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睡半晚吧 关注:73贴子:8,330

回复:【九】可重看那些山水风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旧爱”这个名词总带着点蜻蜓点水的笼统,但我看它是一捧冒着火星的余烬,藏在我心口的火折子里。我毫不怀疑再见你一面时我仍然会把自己燃烧殆尽,而我同样可以不打开它,和未烧尽的火长久地和平共处。从前我不懂所谓的“愿意或不愿意”,至此方知这种回避的动机并非人人都有,于我而言它尚未强到使我触不可及,因此我还可以从中挖掘美学。
今天听《可一可再》。或许我一直追求的也是这个——只要我的勇气足够让我平心静气地凝视每一张脸,那我就不用面对告别的必然性。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4楼2021-08-04 08:29
回复
    在倾诉爱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不是在倾诉恨意呢?怀抱着想要支配对方情感的动机,实在是不能说不是sadisme。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5楼2021-08-04 08:32
    回复
      仔细一想,能让我哭一哭的故事好像大多是西西弗斯式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6楼2021-08-04 11:29
      回复
        梦到这个程度或许真能称之为梦魇。仍旧是千千万万遍的自我拷问,尽管知道自己的答案只会有一个,但毫无感觉无疑是属于麻木不仁。
        我忽然想起六爻里的心魔,真能自我代入的时候反而不忍心多想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7楼2021-08-05 03:42
        回复
          人要先学着与自己为敌,才能客观看待和自己相左的立场,才能对高尚的或被牺牲的人格长久地怀抱敬意。我开始重新审视自身被现实主义挤压空间的理想主义,忽然觉得两者在更高的层面上其实是等同的,现实主义可以同时是理想主义,前提是仍然对现实生活抱有希望。只要某个人知道自己的理想的前世今生,并且认同这是自己人生的最高价值感所在,不论他处在什么立场都不该被随意批判。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8楼2021-08-06 08:01
          回复
            没戴眼镜,恍惚把滤水器看成大卫石膏头像的侧面…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39楼2021-08-07 04:42
            回复
              “妄想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0楼2021-08-07 05:40
              回复
                在当下乏善可陈时,总是要对记忆诚惶诚恐。寻找意义是人一生难以逃脱的陷阱。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1楼2021-08-08 20:00
                回复
                  恐惧是可以习得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2楼2021-08-13 19:04
                  回复
                    每一种道德都值得探究其合理性,当我反复自问仇恨的边界时,我意识到人终究会对不同的落点敏感,而舆论会将这些点铺陈成让人无处落脚的面,使话到嘴边又无处放矢。
                    我在难受些什么,是愤怒让人恐惧,抑或者是需要将意识形态作为根本原则?人们高举的旗帜是法律还是道德,为什么他们自身不感到恐惧,不隐隐觉得唇亡齿寒。每个普通人在美杜莎之眼下都是失格的,所以只能选择不看不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3楼2021-08-17 07:03
                    回复
                      平生何堪一问。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4楼2021-08-17 12:52
                      回复
                        尽管许多事情显然是徒劳,但当我意识到人对获取一个“证明”有多孜孜不倦时,徒劳本身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对我而言,我没有那么怕失去,怕的是无意义。不知从何时起我笃信着虚无主义的不可改变,越是看不到意义,越是想要为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固定下一个意义——而这个意义与固有的价值观无关,所以我轻易地原谅许多歇斯底里地追求意义的行为,因为他们在本质上和我是一样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5楼2021-08-19 08:52
                        回复
                          意义于这漫长的一生,何尝不是一种奢侈的消费。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6楼2021-08-19 08:58
                          回复
                            我常常能微妙地察觉关于consommation的隐喻。如果把生命中所有求取的、赖以生存的看作是一种neutre的消费,那我同样可以把它们比喻成船锚。人是需要依靠习惯性的消费生存的,我们消费他人的爱,消费自己爱人的体验,无一不在耗损中走向衰颓,像是过度使用的纸杯。纸杯可以被替代,但消费的体验是似曾相识的。
                            读了一半的《蒙马特遗书》,我意识到爱欲的表达对接受方而言其实是让人失措的。我可以剖析我的心和灵魂,将纯粹的愿望投射给那个爱人,但不能期待对方因之感动或忏悔,因为剖析的过程需要先直面自己的自私性。人之所以允许自己从他人身上获取希望,当然是因为自己的灵魂在希望中一直在燃烧,从而产生对意义的觉知。我从中获取逃避虚无的可能性,因此爱是为了自己,至少我的体验就是如此的。
                            我其实很像从他人身上获取一些直接的métaphore。我很想知道自身这种疯狂和理智交织的状态可以被他人比喻成什么,要我自己说,那可能是词穷后又被晨雾安抚出的三行情诗。我太久没有从他处获得méssage,此时再去寄情风花雪月,只觉得不尽然,真的不尽然。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47楼2021-08-19 10:49
                            回复
                              音乐软件的播放计数,读书软件的阅读时间,k歌的被拜访记录…
                              关于”意义”孰轻孰重的问题,或许我早就把比较和权衡当作自我消遣的乐趣。重要的是痕迹,重要的是对我而言不可或缺的碎片如何自我证明,而我又如何下意识地鼓励这种自我证明的内卷。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49楼2021-08-19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