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笺吧 关注:22贴子:1,139
  • 10回复贴,共1

【幽兰笺】幽兰笺文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2-28 19:45回复
    文集(且听风吟网站提供):http://wind.yinsha.com/wenji/1/3528.htm


    2楼2010-02-28 19:46
    回复
      |故秋随笔|
            海棠枯了,窗外垂柳也枯了,漫天的黄叶打着卷,共随尘埃落定。我看见一只小麻雀,踏着衾履小心翼翼触碎细屑。眺向窗外,我只觉一片黄黄白白,是一张复古的白描画卷,又轻易被茶水浸染。
            入秋了,推门而出,漫步到小小的园中,却只见满园荒凉。依稀见东篱雏菊无人把酒,仍道是桃花依旧人面非,禽去谁人言欢,秋心愁煞人,天凉好个秋。
            闲庭信步听那厢《渔舟唱晚》,廊萍玄关,又是谁挂上花铃一串?一颗颗贝石泛着琉璃彩,我伸手欲抚,却不想听到那样的一阵,那可是天外之音?我撞上了我的风铃,听到清脆的声音。我想,可是我把自己撞碎了吗?
            满地的悲凉,何以那紫云英却开得遍地,紫到冰凉,一如那深浓的苦涩,我见到,一股刺体的寒意在我空灵的内心乱撞。我不记得,我是何时挂上那串风铃,又撞碎了几回?为何那贝石上爬满了道道伤纹?
            折下一支桃夭,我想象她粉嫩的青春。衔着一片杨叶,我沿回路走去,我看见了远方的琵琶落雁女,有看见宫宇中的女英和娥皇。绕过重重叠叠的城殿,仿佛又听到秦淮歌声。快步追去,一曲《湘妃泪》萦绕在我耳边。我一直向前,跑着追逐那片朝代的繁华,那笙乐何来,为何我又追它不到呢?
            风景桃红,莺歌柳绿,一点点剥落,一点点离去。茫然无措,看桦树叶慢慢落入掌中,我抬头,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又是一片枫林红,无人坐爱探林中。漫步向前踏入竹舍,推门而入,惊起鸦雀一群,走入屋中,掩门窗沿坐落,极眺窗外,是一片水染的留白。
            青灯古卷,铺卷沾毫,轻轻一点滴落,渲染,成一片异样的浓。
            抬首倾听,确实风扫门外落叶声,是入秋了罢。但为何我看不到漫漫秋浓?
      


      3楼2010-02-28 19:46
      回复
        |轻柳不落堆彻雪|
              莹莹玉玉的一片,是屋外雪花纷飞的世界。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迈步而出,轻丝帛履陷入厚厚的积雪,留下一排排或深或浅的脚印。穿过悠悠长长的红廊,拾阶而上,凭栏伫倚,远见细长的小路把白色蔓延,蔓延到两旁,仿佛是水墨画卷上巨幅的留白。
              还不到深冬,亭外的柳树依旧泛着苍色,除却一尺没根的雪,细弯的柳叶上不落一丝积雪。雪已经停了,正是美妙的夜晚,寒风刺骨,然而那难得外出的佳人却不舍离去,紧紧地拉起身上的裘皮披风,向亭旁石凳微坐,静静欣赏着雪夜。手中的油纸伞慢慢滑落在地却不识,耳边听得阵阵落雪的簌簌声,巧目才张,灵珠转动,秋波泛起,眼角已含着笑意。那香樟枝繁叶茂,终于还是禁不住落雪的堆砌,一枝枝一叶叶的掉落了下来罢。回首顾盼,独爱那一棵柳树,任寒风再吹,依旧在风中飘荡,多么的随意,多么的不羁。
              天空上不挂一轮玉月,却还是柔柔的亮着,是雪的缘故吧?拾起油纸伞,握在手中,踏步下石阶,没足的雪拖动着长裾,不一会儿丝丝道道的银纹上便是挂了一颗颗小小的冰粒。三寸金莲也早已冻得僵了去了。回首琉璃金瓦碧玉厅,耳边依稀传来阵阵琵琶乐,那边道是笑语满堂去了。螓首低垂,一声叹息已脱口而出,荡漾在这无声的雪夜。是啊,那满堂欢声笑语怎比得上这静默的夜晚,那灯火辉煌又怎比得上这里柳影映照的斑驳?
              远处,在山峦的尽头,低低的响起一串低幽的埙曲,悠悠扬扬,婉转入耳,正符合当下的情境。陌旁,一朵朵花色终于也耐不住寒,叫那冰雪寒去了,褪了色,垂了颜,再抬不起来了。梅花还未绽放,残瓣已经凋零,慢慢深秋,又如何来陪伴古卷数倾呢?
              亭外柳树轻轻摆,似乎在招撩着,还有柳呢。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轻柳不落堆彻雪,寒风径里只相迎。
              青灯,漫漫;白雪,纷飞。饶已是天寒地冻,依旧有那一抹青苍温暖在心头。
              步履回迈,踏过门槛,轻合房门,将那歌舞笙华一并隐了去。面对亭旁青柳,笑意留在嘴角。褪去一身湿衾,手捧木檀香炉,暖意阵阵,趋去了寒。
              屋外,柳叶摇曳,在风中荡涤,久久不肯停息。
        


        4楼2010-02-28 19:46
        回复
          |荷塘忆故乡|
               一个女子,一袭紫衣立于枯黄的芦草间,与那一色风光恰到好处。
                屋后的西南边有一片池塘。小时候坐在土堆边上,看那淡粉的花舒展身姿,婆娑摆舞。那漫塘田田的叶,新新地泛着布灰油彩的色泽——那是长年累月积下的痕迹。历史把它描涂在这荷叶上,荷叶虽翠却已不是欲滴的光彩了。家乡的荷不似江南,成千成百的花娘高高站起,花枝招展的摆弄风姿,把绿叶藕果污泥一同踩在了脚下。江南的荷我见过一次,西湖印象,大约是成片成片挤起来的,绽放的,半含的,未露朵儿的,无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全都显露了出来。家乡的荷,也是浅浅的粉,不似红莲般晶莹,却也是婴孩赤膊的淡彩。然而,家乡很少能觅得水晶珍珠般的景物,一不小心就掐出一汪清水来,许是多风多沙的缘故,无论是花是叶,都带着一种斑驳的重影,淡淡的彩,浓浓的墨,全蒙上一层浅灰的纱,看得真切又不真切,是有形的,却并不嫩亮。
                后塘的荷花,往往只有几枝露出水面,两两三三相辉映,这朵败了,那朵才开,即使如此,也开不了几朵。其他的怕是偷懒在叶下睡着,躲过这磨人的酷暑了。隐隐约约回忆起,儿时伙伴是要在夏天踩水玩的,又吵着嚷着要大人摘了荷叶来玩——那花就好好长了去罢——一撑绿叶片片顶在头上,活像把那池塘搬上了岸。
                塘边小路上,村妇牵着孩子走过,狼狗吠着窜过,老人牵着牛踱过,骑车的战战兢兢压过。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塘,那塘里的荷叶荷花,尽管花开花落,却也陪我走过难能空闲的时间。
                然而,那只是我的愿望罢!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池荷都会枯去。三载的时光消去,已不见那满目碧色的荷塘。
                荷叶枯黄,残卷,花已无影无踪。岸与那塘底距离在渐小,塘底又长起了高高的黄草和芦苇。塘边枯虬树枝上一群群麻雀和喜鹊飞来又飞去,终于给了那残景留下了一点生机。究竟是何缘故,那黄草与苇叶始终如一?这里再不曾露出绿的痕迹。枯黄的杂草因常年的泥沼淤积而生得格外壮实,蔓延了整个池塘,又将溢出池底。大路修建,高楼林立,那朴质的草屋,农妇,老人,牛羊,那昔日天真的孩童,那留在泥泞上的一只只脚丫印,它们都已渐渐消逝,在记忆的旋涡中停滞,然后也将要离去。
                如今,再次放眼这荷塘,已是满目苍凉。然后,我看到那个紫缎裹身的女子,挽起长发,站在塘边,注视着那塘,那草,那芦。不知她是否是昔日顶荷叶的娃娃中的一个?她的故友又在何方?不知她心中是否和我一样,装满了对那荷塘的思念?
          


          5楼2010-02-28 19:47
          回复
            |祭酒弄花魂|
            [绿蚁樽旁置黄花]
                  深深的秋,浓浓的夜,沾染淡淡的愁。夜凉如水,静默地走停滑过。夜风一起,扯下几瓣落红,又肆意卷起窗前竹帘,灌入屋内,浇灭了灯。黑暗中,我捧一诗赋,不因黑暗而骤然心惊;风扬长发,刺着我的面颊。无动于衷,依旧,无动于衷。因那诗中的文字已然按章而起,化成滚热的铅水,自我胸臆而入,霎时浇满心间,不痛,却疼。
                  书纷页,是在秋日的午后。一个女子,静静的坐于案前,青毫沾墨,手移心动,随势而下,古卷摆旁,暗描出女子的书香。揭起一页贴张,举头而吟,那是她的情,她的心,她的一生所在。红袖浮动,月华初升,架一叶苇舟,顺水而下。案头,一樽酒,一枝花。
                  月色静静柔柔的淌下湖面,又因秋风牵扯而不宁。灌入口,冷酒;化作愁肠,语不出;伸手一揽,暗香疏影;置于身旁,绽放清香。是,易安,她是易安。
                  舟荡湖心,千万抹光照于一身。那样一个女子,她可以立于舟头,端樽豪饮,全无女儿态,尽失妩媚柔。不似贵妃醉酒的娇,她是豪爽的,是纵情的,是右军笔下“放浪形骸之外”的典型。她对月空笑,那般灿烂,那般欢悦。
                  我可以看着她笑,笑得好无情态;我可以跟着她笑,唇裂齿张,然而笑着笑着,一股浓愁瞬间浸透了我,脸上竟挂满了泪珠!
                  我看得到,她转身的一瞬,眸中透出的是凄凉!是的,那是一种尝遍世态沧桑,是发自内心的痛。坐在一代词宗的宝座上,也许她是傲的,至高无上的。然而,卸去一身繁华,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渴望一个疼惜她的夫婿,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一个完美的家,一段幸福的晚年,一次无憾的生命历程。
                  可惜,她没有得到。无论明诚待她好与坏--都已无从考证--他最终先她而去,留无踪影。所以,她是寂寞的,孤独的。她的词,她的字,是用血与泪洒下组成的劲骨!
                  夜凉依旧,举樽饮绿蚁,伸手揽黄花,斜插鬓端,泪流如注。国,家,爱都已离她而去,那愁怎是用酒凝得去的?即使放纵,却不会感到多么的欣慰,眉头不展,凝聚千年的哀愁。
                  易安啊,我多么想拥你入怀,抱头哭上一场,祭奠你,以及你逝去的青春!任泪水融入湖水,漂流走,然后,将你的芳魂,刻在我的骨模中!
                  秋夜,泛舟回岸,轻步上踮,踱至屋前。她回首,望向我,灿灿一笑。我伸手触面,才发现,泪痕布满香腮。
            


            6楼2010-02-28 19:47
            回复
              |祭酒弄花魂|
              [一笺桃花随水流]
                    五月的天气,温暖而晴朗。阳光斜斜的照在溪水上,映出满满的亮。午后,一个女子轻挽盈罗袖,头扎双环髻,一直朴素的玉钗随水生辉。那女子瘦挑的腰妓,姣好的面容,轻灵的歌喉,可与天地争辉。她的面颊不小心凑近那五月的艳桃,于是将红桃花染在了脸上。
                    巧手翻纤,一张张桃花笺随水漂流。笑颜嫣然,二八芳华的她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薛涛,那个琴艺无绝的女伶,那个聪慧美丽如桃花般的女子,她的一生也正如桃花一般,开得美艳,凋得绚烂。
                    她的琴艺,令天子痴狂,她入宫做乐妓,令所有的人追迷。我不得幸,不曾听过那样一首天籁之音;而她的才情,也使天下的文人墨客寻芳而至,赞叹不已。
                    然,纵使她名传大街小巷,知她的人又有多少?那些寻名而至的骚客,解她的人又有几何?
                    她的身份奠定她的地位,再出名,也无法突破封建的束缚,这是她的悲哀。
                    薛涛小的时候,相传有一个梧桐诗谶的故事。说是再一次宴会上,薛涛的父亲命其作诗助兴。薛涛随笔一挥,写下两句诗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是一首颂梧桐树的诗,宾客看了拍手叫好,其父却眉头不展,认为这便是奠定了她日后为妓的命运。然而这种说法无非是加强神秘色彩,不可全信。
                    在薛涛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少过客的痕迹,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韦皋了。
                    薛涛走入京城,名气渐露,到后来被捧为交际名花,韦皋是付出了很多的,可以看得出他对薛涛有着很大的希望,也反映出薛涛的才情打小就显露了出来。
                    在乐妓中,很少能有人把才艺双全演绎的那般完美。三月的桃花由朵儿走向青涩,在走向绽放,在明媚的春光下,唯有那一朵争夺着天地的光芒。她的心,她的情,又向谁开?
                    身为那样一个女子,她风光却不光彩,男子趋之若鹜,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她的容颜留不住,是否魅力还能留得住?
                    她看着,身边的男子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却没有谁可以为她而停留,也许他们追求的,只是随波逐流的形式和一份虚荣罢了。人走了,又走,渐渐的,连韦皋也离她而去。
                    她开始感到惶恐,那一刻,她不再是众星捧着的明月,不是百花丛中的独秀一枝,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渴望安定罢了。
                    她研制出一张张薛涛笺,将那溪流染成了胭脂水;她在红笺上写下十离诗,寄给那负心的人儿。她生如桃花,绽放的美丽;她凋如桃花,离去的果然。
                    她周身散发出一种气质,那是一张美丽的旗帜,永远被人们追随;而在看透了以后,她不再留恋,毅然的放弃了虚华。
                    生如桃花,她却改变了桃花女的命运,她是生命的王者!
                    一张桃花纸笺随水流走,那个女子静静的立于岸边,注视着流逝的水,不语;而我,立于高坡之上,注视着她,也不语。
                    雨点打落时,桃花,开的正艳,被扯下,逐渐凋零。
                    她转身,我离去。
              


              7楼2010-02-28 19:47
              回复
                |琴棋书画|
                [琴]
                      是日,午后阳光斜斜照在百合的脸庞上,那喂饱了露水的朵儿悄悄绽放。一个女子,坐在木雕凳上,轻抚金步摇,流苏璎珞贝彩挂在流云髻上,清水袖上,还有一朵朵的牡丹围着一只凰鸟,远远的眺望,寻找着那只属于它的凤。也许那个女子也是那样的心思吧。一点红晕染在秀颊,半羞半涩更添妩媚,只不知谁家翩翩郎填上那抹红云。然后,手转心移,纤手翻飞,拨动那弦,音如流水,轻轻泠泠淌过心田。乐曲如同江南的采莲女,时隐时现,划船闯入视线,又很快隐没了去。她的乐曲,好似细水般长长流,流去的,还有她的青春。撑一把伞,莲步轻移,步调渐稳,转换成为一种阅历世事的沧桑。如破竹的剑锋,化势而来,招招逼人,琴似剑,走偏锋,由险制敌。
                      我常想,像她一般,抱一把古琴,坐于院子之央,不是午后,是午夜。在人生寂静之时,蓦然拨弦,弹奏一直划破长空的曲子,耳畔再传来一支呜呜的埙曲,作为陪伴。我一直想,所以在得到那个独自在家的机会后,我没有迟疑,睁开睡眼,从被浪爬起,坐在木凳上,真真切切的触动琴弦,发出夜空之中的爆破音。曲的灵魂霎时钻入我的脑海,魂魄在那一刻便得到了满足。
                      琴,是我的追求,不只是玩玩那么简单。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一把真正成为知音的琴。正如剑客的剑一般,是可以相溶相契的。在初学琴时,见到过一把,是木雕的,黑黑的颜色,仿佛儿时弹奏的钢琴,上面的烫金诗,白居易,还有一只晚梅和画眉。只知道那把琴真正打动了我,不过因为初学的缘故,对琴了解不深,最后还是没能抱回家。一开始,本是打算学习古琴的,可是久久没有找到师傅,不免要对古琴的命运感到悲哀,大概是传不了多久了吧,可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学习,真真切切的贴近古人贤士的骨子里去。对于古筝,我想我是把它当做古琴的影子了。买琴的时候,坚决不挑彩贝的,因为看起来真的很俗,我还是认为情感对弹曲是很重要的,曲子重在心境罢!
                      读无忧郡主的琴话,才觉得古人对琴是很尊重的,那是他们的一个知己,给了他们无数的灵感与安慰。会琴者,必是要把琴看做真正的灵物,可通天神,与万物对话,打进人的灵魂深处,予人慰藉。红楼中,宝玉听黛玉弄琴时说,叫妹妹们都来学学。黛玉笑他,你也太受用了。语中颇多傲气,也说那琴不是谁都可以弹的。古人弹奏乐曲,讲究颇多。古时讲,有寒,暑,风,雨,雷,雪六忌,闻丧,为乐,事冗,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不遇知音之七不弹,还有清,奇,幽,雅,悲,壮,悠,长之八绝。泠泠七弦上,龙池凤沼中,寄托的是古人的情,不可不严。
                      听古曲,不需旁人做过多的干涉,慢慢聆听,静静品味,淡淡回想,方可与作曲之人心心相惜,读懂了他,也读懂了你。
                


                8楼2010-02-28 20:18
                回复
                  |琴棋书画|
                  [书]
                        琴棋书画中,书似乎是最好写的。
                        暗想在唐宋元清的时代,一个个才子佳人,依着红楼的干栏,或写诗写词,或读曲读文,飘飘长发,青青子衿。古卷,是要凭栏看,伴香炉,清风扫,梅花落,鸦戏水,间有江南细雨点点吹,竹叶柳丝片片垂,这才够得上意境,就好比佛祖拈花一定要信手,要拈白花一样,是很美,很享受的画面。
                        我喜欢古籍,喜欢带着朱砂染赤的横竖格子画出的一张张小笺,清清静静的在古刹中,听佛语,听鸟鸣,读书写字。想起《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闺塾一出里面与老先生对话时,教书老先生问,那小姐用的是甚么四宝?杜丽娘答说,是丫头拿错了,那墨是螺子黛,画眉的;那笔是画眉细笔;那纸是薛涛笺;那砚是鸳鸯砚,带泪眼。那老先生蹙眉挤眼,甚是不满,说统统换去。且不说这四宝可否写出文字来,光听听看看,就很有意境了,偏偏让那个老古板换成蔡伦的了,正如那丫头所言:好个标老儿!
                        若说意境,我又想起前一段春晚的一首曲子,那词是真的很美:“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寥寥数笔,把中国古典的文化彰显的明明白白,如古曲五音的宫商角徵羽,如古画上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淡淡的沁雅,飘入心田。忆起林黛玉,是不可免的。她在大观园中,作词水平是一流的,她提出:不以词悔意,那就是说,格式韵律固然重要,但词的意更是灵魂。
                        很小的时候,和姐姐将画画用的暗黄色的纸张裁成一摞,用红颜料划出一道道的线,上下封底,做成一张张纸笺,然后青毫蘸墨,写成一封封信,再用档案件的牛皮纸做成信封,贴上红枝,将信封好,在两人之间传来传去,玩的不亦乐乎。再长大些,就不玩这种游戏了,然后开始痴迷的写诗写词。那是源于对文字的追求,对古典文学的渴望。
                        总是在闲暇时,想象着坐在红楼之上,与那一群群才子佳人展扇,肆意而笑,举头而吟,敛眉而书,清风吹过,丝缦乱舞,是何等的惬意!
                  


                  9楼2010-02-28 20:18
                  回复
                    |琴棋书画|
                    [画]
                         书笔墨,画丹青。
                         江南的阴雨天气,秋雨缠绵,点点落下。一个女子,抿唇。描凤凤舞,画花花笑,绘人,栩栩如生,亭亭而立。青毫蘸彩墨,挥笔抖手,勾勒出一幅幅画卷。红廊黛瓦粉墙,水榭楼阁山石,鱼戏,鸟起,竹叶纷纷。烟雨江南,总是文人墨客丹青手的佳作。细细朦胧雨丝,小舟碧波轻荡。何等写意呵!
                         画,接触并不多。自小喜爱之时,学的是素描。并没有去学习班,而是跟着爹爹,模仿那达芬奇,一遍一遍画着鸡蛋,画的多了,倒也有模有样。不过最终没有坚持下去,而是转作水彩,国画,体会那妙笔之中,浓墨淡彩之下,吐露的国韵芬芳。
                         无论是书画什么,即使无彩,黑白的墨色却是最喜爱的。
                         看画,不一定要很名贵,淡淡的秋水,远远的春山,寒鸦戏清水,鸳鸯白头飞。即使是无名一文的画作,都有它独到的特色与内涵。所以,并非白石唐寅的画才算是好画;游走街坊小店,一道道墨彩流露出历史的斑驳,那许是几辈人的回忆,丢失了,便无处可寻。笔荡荡记录下来,保存了老妪的笑容,连风,也吹不散。
                         作画,便一定是要灵魂的。所谓灵魂,即使情感。这一点是共通的,不论舞蹈弄瑟写诗作画,没有灵魂,没有情感,只是一张隽隽白帛,画,留不住;消失,不可避免;散去,遁形。哪怕是呀呀学语的孩童,挥出彩色的笔刷,留下了童年的痕迹,那些画,也是包含了喜悦的。
                         画作,是一个人用心血祝融而成的石头,有泪,也有爱,那是永远无法挥摸而去的。
                         是以,看画,便用心去聆听作者的呼喊,心心相印,体会作者的情感,尊重作者的思想。
                         尊重画,感受画,然后,悟得意境。
                         雨继续下,雾气醺起,杏花掉一地。画卷随风而起,落在水中,墨,就晕染了开来……
                    


                    13楼2010-03-01 18:51
                    回复
                      新地址:http://wind.yinsha.com/wenji/1/3534.htm


                      16楼2010-03-21 2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