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璇吧 关注:127贴子:433
  • 5回复贴,共1

《国学堂》 红叶:饮食与健康 第一讲(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吉林1楼2010-03-01 22:03回复
    红叶:饮食与健康 第一讲(下)     
    梁冬:诶,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关于从君子不器看到的关于水的生活。我们也知道,说老子呢,曾经的《德道经》里面,叫《德道经》不是《道德经》哦,在《德道经》里面提到了这个上善若水,所以呢,他对于水的看法呢是非常非常的这个尊重和严谨的,所以呢,我们可以从水里面体会很多生命的这个真理,刚才红叶讲到这个水呢,有很多这个吃法和喝法,水——不同的水对我们身体影响也很大,那,如果我们不知道哪一些水更好的时候,那怎么办呢?
    红叶:那我们可以从蔬菜水果里面来摄取水。
    梁冬:诶,为什么呢?
    红叶:因为呢,水果和蔬菜其中蕴含的水呢都是通过了它的生物膜的过滤。这样的话呢它能让水啊变的有序性,用我们传统文化的话讲呢,能够增加水的阳气。这样呢,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选择水果的时候,蔬菜一般都是做熟了,所以呢,它不会阴寒太重,选择水果的时候呢,在慎重选择水源的人来讲应该呢,避免选择这个阴寒的水果。
    梁冬:什么叫做阴寒的水果?
    红叶: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水果啊,比如说像梨,它就是寒凉的,可以从造字里面看。
    梁冬:西瓜。啊,怎么看?
    红叶:这个梨呢,它是从利的,利就是下痢腹泻的意思,所以梨是阴寒的。西瓜呢,我们中医里面叫夏日白虎,也是寒性很重的,但是有的人为什么吃了西瓜会上火啊?我是福建人,那个我们老家就有一种说法,说西瓜是上火的,我们谈为什么会上火?他们说西瓜瓤是红色的。实际上呢,西瓜有个别的人会有上火的反应,是因为它利尿……
    梁冬:尿走了之后……
    红叶:利尿了以后,诶,人体的水液对少了,相对到一种缺水状态下了。这种情况会上火。
    梁冬:就吃完西瓜反而会……
    红叶:有一少部分人会这样的。
    梁冬:会水不足。
    红叶:对,少部分人会这样的。因为它利尿系太强了,它出的比如的多。
    梁冬:噢,就是所谓那些拉不出屎的女青年是不是就特别适合吃西瓜。
    红叶:不行,那样会伤胃的,那些女青年她为什么会便秘啊,她是因为肠道蠕动慢,你不能靠西瓜这种寒性来刺激她的胃肠,对吧?你刺激她的胃肠是饮鸩止渴啊,寒凉水果还有香蕉。
    梁冬:是吗?诶,我发现很多人是以吃香蕉当饭吃的哦。
    红叶:这样的人,男性我不敢说啊,因为男性还有别的机制呢,女性她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脸色灰暗。
    梁冬: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事啊,为了减肥,晚上呢,是半个西瓜,诶,两根香蕉,甚至是早餐也这么吃,早餐就是吃水果,晚餐吃水果。
    红叶:古人有句话叫:“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诶,我们说得稍微主观一点啊,实际上呢,他这个世啊代表的不是说我们今世,不是说几代相传,它代表的可能是一种轮回的那种关系。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再去探讨,再去思考。就说你如果这个人呢活过三世了,才知道怎么样穿衣怎么样盖被,如果这个人呢,有五世的传承,他才能够知道怎么样选择饮食。所以我们队这一批人呢,我们可以有一开玩笑的话说,上一世,非人。
    梁冬:估计不是人,哈哈哈。
    红叶:纯属玩笑啊。
    梁冬:纯属玩笑,纯属玩笑啊。但是,的确也说明呢,就是说要很谨慎的去选择这个饮食,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哈,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呢,和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非常大的冲突。
    红叶:对,完全是相悖的。
    梁冬: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红叶:对。
    梁冬:因为你要让他改变他的这种观念,比改变行为还要困难。
    红叶:是。这就牵扯到我们中国人目前的一个状态。还是“我生不器”。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或者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结果。而相信的什么呢?相信的是报纸、杂志、别人的宣传,甚至于呢,一定要让别人来验证自己。这都是像……有关于我们现在心灵成长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医疗问题和所有的饮食问题,都是心灵成长问题。
    


    IP属地:吉林2楼2010-03-01 22:43
    回复
      梁冬:而且吃不到菜好吃了。哦,就是“白受彩”嘛,就是你白色的布,啊,你才能画出最美好的图画。是吧!
      红叶:诶,对!这句话实际上对《黄帝内经》的一个理论啊,有很好的注释。
      梁冬:诶,什么理论?
      红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是在《素问•咳论》里面的一句话。就说五脏六腑的病变都可能反应为咳嗽,不要把所有的咳嗽都觉得它的根基在肺上。
      梁冬:那这个跟刚才的“白受彩”啊,这个“甘受和”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诶,白嘛,在中医上来讲五行上它代表的就是肺。
      梁冬:对。
      红叶:实际上“白受彩”和“甘受和”代表人养生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个就是养脾胃,甘啊,代表的是脾胃,白代表的是肺经。
      梁冬:对。
      红叶:嗯,实际上呢,我们现在所学到的中医教材里面,也是误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养生的一些根蒂。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是肺和肾,实际上呢,肾是先天之本,所谓的先天之本就是我们后世是动不了了,它就在那儿了,你改它也没用。
      梁冬:啊!
      红叶:说句题外话啊,很多人找我看病的小年青的小伙子……
      梁冬:肾虚。
      红叶:说自己肾虚,实际上是心虚,实际上是一个……呃,内心层面的问题,比如说干了一些他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事情,那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以后,反应在躯体上……又比如说多喝了水了,腰又酸了,觉得自己肾虚了,实际上全是心里层面的心虚,跟本涉及不到身体层面的问题。如果那么年轻就肾虚了,我们中国人的人种那能达到这个两个世界之最吗?
      梁冬:就人数最多,是吧?
      红叶:人数最多,历史最长啊!
      梁冬:啊!
      红叶:这肯定反映两方面,一个就是中国人的肾气不可能弱,第二,中国人的本质里面不是一个性固执的这么一个民族,中国人对于这个男女,实际上是很开放的
      梁冬:那为什么后来变得那么讳言了呢?哎呀,真是这个一时……
      红叶:教学版,教学版的出现。
      梁冬:诶,教学版的出现,是吧。
      红叶:掩盖了它的本质!
      梁冬:是。稍微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回来和红叶一起来分享生活太美!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红叶呢,来分享这个孔子的生活观、生命观和药食观!孔子呢,讲过一句话,叫做“饮食男女”啊,人之大欲存焉,是吧!那其实呢,红叶,特别认为呢,其实孔子本身呢,是一个对饮食啊,很享受!对男女之事也不是那么……
      红叶:太抵触的人!
      梁冬:太抵触的人,后世呢,是为了搞教学,是吧!把他呢,推上去了,我估计呢,孔子自己很无奈哈。那关于饮食男女这个话题啊,你怎么在继续跟我们大家分享下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红叶:呃,我们可以分享一下饮食啊!男女我们就不分享了。这个中国士大夫阶层是不在光天化日之下谈男女之事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饮食的理路来引出男女的理路!
      梁冬:对!
      红叶:它是相通的!比如说,我们再讲讲,就是在《中庸》的第四章里面呢,孔子有一语录叫做:“人莫不饮食也,而鲜能之味也!”就说每天都在吃饭,但是呢,不一定能享受到它其中的美味,我们都在注重营养,而不注重滋味儿。
      梁冬:嗯,这有点儿可惜哈!
      红叶:呃,很可惜啊!比如说有几个古代的故事啊,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说苏东坡啊,特别酷爱吃河豚,有人就劝他,说这个河豚弄不好会吃死人的,苏东坡有个著名的言论,叫:“值衲一死”。
      梁冬:什么叫“值衲一死”?
      红叶:就说为了这个美味儿啊,可以值得我去冒险,冒这个生死的危险,叫“值衲一死”。这句话也就可以说……就可以看得到啊,苏东坡是一个很知味的人。现在我们把这个很多的饮食的味道啊,慢慢被湮没掉了,古人是很了解的。比如说在《三国志》里面,曾经记载,那个吃鸡肋的那件事,这句话在《三国志》里面记载,应该是食之……
      


      IP属地:吉林4楼2010-03-01 22:43
      回复
        梁冬:无味。
        红叶:无味。
        梁冬:弃之可惜嘛!
        红叶:不对,不对。这是老百姓说的。
        梁冬:啊,是吗?
        红叶:叫食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儿。
        梁冬:我记得这个故事来自于当年杨修,杨修说到这个,有一天这个在吃这个鸡肋的时候,他与朋友说到鸡肋的时候,他这么讲,是吧!从这句话来反映曹操当时的心态!对不对?
        红叶:“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儿,孰可惜也!”是这么一句话!
        梁冬:什么意思呢?
        红叶:就是说要扔掉它,觉得有味道,舍弃不了,但要吃它,你觉得没什么肉,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儿。实际上我们把味道和它的营养啊,给弄颠倒了,所以现在就变成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际上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原文是这样的!
        梁冬:噢,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发现味道和好吃不好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的东西,
        红叶:味道和谋生,味道和保命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梁冬:嗯。诶,这个事情让我想起来,你说这个中国人哈,是这个全世界最喜欢吃瓜籽儿的一个民族啊。
        红叶:对。
        梁冬:你说吃瓜籽儿能吃饱吗?这显然吃不饱,但是呢,好多瓜籽儿,葵瓜籽儿哈,它炒的就是原味的,它都很好吃,它不是咸淡甜的那个味道。
        红叶:它代表的是香。
        梁冬:对,它有香味,那中国人呢,发展出了吃瓜子这个事情本事,就说明我们已经很早的程度上就已经超越了吃东西是为了吃饱,是为了能够有这个裹腹这么样一个阶段了。
        红叶:对呀,这是一个……
        梁冬:他主要是消遣。
        红叶:心理的追求啊,说到这儿啊有一个例子啊,台湾有一个大文人叫张启军,这个老先生呢,特别好吃,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写了一本著名的烹调学著作,叫《烹调原理》。
        梁冬:嗯。
        红叶:其中他谈到这个中国人的育种观念,就是一直都认为中国人是不懂育种的。
        梁冬:什么叫育种啊?
        红叶:就是培育优良品种啊,实际上呢,中国人是很讲究育种的。
        梁冬:嗯。
        红叶:中国人的育种啊,是不从数量上育种的,是从口味上来育种的。诶,这个很有意义。
        梁冬:怎么说?
        红叶:为啥呢?我可以不吃,但是我要吃一定要口感好的,我不去吃那些垃圾,免得把我们身体弄坏了,这句话我记下来了,很有意义的。这个张启军这个老先生说啊,说这个中国有优秀而高贵的独特的育种学。中国的东西好吃,乃是多少年来育种选种培育出来的,不是天生就好吃。中国人培育品种是以好吃为目标,美国今天培育品种是以赚钱为目的。他们要选择长得大,长得快,成本少的品种。遗憾的是呢,这一类的东西呢多半不好吃,反之中国往昔培育品种的目标,是在好吃与不好吃,与西方人的志趣啊完全不一样,这是志趣上的区别,其实是心灵层次上的,艺术层次上的一些品味了。
        梁冬:嗯,这个中国人呢,活了几千年之后啊,在这方面呢,是有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红叶:对,对,对,绝对是贵族思想。
        梁冬:哈哈哈……
        红叶:我们接着看这个孔子的饮食观啊,刚才我们说到了这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实际上呢,指的是做事情或者我们饮食上用心不用心这个指导思想。那么在《乡党》里面呢,还有十不食,就是十种不吃的东西或者不吃的方式。就是对食物的选择。
        梁冬:嗯哼,哪十种啊?
        红叶:第一呢,是叫:“食饐而餲,鱼馁肉败,不食”。就是说这个食物已经腐败了,或者食物因为久藏而变质,或者鱼肉呢腐烂了,我们是不吃的。
        梁冬:孔子是肯定不吃的,反正。
        红叶:对孔子是不吃的。第二呢叫:“色恶,不食”,就看着色香味不行,不好……
        梁冬:也不吃?
        红叶:不吃。嗯,颜色呢,能够提高我们的食欲。呃,第三叫:“臭恶,不食”,闻着不好吃也不吃,这种臭恶呢,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我觉得也不一定孔子闻到臭豆腐不吃啊,当然了孔子跟豆腐也没有缘分。就说那个刘安是反孔的,所以历代祭孔都不用豆腐。
        


        IP属地:吉林5楼2010-03-01 22:43
        回复
          梁冬:哦,是吗?
          红叶:“失饪不食”。
          梁冬:什么意思?
          红叶:没有用正确的烹饪的方法来烹出的食物是不吃的。“割不正,不食”。切割不是正确的部位或者宰杀的方法不对,也不吃。
          梁冬:这块肉是这个横切是竖切,是吧?它的肌理方向不对切出来的都不好吃。
          红叶:对,不好吃。下面就比较有意思了。“不得其酱,不食”。
          梁冬:什么叫酱?
          红叶:酱呢就是发酵过的一些比如说豆类,其实古代还注重肉酱,发酵过的一些肉。它代表的我们说明白一点,实际上代表的是对我们消化酶的诱导。
          梁冬:哦。
          红叶:我们现在一提酱,就觉得黄曲霉会致癌。实际上呢,黄曲霉致癌的那个酱啊古人叫败酱,是不能吃的,那是做坏了的酱。我们小时侯会有一种传统的方法,就说比如说在做黄酱的时候,里面放点肉末,对不对?
          梁冬:嗯嗯嗯。
          红叶:这就是今天的传承,现在肉酱呢,在湖北湖南一些地区还是有的,四川我相信也有。很注重,它通过酱来增加我们消化的功能。
          梁冬:没吃过了,很遗憾啊。现在人已经没吃过什么酱了我觉得。
          红叶:我们可以用用黄酱,或者是……你看我们在吃中国自己的酱的时候很不宽容,但是在吃这个韩国人大酱汤的时候很宽容;很热衷,是不是啊?
          梁冬:嗯。
          红叶:包括日本人,各种酱——米酱、面酱很普遍的。我们是不是得从这个周边的这些国家里面找一找我们过去的影子啊。
          梁冬:诶,你去吃韩国料理的时候,他有些点那个蔬菜呀,那些东西是有那么一个酱哈。
          红叶:对。
          梁冬:那个酱是他做好了一大锅,然后舀出来的吗?
          红叶:做好了一大坛子舀出来的。
          梁冬:它可以存放很久的啊?
          红叶:酱越存放时越久越好,老酱。
          梁冬:哦,就是我们现在很少有机会吃到这种东西。
          红叶:因为它的发酵越充分,发酵充分的同时呢,火气退得又好。
          梁冬:而且呢,它能对我们这个消化酶的诱导会更好。
          红叶:更好,对。因为它本身就是消化酶。
          梁冬:对,你刚才讲到那个“食无酱不食”。还是什么来着?
          红叶:对,“不得其酱,不食”。
          梁冬:啊。
          红叶:这个被我们忽略了。
          梁冬:什么叫不得其酱不食啊?
          红叶:就是没有得到合适吃这个食物的酱,我们就不吃了。古人啊想必是在吃肉的时候用一种酱,吃大羹的时候用另外一种酱。
          梁冬:就是吃蔬菜的时候用酱。
          红叶:他们吃蔬菜的时候还有一种酱,在吃这个谷物的时候又用别的酱。
          梁冬:我觉得这点很有意思。就是现代中国人在饮食上最大的缺失就是没有了酱这个东西,
          红叶:对!还有“肉虽多,不可胜食气”,就是说你这个家族可能很富裕,肉食很多,但是肉的气不能盖过你主食的气。这就是“甘受和”和“白受彩”的进一步的阐释和延伸。
          梁冬:就是说吃再多那个肉都一定要有更多的米饭在上面加着。
          红叶:都有更多的主食来匹配它,这样才能不伤我们的肠胃。
          梁冬:嗯,现在很多人是不吃米饭,不吃主食,光吃肉。
          红叶:对。
          梁冬:这是很危险的哦!用你这个观点。
          红叶:对,最可怕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国人呢,古代啊!我们自称为自己为粒食者,这个粒呢,是一粒一粒的粒!
          梁冬:嗯嗯嗯!
          红叶:我们都是以谷物为主嘛,这谷物都是一颗一颗的,嗯!所以很多人感叹啊,最小的小米,古代叫黍,养活了最庞大的人口,粒食者它对应的呢,是肉食者!
          梁冬:对!
          红叶:中国人呢从肉食转变为粒食啊实际上是一种体质的选择。
          梁冬:诶,我一直觉得哈,就你看中国足球队踢得不好啊,那个体能也不行啊,所有但凡运动量比较大的那些运动,那中国人玩儿不好。
          红叶:对!
          梁冬: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中国人不吃肉的结果!
          红叶:呃,跟这有一定的关系!
          梁冬:对!但是,他吃了米,吃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呢?
          


          IP属地:吉林6楼2010-03-01 22:43
          回复
            红叶:耐力强!
            梁冬:耐力反而比较强!
            红叶:对,对类固醇的这种耐受能力变弱了,但是呢,不容易得恶性肿瘤,
            梁冬:就是说现在世界上……中国有那么多人得恶性肿瘤,是因为这个饮食习惯被改变了。
            红叶:饮食习惯是很大的一方面,当然还有这个社会……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
            梁冬:嗯。好,继续。
            红叶:还有:“唯酒无量,不及乱”,只有酒,没有每个人规定的量的多少,但是呢,你喝完酒以后呢,你不能够乱心、乱性。
            梁冬:这都是孔子他的观点吗?
            红叶:就是孔子的观点,就是十不食的原文啊!还有个:“沽酒市脯,不食”,沽酒外面买来的酒,市脯呢,外面买来的肉脯,是不吃的!
            梁冬:啊,就是我们现在街上看到很多那些……
            红叶:商品化的……
            梁冬:啊,商品化的那个熟食,广东人叫做烧腊呀,叉烧啊,是吧,这些东西!他不吃,要自己家里做的。
            红叶:对,我以前一直不理解这句话。有一年啊,我去这个……去四川玩儿,大家都很尽兴。就住在一个农家,就问这农家说,我们想喝点酒,你这有什么酒?农家说啊,说这个外面卖的这些酒啊,我们没有,我们只有自己酿的酒。我们将信将疑地说:“那就先来一斤吧”。那酒很便宜,随便拿了一个小瓶给我们装上了,结果一盛酒鲜美无比啊,最后我们三个人喝了四斤酒,没有一点儿醉意,那个如饮琼浆的感觉。为什么呢?自己家人给自己家酿的酒,它的精气神注入的够啊!你如果把酒作为一个商品的话,你在做酒的时候,你就没有那种心计,也没有那种心机,或者没有那种心力,来表达你的内心的那种东西。
            梁冬:会不会太非物质化了,你这样讲?
            红叶:对,对,是!有一点。但是,它这个饮食上面有意义的,一品尝就有它的意义。
            梁冬:就是有差别,对不对!
            红叶:这个要大家自己去品尝。
            梁冬:所以最好吃的还是自己妈妈做的饭,啊,回家吃饭,是吧。
            红叶:诶,我观察到啊,这个母亲给女儿熬的药。
            梁冬:嗯。
            红叶:就比女儿母亲熬的药,口感就要好。
            梁冬:哎嘿,这个真的是很有意义哈!还有什么?
            红叶:市脯也是这样,肉也是这样子。
            梁冬:就是说外面那个烧腊当,或者说那个熟食店做的那个肉食,一般来说孔子是不吃的。
            红叶:至少这个店要是一个小店,孔子才可能吃,它产量一上去以后啊,它里面注入的心力就不一样了。
            梁冬:怪不得你说现在那些什么各种的火腿肠,肉肠,其实真的不要吃。
            红叶:没肉味儿了!
            梁冬:啊,我估计里面都没有肉了吧!
            红叶:还有这个“祭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梁冬:什么意思?
            红叶:就说这个……古代啊,是很讲究祭祀的。如果这个祭祀的肉呢,是为公家来祭祀的。这个肉不能隔一夜,隔一夜就不吃了。如果是私人的祭祀呢,可以隔三天,出了三天也就不吃了。“还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让说话,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修心的方法,呃,我们现在都解释说为什么要“食不语”,是因为怕吃饭的时候呛着,这是完全不对的。
            梁冬:嗯!
            红叶:因为吃饭的时候呢,我们从气的角度来讲啊,它都是向内收的,说话的时候呢,它的气是往外张扬的,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它跟我们本来的气是反的。我们吃饭的时候呢,气都往胃这方向走的,是往内收的。
            梁冬:嗯嗯嗯。
            红叶:呃,一说话呢,就会引导我们的阳气往外张扬。
            梁冬:对,所以,就觉得……
            红叶:对,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吸收啊,和实际上对食物的这个评判。
            梁冬:嗯。
            红叶:“寝不言”也一样。睡觉的时候,我们的精气神都是往心脑这方向走的,一说话就往外张了。
            梁冬:那,那些说梦话的人其实就是阳气敛不住喽?
            红叶:阳气飘出来了。
            梁冬:噢。
            红叶:还有“寝不尸,居不客”。就是睡觉的时候啊,你不要讲究那个姿势,不要直挺挺地像个僵尸一样躺着。
            梁冬:寝不尸是尸体是“尸”了?
            红叶:啊,尸体的“尸”。
            梁冬:呵呵。
            红叶:不要像那个僵尸一样的躺着。
            梁冬:那,应该怎么睡呢?
            红叶:怎么舒服就怎么睡。
            梁冬:哦。趴着睡,有些人喜欢趴着……我就趴着睡觉。
            红叶:诶,喜欢趴着睡的人胃都不好。
            梁冬:呃,是。
            红叶:他不舒服。
            梁冬:但是,也就应该尊重这样的。
            红叶:对,他肯定是要让人自己舒服的方法嘛。
            梁冬:对。
            红叶:还有呢,“居不客”。
            梁冬:嗯。
            红叶:你在自己的家里面,不要像客人一样,一个是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第二,不要见外。别在家里面,也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那样其实对养生不利的。这就是他的两不厌和十不食。
            梁冬:哦。今天呢,我们觉得匆忙地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了一些孔子的生活观。我们发现呢,其实孔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尽管在一个环境不是很好,有些时候还有一点颠沛流离的时代,但是孔子呢,对于自己应该吃什么?怎么睡?怎么坐?他有很多的要求,而且不是很刻板的要求,都是变着法的让他自己舒服、愉快的方法。啊,而且呢,是比较知道这个事情本质之后,啊,怎么活得愉快的。所以呢,有的时候呢,我们会看见有些人,虽然有了钱以后,但是他生活变得很粗糙,或者生活就没有细致过,那就觉得深深的同情。所以,好的生活,那绝不是,光是有财富堆积的。他其实是需要有知识,需要有一颗你追求更舒服、更好、更善良、更平和的生活的一颗心。当你有这颗心的时候,你才会过上真正的贵族的生活。而这个贵族,他并是真正地有钱,或者是抱负,只不过是灵魂在高处的那样的一种体会。好了,感谢红叶今天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话题,我们下一期再见。
             红叶:好。谢谢大家。


            IP属地:吉林7楼2010-03-01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