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度的秘密吧 关注:66,854贴子:2,407,164
  • 4回复贴,共1

茅从前面的高点2650到今天1950。跌了一个泸州老窖+一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茅从前面的高点2650到今天1950。跌了一个泸州老窖+一个五粮液+一个汾酒。关联的鸡精更是一泻千里。身边直接持股的朋友骂骂咧咧,买了鸡精的也愁眉苦脸,没有好话。
以前欢喜人家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却叫人家牛夫人。
现货市场的毛毛还是一瓶难抢,各类生肖还在疯长,按照逻辑股票向上突破的动力依然,为什么急转直下?并且不止茅,泸五汾都快跌停了。
茅被资资冠以金融属性,金融属性又立足于稀缺性,茅基酒5万多吨,还有扩大的空间。稀缺性便无法自洽。于是向上的泡泡容易破
酒的本身价值和“故事”-品牌价值不足以支撑你向上,那也就只能掉头向下了。
我经常说古法工艺,除了古法工艺酿出的酒比现有的工艺酿出的酒好喝外。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它具有稀缺属性,还可以把糟老头子们埋的雷都填上。
第一,传承的正统性,名正则言顺。五粮液或是郎要是有雄心壮志和能力,完全可以把这个名头拿走。到时候这个稀缺的属性就在五、郎那里,而这正是他们紧缺的,品牌向上迁移的“故事”比酒本身有价值多了。
第二,酒质,古法工艺的茅台酒,酒体品质高现有茅台一大截,而且不需要现在的存储5年的环节,随产随销,效率高现在一大截,存储成本低一大截,完美。
第三,糟老头子们说离开茅台镇就造不了茅台酒,回沙工艺茅台独创,如此如此,我以前说这是一个又一个的雷,遇见的茅台镇的人都不信,还说这是很好“叙事”和“故事”,将酱酒的稀缺性,赋予了唯一能生产的地方。可是万一哪一天发现酱香酒起源于他地,回沙工艺比你茅早,你怎么办,有没有想过那酸爽,那冲击程度?
第四,古法工艺酿出的酱香酒的稀缺性,才是真正的稀缺属性。古法一来,等于再造一个茅台。有酒有故事,两条腿走路。这可是真正的稀缺性,由于工艺复杂度再加上保密,茅台镇上千家小酒厂,还有其他各省的酱香酒厂十年二十年才能弄得明白,现有工艺生产的酱香酒瞬间就变成了牛夫人。
第五,另一个完美的“故事”,别人暂时没有的“故事”,完美。
又喝多了,胡说一气。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3-08 17:23回复
    你是来搞笑的么?古法工艺这一辈酿酒师不知道,你怎么知道老一辈酿酒师不知道?几个头部大厂的老总工们可是都健在呢?酱吧53吧浓香吧四五十万人的关注量呢,几个人看过茅台两期试点,泸州老窖试点,汾酒试点,泸州老窖试点,茅台异地实验的资料,遑论更早的民国的酿酒资料?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1-03-08 22:32
    回复
      另外再告诉你,民国时茅台酒(当时叫回沙茅酒),汾酒(杏花村或晋酿)、五粮液(当时叫杂粮酒)、剑南春(但是叫绵竹大曲)、董酒(当时叫董公寺酒,还有其他名称),西凤酒都是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勾兑工序,都是随产随销的,满意了么,可以评院士么还有现在的老八大也好,十七大也好都不是当年的工艺了,可以再评一个院士么?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1-03-08 22:44
      回复
        别老窖池了,人工老窖和老窖做过对比,酿出的酒有对比,见周恒刚《老窖泥》一书,里面有详细数据
        五粮液由原来的九粮改成的五粮,你说工艺改没改?
        泸州老窖老工艺参见《泸州老窖试点资料汇编》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0楼2021-03-10 10:23
        回复
          别老窖池了,人工老窖和老窖做过对比,酿出的酒有对比,见周恒刚《老窖泥》一书,里面有详细数据
          五粮液由原来的九粮改成的五粮,你说工艺改没改?
          泸州老窖老工艺参见《泸州老窖试点资料汇编》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21-03-10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