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吧 关注:8,480贴子:108,295

回复:新开一个帖记录2021年后新的历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整整3个多月没更新了,具体原因之前跟喷儿车有过交流,老妈病情目前比较稳定了,所以这几天准备逐步恢复写字画画。今天写了幅篆书作品----长乐无恙:

这张纸是长度1米的生宣,字还是比较大的,写起来比较吃力,完成的质量并不是很满意,很多点画细节都比较粗糙,只能说是一幅规格比较齐整的作品,看看装裱效果吧:

本来之前计划用几个月的时间把画画方面再推进一下,结果被耽搁了,今天的这几个字既是对老妈的祝福,也是对吧里朋友们的美好祝愿吧


IP属地:上海29楼2021-12-25 23:53
收起回复
    好几天没来了,首先感谢楼上朋友们的鼓励,其实我很多东西也就刚入门的水平。这几天找了点教程,理了一下头绪,准备从一些单项开始入手,推进一下国画方面的进程。周末先学着画了一只挺大的虾:

    画得还比较粗糙,不过画虾的基本步骤算是掌握了,以后只要加入墨色变化并将各种形态组合起来,就能成为比较养眼的作品了。到目前为止,学过的竹子兰草还有今天的虾,都是用水墨画的,接下去准备学点带色彩的了,我听从了之前喵喵的建议,先买了盒樱花颜料:

    然后又配了点散装的,尤其是赭石、花青和藤黄这类消耗比较大的:

    这些估计能画上一阵了,我准备像当初学素描一样,先把很多东西的画法过一遍,吧里的老朋友都知道,我这些年一直在打各种基础,目前已经基本把所有障碍都扫除了,所以只需要学一下各种东西的画法流程,上手时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盲点了。之前看了喷儿车的小结,不知不觉一晃已经是2022年了,我今年也要继续加加油,争取先用几个月的时间,将国画的整个体系建立起来吧,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书画印大一统的格局


    IP属地:上海30楼2022-01-09 07:08
    收起回复
      上次跟大家说了,最近开始鼓捣国画了,看了点视频,然后选了些比较简单的题材,准备一个个慢慢学吧。今天完成一幅桃花游鱼小品--鱼戏春波:

      四条泥鳅与一朵桃花,粗一看挺简单的,但上手后发现,在生宣上调墨色的浓淡干湿非常具有挑战,太湿了一笔下去洇得一塌糊涂,太干了点画才到一半就会出现枯笔,笔锋也全散开了,另外,要把四条形态各异的鱼组合起来,并添上桃花,让整个画面看上去有一定动感,也有不小的难度,画了好几天才勉强得出一张,细节还是非常粗糙的,看看装裱效果:

      这幅小品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鱼用水墨,桃花用色彩,题字用了行草书,最后敲上自己刻的姓名章--这一道道工序,好比下棋时的布局、中盘直至收官,只有打通各个环节才能顺利完成一盘有质量的对局。我在写完“鱼戏春波”四个字后,又不由得想要感谢一下田老师,要不是前些年跟着“二每”顺利入门了行草书,之后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书法功底,今天就绝没有能在生宣上题写行草书的能力!吧里朋友都知道,我追求的是书画印一体的终极目标,今天就算是开了个头吧


      IP属地:上海31楼2022-01-22 11:15
      回复
        前几天定了一下今年的小目标,这两天感觉有些细节还需要修正一下,所以删了重发一下,哈哈。前几天忍不住手痒,入手了一批字帖:

        之前手上大概有30多本帖,其中的十之八九我陆续都已有所涉猎了,用围棋打比方,估计大致能达到弈城3D以上了,算是入门了,但如果要继续拓展,就必须接触更高古的内容,并不断补齐短板,所以这次又入了10几本,算是把整个字帖体系初步补齐了。
        接下来制定一下今年的小目标:先将篆书推进到大篆,之后再选一些帖精临,把二王行草以及瘦金体等推向更娴熟的境界!所以上半年主要就是学一下大篆吧,之前粗临过几天石鼓文,浅尝辄止的,这次先准备专攻一下金文,在网上看了点资料,决定从西周早、中、晚期里选几个代表作,所以目前暂定的顺序是:大盂鼎--墙盘--毛公鼎--散氏盘。估计把这些过一遍后,对金文就算有一定了解了!
        好了,今天是除夕,给大家拜个年吧,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


        IP属地:上海33楼2022-01-31 11:35
        回复
          很久没更新了,先直接上图吧,我翻写的行书版的“夏日”:

          看看装裱效果:

          先把楼发出来,然后在回复里跟大家聊


          IP属地:上海38楼2023-02-18 14:45
          收起回复
            今天不是更新,而是记录下我生命中最为悲伤的一天,我母亲于昨日中午在家中因病去世了,享年71岁,之前跟喷儿车等朋友有过比较多的交流,我妈前年9月20日因胆囊腺癌动大手术,之后综合考虑后决定不化疗,比较平稳地度过了一年多,之后病情开始逐步加重,这两个月发展到全身扩散,出现了腹水、腿肿、黄疸、便血等一系列意料之中的症状,直至昨日终于走完了一生的旅程。周日将进行大礼,之后还有一系列琐事,我目前心里很乱,之后一段时间肯定还是会比较忙,先跟大家打声招呼吧


            IP属地:上海39楼2023-03-25 17:50
            收起回复
              感谢楼上大家的关心,我就不逐一回复了,前一阵的事算是忙完了,我也要开始新的征程了,最近新进了一些工具,主要是笔墨纸之类的:

              另外,之前跟喵喵和清淡交流后,我还是没忍住,反复考虑后入了支永生601A明尖14K全钢的:

              我这两天试着写了写,非常顺滑,我很满意:

              虽说永生暗尖的可能更经典些,但漏墨的问题更严重些,而且我的确更喜欢名尖的样式,非常闪亮:

              我还订了一些印章,之后在一些新的作品里会陆续给大家看的


              IP属地:上海41楼2023-04-15 23:17
              收起回复
                最近又入了些东西,比如定了一块大的羊毛毡:

                尺寸与原来两块小的合起来是一样的,长度仍旧是1米的:

                另外又入手了不少印章,今天先给大家看两枚自己比较喜欢的引首章吧,第一枚是佛造像,刚送来时印出来效果非常差,边线有一段特别粗,还有重影,中间颜色却很淡,我差点儿就准备磨掉自己重新刻了,结果又仔细看了看,感觉还能补救,于是修了两个小时,终于印出来的效果算过得去了:

                我原先手上还没有这种类型的,这下算补齐了:

                第二枚是我这次入手的印章里最喜欢的,一枚1.35*4cm大小的青田石“云天阁”印:

                虽然是机刻的,但线条质量非常不错:
                之前看清淡有一枚“五木阁”印非常漂亮,用作引首章或藏书印都可,自己也曾想刻一枚“云天阁”的,但手上没有这种规格的石头,前几天在某多上看到有定制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了一下,对方立刻给我出了个样图,我感觉不错就下单了,但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结果拿到手后试印了一下,效果非常满意!过两天等还有几枚章全部到后,我会再拍个自用章全家福给大家看的,主要是一些和瘦金体相关的,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吧


                IP属地:上海43楼2023-05-14 01:52
                回复
                  前一阵发过一次自用章全家福,但那层楼平白消失了...不过我现在还在调整自用章,所以等过几天再发一次吧。上层楼里给大家看了一枚佛像和一枚“云天阁”印章,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几枚最近入手的印章吧,首先是两枚0.8cm的硬笔用姓名章:

                  这两枚都是铜章,先前定过两枚,但刻出来效果非常差,于是我又找了一家,这次总算比较满意了。再给大家看一枚1.6cm的“英杰”铜印,左右两边对比能看出差别吗:

                  左边是刚送来时印出来的效果,四个角实在太尖锐了,于是我用锉刀磨了一下,右边是完成后的效果。同样再给大家看一枚2cm圆形双龙铜印吧:

                  左边顶上正中有一点突起,磨了一下后,右边的看上去就顺眼多了吧。下面继续给大家看几枚瘦金体相关的,先是两枚“宣和”木印:

                  两种款式各有风味:

                  接着是三枚“政和”印:

                  第一枚木质是一家的,后面一枚木质和一枚石质的是另一家的,第一枚和第三枚样式相同,中间这种是仿效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上的,所以带有明显残缺效果,这三枚也是各有特色,以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使用吧: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了,过几天所有印章都到齐后我会再拍个全家福给大家看的


                  IP属地:上海44楼2023-05-17 21:32
                  回复
                    这两天一直在调整自用印,刚才又修了一枚3cm大小的“祈福”铜印:

                    左边是刚送来时印出来的效果,可以看到右边框非常粗,造成远看上去整体重心都右偏了,于是还是用锉刀一点一点磨,外边缘比较容易,内边缘就比较累了,另外把右下角底部外边缘也磨掉一点。右边的图就是修正后印出来的效果了,基本算过得去了。因为印章是需要反复使用的,如果有明显瑕疵,心里就会很不舒服,所以我尽量还是把手上的这些印章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每次用印就能心舒意畅了


                    IP属地:上海45楼2023-05-18 20:13
                    收起回复
                      这些天一直在调整自用印,到今天基本凑齐了一套各种规格的,可称为自用印3.0版吧。用沪泠潜泉镜面朱砂打了一遍,拍了个全家福,以后要用印的时候,只要看一下就能很快选出需要的印了(图很大,如果用手机看,可长按图片,然后选“查看原图”,就能拉大看得很清楚了):

                      好了,下面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印吧,也是给我自己做一个备注:
                      第一排两个是0.8cm的铜印,可用在硬笔作品上;
                      第二排是1cm大小的,除了第2个“周氏”是自刻的,另3个也都是铜印,其中第3、4个和第五排前两个1.6cm大小的(这种大小用在扇面上)是同一家定制的;
                      第三排是一些硬笔引首章;
                      第四排第1个是自刻的1.5cm小牛腰章,后面四枚也是1.5cm的,是一套瘦金体相关的铜印,这套与第六排后面4个2cm大小的铜印是同一家的;
                      第五排前两个介绍过了,后面四个又是从另一家定制的瘦金体木印,两个1.6cm的,两个2cm的,木的比起上下两排里铜的,线条更纤细柔美;
                      第六排除了上面介绍过的瘦金体印,别的三枚都是自刻的,前两枚2cm的姓名、别号章,应该是以后最常用的;
                      第七排的这些瘦金体印,前几天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可参看上面相关楼层;
                      第八排前两个是自刻的2.5cm的姓名章,第3枚“云天阁”与最后一枚佛像前几天也介绍过了,另外除了自刻的“如意”外,第4枚葫芦形的“戏墨”和第5枚“雅趣”也都是新入的;
                      第九排是3cm的压角章,除了“大吉”是自刻的,第1枚“祈福”楼上介绍过了,第2枚“行云流水”和第3枚“淡泊明志”都是青田石的。
                      自用印3.0版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了,各种规格算是比较齐全了,之后就能在各种作品里选择合适的印来使用了。我已经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印章上了,接下去应该又会把重心放在练字学画上了吧


                      IP属地:上海46楼2023-05-22 19:47
                      回复
                        今天又修正了一枚铜印,上层楼的这些印花里,1.6cm的这枚“周氏”太四四方方了,作为书画姓名章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还是用锉刀磨掉一些边角,让其看上去更圆润些,给大家看看修正完后与原先的对比吧:

                        铜印的边角修正比石印累很多,有时候磨了半天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不过只要有耐心,最终还是能修成自己比较满意的效果


                        IP属地:上海47楼2023-06-04 23:00
                        收起回复
                          又很久没更新了,最近又入手了些小玩样儿,比如一块带盖的歙砚,以后准备专门磨朱砂用的:

                          一个马蹄形的白色骨瓷水盂和两个小铜勺,我平时是用水滴的,买这个主要是为了把文玩用具配齐:

                          感觉还是这个如意形的勺子与这个水盂比较配:

                          还有就是一个臂搁和架子:

                          这几天还跟着网上学了一下怎么做扇面,我用了张35*70cm的纸做的,平时基本不写隶书,而且又是在生宣上,所以“前程似锦”这几个字写得非常烂,不过主要是为了试用一下1.6cm的印,效果还算过得去吧:

                          还试着学了下画石头,以前学国画就是卡在了这个环节,现在理论上的东西基本能听懂了,不过真自己上手画,还是感觉有点难度的,主要是线条质量比较次,细节就没法看了,只能远远粗一看有点像自然界石头的感觉了:

                          接下去主攻内容还是画石头吧,争取早日能把石头画漂亮了,之后才能顺利地学山水画


                          IP属地:上海49楼2023-06-25 00:32
                          收起回复
                            前几天看到吧里有朋友发了些五言绝句的作品,这两天我也尝试着用行书抄了一首:

                            写这张字主要是为了试验一下新的印章,所以字写得比较大,这样能配“云天阁”引首章:

                            相对而言,我没有特意安排过章法,所以总体质量就不如之前的“夏日”。不过这种短诗非常适合拿来练手,之后会经常写写吧


                            IP属地:上海56楼2023-06-29 20:34
                            回复
                              现在发帖很麻烦,总发不出来,所以尽量长话短说吧,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快通临完一遍了,记录一下:

                              我是站着写大字的,以前都是在报纸上,这次移到生宣上了,正面看还很粗糙:

                              不过通过这两个月来的努力,总算对在生宣上写篆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至少心里不会发怵了,接下去慢慢提高点画和结构的质量吧


                              IP属地:上海59楼2023-08-19 00: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