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抛开更复杂的问题,我直接说出我的理解,这次队伍到了东京之后的种种匪夷所思,耐人寻味的表现,就是女排队伍和排协上层的矛盾角力。
直接说,排协领导无法承担朱婷不上场输球的责任,无论是舆论压力,合同压力,还是更上级的压力,在第一场输球后要求朱婷必上,第二场输美国之后对阵俄罗斯生死战,还要朱婷必上。
在排协的设想里,如果不出意外,赢下俄罗斯,小组赛跌跌撞撞出线,那时候八进四给朱婷打封闭上场。
而郎平为什么会说队员“只有七八个人”能打,一个是内涵关系户也就是二刘(联系对意大利之后采访),一个是告诉大家,是在高层眼中,只能派那几个队员登场才能保赢球保住他们的乌纱帽
所以,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高层对东京奥运会的女排队伍插手太多,郎平失去决策权主导权,同时大多数人都有保的思想(包括部分队员,所以前三场比赛打的那样),第三场比赛时候让郎平彻底心灰意冷,撕下体面,任其发展。不进淘汰赛,朱婷不仅可以提前休息,也不用打封闭了。
贴吧里太多黑粉,二极管了,认为是一个队员或者教练故意操作,就能祸害了这个局面,谁有这个本事啊,如果有人,那也只能是排泄的ld
不说复杂的地方体育局利益问题,不说队内肯定存在的派系,不说牵扯更多的赞助商等问题(当然他们都存在,积重难返,影响了整个周期)
因为这些问题再是问题,都是要基于女排出成绩之后,才有的争,
如果女排成绩不好,备受打击,无利可图,还争什么争,所以就算赛前有各种角力,最后组队去了东京,所有人都还是会收起花花肠子,在这两周奔着一个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