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七月,我们红五军团第三次向草地进军。
离走出草地仅剩下三天路程了,全军上下情绪高涨。这种情景,与部队从噶曲河南下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天,部队一大早就集合出发了。军团长习惯地把部队看了一遍,发现“小参谋”不在队列里,连忙问身边的作战科长李本仁同志: “李科长, 小参谋,到哪里去了?"
“小参谋”的名字叫黄立功,是军团部作战科的测绘参谋,因为个头长得瘦小,大家就习惯地叫他“小参谋"。
对军团长突如其来的问话,李科长支支吾吾地回答说::“他……烧得厉害,已经不省人事。管理科的同志已经把他送……送到老乡家里去了。”
军团长心里明白,这茫茫的草地,自己已经来回过了三遍,何會碰到过什么人家。他声色俱厉的对李科长说:“李本仁同志,你到底把他放到哪里去了?要知道,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革命的宝贝疙瘩啊!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把他带出草地。”
这时,李科长不好意思地指着半塌的牛屎棚说:“在那里。”
“快去看看,还有没有气?
于是,李科长立即找管理科的同志商量,设法扎了一副担架。
“小参谋”昏迷不醒地躺在担架上,跟随在北上的队伍中。
一天以后,他的高烧渐渐退了,发现自己由两个战士抬着,他用尽力气从担架上滾下来,无论如何也不愿让同志们抬着走。军团长只好命令“小参谋”骑上自己的大骡子。最后,“小参谋”是拽着军团长那匹大骡子的尾巴出草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