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质,
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苦难
幸福不过是
一个苦难结束,而另一个苦难还没开始前的短暂间隙。
01
收拾书架,看到了余华的活着,其实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活着》。
晚上闲来无事,就看了《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
当时看小说,大概是因为当时年纪尚浅,对于里面的苦难并无多少体会,觉得不过是极个别人在极特别的年代中的一些极个别的苦难罢了。
虽然为之难过,但也只是替主人公难过而已。
至于苦难这个其实具有普遍性并且从未消失也不会消失的东西,我没想过更多。
那时读小说《活着》,我觉得一切的苦和难都是属于福贵的、属于他身边的人的。
再后来看电影《活着》,我以为读懂了苦难的含义。我把福贵遭受的一切苦难归咎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现在看电视剧《福贵》,我开始觉得一切的苦难不仅仅属于福贵,也属于每个生而为人的人;这些苦难有时代的原因,但不能全部归咎于时代。

因为,苦难它会造访每一个人,无论什么样的年代都不曾也不会停止。它伴随着每个人的出生,如影随形,或重或轻。
02
福贵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不务正业穿梭于花街柳巷,还迷上了赌博,输光家产,真正的气死老爹急死娘。
可他偏偏娶了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家珍,还生了一双机灵可爱的儿女。

败光家业开始脚踏实地,不料却被国民党抓丁,丢下妻儿孤苦过活。死里逃生回家,却发现聪慧的女儿凤霞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唤,再也不会喊她爹了。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好在一家团聚了。
可是,儿子有庆走了,被医院院长为讨好领导而抽血过多致死;女儿凤霞走了,在工地出事而亡;女婿也走了,在当爹的那晚落河而死;妻子家珍也因为长期劳累和饥饿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叫苦根的孩子陪着福贵了此残生……

看到福贵败光家产,单薄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以往痞里痞气不可一世的神情换成了低眉顺目和小心翼翼时,我甚至有一丝的快感。
这不过是他自食其果。
但是看到他终于不再用长根背,而是自己走路自己种田自己做一切,却不断遭受生活的重击时,我觉得很心疼。
我们没有理由去同情和原谅赌徒福贵、败家子福贵,但我们却无法无视那个散尽家财而后重拾人性与情义的丈夫福贵、父亲福贵、少爷福贵。
03
福贵的落魄是他自作死受,人情的冷暖变化与生活的辛酸艰难已然给了他足够的教训。
但这些好像还不够,生活一阵接一阵的给福贵以重击,夺走了他最亲最近的人,只留下他一个人,继续忍受活着的艰难。
福贵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代地主家庭的少爷,他们在物质普遍匮乏的时代算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但因为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总是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福贵的童年和少年是懵懂却幸福的。在他懂事之后,生活便向他展开了狰狞的一面,冷眼,嘲笑,饥饿,死亡,接踵而来。
有些苦难是时代的悲剧,有些则无法归咎于时代。
更何况,中国的历史纵向来看,往往像一个又一个的轮回,许多的苦难总是出奇地相似。
也许你能保证自己不成为一个败家子福贵,却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成为一个倒霉蛋福贵。
那片有着几百亩天下闻名的贡田的徐家川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善良和一些不太善良的人们。
他们或穷或富,都在经历着属于那个时代属于那个地方的欢喜与苦难。有的像家珍有庆凤霞他们一样不幸走了,还有的像福贵一样为了活着而努力活着。

那片贡田好像离我们很远,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与我们相距并不遥远。
那片丰饶的土地上孕育的不一定都是丰收与幸福,还有谁都无法预知的灾祸与苦难。
喜欢片尾对于福与贵简单而又深刻的解读
福贵啊,福贵,谁福谁贵。
福在那无求,贵在实惠。
花鼓声声唱江南丝雨,喜怒哀乐听小桥流水。
五福临门是天上的花朵,大富大贵那只是铁树的花蕊。
福贵啊,福贵,啥叫福贵,
福在平安,贵在滋味。
莫道是天上神仙就好,活在人间实在最美。
平常事,平常心,平常的人,好好地活着那就是百姓的福贵。
平常事,平常心,平常的人,好好地活着那就是百姓的福贵。
04
也许,大富大贵真的只是铁树的花蕊,用力活着才是我们大多数***常。
毕淑敏说,苦难不是人生的真相,幸福才是。而我想说,大多数人的人生真相可能真不是幸福。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人生的本质,是由于欲望而产生的。我想说,如果痛苦是主观的感受,那苦难是摒弃欲望依然无法摆脱的东西,除非你连活着的欲望都没有。
周国平说,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他说,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我认同人生的本质是苦难,至于是否奏响生命的凯歌,看你遭受的苦难大小吧。
我也不喜欢什么苦难造就辉煌的逻辑,更讨厌所谓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论调。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苦难,幸福,不过是一个苦难结束,而另一个苦难还没开始之前的短暂间隙。
但是,一切的一切,不影响人们向往美好而努力活着。






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苦难
幸福不过是
一个苦难结束,而另一个苦难还没开始前的短暂间隙。
01
收拾书架,看到了余华的活着,其实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活着》。
晚上闲来无事,就看了《活着》改编的电视剧《福贵》。
当时看小说,大概是因为当时年纪尚浅,对于里面的苦难并无多少体会,觉得不过是极个别人在极特别的年代中的一些极个别的苦难罢了。
虽然为之难过,但也只是替主人公难过而已。
至于苦难这个其实具有普遍性并且从未消失也不会消失的东西,我没想过更多。
那时读小说《活着》,我觉得一切的苦和难都是属于福贵的、属于他身边的人的。
再后来看电影《活着》,我以为读懂了苦难的含义。我把福贵遭受的一切苦难归咎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现在看电视剧《福贵》,我开始觉得一切的苦难不仅仅属于福贵,也属于每个生而为人的人;这些苦难有时代的原因,但不能全部归咎于时代。

因为,苦难它会造访每一个人,无论什么样的年代都不曾也不会停止。它伴随着每个人的出生,如影随形,或重或轻。
02
福贵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不务正业穿梭于花街柳巷,还迷上了赌博,输光家产,真正的气死老爹急死娘。
可他偏偏娶了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家珍,还生了一双机灵可爱的儿女。

败光家业开始脚踏实地,不料却被国民党抓丁,丢下妻儿孤苦过活。死里逃生回家,却发现聪慧的女儿凤霞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唤,再也不会喊她爹了。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好在一家团聚了。
可是,儿子有庆走了,被医院院长为讨好领导而抽血过多致死;女儿凤霞走了,在工地出事而亡;女婿也走了,在当爹的那晚落河而死;妻子家珍也因为长期劳累和饥饿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叫苦根的孩子陪着福贵了此残生……

看到福贵败光家产,单薄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以往痞里痞气不可一世的神情换成了低眉顺目和小心翼翼时,我甚至有一丝的快感。
这不过是他自食其果。
但是看到他终于不再用长根背,而是自己走路自己种田自己做一切,却不断遭受生活的重击时,我觉得很心疼。
我们没有理由去同情和原谅赌徒福贵、败家子福贵,但我们却无法无视那个散尽家财而后重拾人性与情义的丈夫福贵、父亲福贵、少爷福贵。
03
福贵的落魄是他自作死受,人情的冷暖变化与生活的辛酸艰难已然给了他足够的教训。
但这些好像还不够,生活一阵接一阵的给福贵以重击,夺走了他最亲最近的人,只留下他一个人,继续忍受活着的艰难。
福贵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代地主家庭的少爷,他们在物质普遍匮乏的时代算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但因为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总是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福贵的童年和少年是懵懂却幸福的。在他懂事之后,生活便向他展开了狰狞的一面,冷眼,嘲笑,饥饿,死亡,接踵而来。
有些苦难是时代的悲剧,有些则无法归咎于时代。
更何况,中国的历史纵向来看,往往像一个又一个的轮回,许多的苦难总是出奇地相似。
也许你能保证自己不成为一个败家子福贵,却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成为一个倒霉蛋福贵。
那片有着几百亩天下闻名的贡田的徐家川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善良和一些不太善良的人们。
他们或穷或富,都在经历着属于那个时代属于那个地方的欢喜与苦难。有的像家珍有庆凤霞他们一样不幸走了,还有的像福贵一样为了活着而努力活着。

那片贡田好像离我们很远,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与我们相距并不遥远。
那片丰饶的土地上孕育的不一定都是丰收与幸福,还有谁都无法预知的灾祸与苦难。
喜欢片尾对于福与贵简单而又深刻的解读
福贵啊,福贵,谁福谁贵。
福在那无求,贵在实惠。
花鼓声声唱江南丝雨,喜怒哀乐听小桥流水。
五福临门是天上的花朵,大富大贵那只是铁树的花蕊。
福贵啊,福贵,啥叫福贵,
福在平安,贵在滋味。
莫道是天上神仙就好,活在人间实在最美。
平常事,平常心,平常的人,好好地活着那就是百姓的福贵。
平常事,平常心,平常的人,好好地活着那就是百姓的福贵。
04
也许,大富大贵真的只是铁树的花蕊,用力活着才是我们大多数***常。
毕淑敏说,苦难不是人生的真相,幸福才是。而我想说,大多数人的人生真相可能真不是幸福。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人生的本质,是由于欲望而产生的。我想说,如果痛苦是主观的感受,那苦难是摒弃欲望依然无法摆脱的东西,除非你连活着的欲望都没有。
周国平说,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他说,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我认同人生的本质是苦难,至于是否奏响生命的凯歌,看你遭受的苦难大小吧。
我也不喜欢什么苦难造就辉煌的逻辑,更讨厌所谓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论调。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苦难,幸福,不过是一个苦难结束,而另一个苦难还没开始之前的短暂间隙。
但是,一切的一切,不影响人们向往美好而努力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