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本科生毕业季,考研热和公务员热都会蹦上头条,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公务员和考研是本科毕业后的最优选项,自然而然的,每年报名的考生人数持续递增,居高不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377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报名新高,甚至一些知名高校的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了50%。
但就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些高校却俨然成为一股“清流”,报考人数不增反降。本文就来扒一扒这些学校姓甚名谁,我们又应该如何择校。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为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有目共睹,每年也吸引到了不少考生的报考。但是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相比,却直接缩减了4675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考人数缩减也与招生人数有关,并且根据该院校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接收的推免人数比2020年增加了231人。免推人数的增加较大程度上会影响直接报考的考生上岸难易度。
(二)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在2020年的报考人数就比2019年的报考人数少了将近1000人,而今年对比2020年来说,直接降低了14.1%的人数。
其中部分原因是南开大学对于专硕名额进行了限制,但这对于原本就计划报名学硕制专业的考生来说影响。据了解,2022年的预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至3712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三)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在去年的报考人数已经环比减少至1.8万人,而今年直接骤降到1.4万人,报考人数的降幅达到21.1%,如此之大的下降幅度也较为罕见。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今年报名人数有所减少,主要与中国传媒大学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宣布要进行复试改革的消息有关。院校的招生及复试政策变革确实会增加一些备考的不确定性,因此劝退了许多并没有坚定以中国传媒大学为最理想目标院校的考生。
(四)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报名人数有所下降应该是比较令人意外的,明明今年还进行了扩招,但实际报名的人数只有10588人,还没有去年多,这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减少了部分竞争力。
(五)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培养影视人才的摇篮,这所高校一直以来也备受欢迎。但去年还有4000多人报名研究生考试,到今年却缩减至3000人左右,实属意料之外。不过据合理推测,北京电影学院未来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可能有所回升,考生要有相应的一些准备。
我们如何择校
只要了解到考研是一志愿优先录取且报考时只选填唯一院校作为志愿,就能深刻体会到考研正确择校的重要性。所谓“选择比努力同等重要”,选择和努力缺一不可。报名人数能最直观的判断某所院校竞争压力大小,但这远远不是决定一个学校是否能成为你最优目标院校先决条件,我们需要更多维度和更加深刻的考虑。
首先,择校要综合内外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的理想、能力、经济条件等;外部因素包括学校档次、专业类型、招收人数(不含推免)、报录比、进复试最低分、学校改卷是否压分等。扩展一下,你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你想去哪个城市?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英语目前水平怎么样?平时学习能力怎么样?家人是否支持?你想考哪个专业?想读学硕还是专硕?本专业还是跨专业?想考985还是211?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往年招多少人?多少分能进复试?听说过压分吗?
其次,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最优途径是找对应专业的上岸学长学姐。如果你是考本专业,可以问直系学姐和老师,这个专业在全国有哪些院校开设?往年我们院有没有考上的学长学姐?如果你是跨专业,就去知乎找考上的学长学姐私信询问。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专业在哪些学校是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查看学校官网招生文件、知乎上的考情分析帖子,对历年进复试最低分、实招人数进行摸底分析。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考试,弃考学生占比总人数基本在15%至20%之间。所以我们看到的报名考生数和实际与我们竞争的考生数是不相等的,如果能坚持,即便只是成功走向考场就已经战胜了一部分畏难而退的对手。祝愿各位考生在埋头苦读的同时充分了解信息做出最优选择,最终收获金榜题名!
但就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些高校却俨然成为一股“清流”,报考人数不增反降。本文就来扒一扒这些学校姓甚名谁,我们又应该如何择校。
(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为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力有目共睹,每年也吸引到了不少考生的报考。但是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去年相比,却直接缩减了4675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考人数缩减也与招生人数有关,并且根据该院校公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接收的推免人数比2020年增加了231人。免推人数的增加较大程度上会影响直接报考的考生上岸难易度。
(二)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在2020年的报考人数就比2019年的报考人数少了将近1000人,而今年对比2020年来说,直接降低了14.1%的人数。
其中部分原因是南开大学对于专硕名额进行了限制,但这对于原本就计划报名学硕制专业的考生来说影响。据了解,2022年的预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至3712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三)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在去年的报考人数已经环比减少至1.8万人,而今年直接骤降到1.4万人,报考人数的降幅达到21.1%,如此之大的下降幅度也较为罕见。
据了解,中国传媒大学今年报名人数有所减少,主要与中国传媒大学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宣布要进行复试改革的消息有关。院校的招生及复试政策变革确实会增加一些备考的不确定性,因此劝退了许多并没有坚定以中国传媒大学为最理想目标院校的考生。
(四)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报名人数有所下降应该是比较令人意外的,明明今年还进行了扩招,但实际报名的人数只有10588人,还没有去年多,这对于不少考生来说减少了部分竞争力。
(五)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培养影视人才的摇篮,这所高校一直以来也备受欢迎。但去年还有4000多人报名研究生考试,到今年却缩减至3000人左右,实属意料之外。不过据合理推测,北京电影学院未来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可能有所回升,考生要有相应的一些准备。
我们如何择校
只要了解到考研是一志愿优先录取且报考时只选填唯一院校作为志愿,就能深刻体会到考研正确择校的重要性。所谓“选择比努力同等重要”,选择和努力缺一不可。报名人数能最直观的判断某所院校竞争压力大小,但这远远不是决定一个学校是否能成为你最优目标院校先决条件,我们需要更多维度和更加深刻的考虑。
首先,择校要综合内外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身的理想、能力、经济条件等;外部因素包括学校档次、专业类型、招收人数(不含推免)、报录比、进复试最低分、学校改卷是否压分等。扩展一下,你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你想去哪个城市?你读研的目的是什么?你英语目前水平怎么样?平时学习能力怎么样?家人是否支持?你想考哪个专业?想读学硕还是专硕?本专业还是跨专业?想考985还是211?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往年招多少人?多少分能进复试?听说过压分吗?
其次,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最优途径是找对应专业的上岸学长学姐。如果你是考本专业,可以问直系学姐和老师,这个专业在全国有哪些院校开设?往年我们院有没有考上的学长学姐?如果你是跨专业,就去知乎找考上的学长学姐私信询问。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专业在哪些学校是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查看学校官网招生文件、知乎上的考情分析帖子,对历年进复试最低分、实招人数进行摸底分析。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考试,弃考学生占比总人数基本在15%至20%之间。所以我们看到的报名考生数和实际与我们竞争的考生数是不相等的,如果能坚持,即便只是成功走向考场就已经战胜了一部分畏难而退的对手。祝愿各位考生在埋头苦读的同时充分了解信息做出最优选择,最终收获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