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生产,中游市场,下游终端。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在今天不经意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搞懂了光伏产业的利益分配链,承载光伏产业光明前景的未来,不是上游,也不是中游,而是下游,即终端用户。上游和中游,不约而同地,有默契地,竭力压缩下游的利润空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站在高岗上瑟瑟发抖的韭菜们,才是这个行业承载所谓光明前景未来的基础。在当今时代,光电转化效率下,你们心怎么就那么狠,你们竟敢肆意收割韭菜,让终端的回本周期延长到十年以上,那么,谁还敢去承载你们所谓的概念?今天下午,我突然悟通了一个公式,年毛利润收入,若小于投资额的17%,回本周期则会延长到十年以上,而上游和中游,刚好把这个成本空间控制在17%左右,请问,我'T'M'终端,我赚什么钱?太T'M'狠了吧。事关粟粟,谁家都不缺聪明人。纵然签了合同,当事人如果以重大合同误解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谁赢谁输?还说不准呢。光伏产业,本身是蓝海产业,但是掌握质量的上游,掌握渠道的中游,市场容量如何,不是你们两家定义的,而是冉普通民众,决定市场的前景和未来,你们耗汁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