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吧 关注:17,848贴子:737,189
  • 7回复贴,共1

夷陵之战的兵力辨析——兼相关研究论文大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开贴,顺带挂一下曹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04 08:54回复
    先放一下原来回复的观点:
    《神仙传》这种方术之书,在数据上不严谨是很平常的,漫口报数罢了。
    慈乃自取之,以一刀削脯投地,请百人运酒及脯,以赐兵士,人各酒三杯,脯一片,食之如常酒脯味,凡万余人皆周足,而器中酒如故,脯亦不减。
    刘表为了杀一个左慈带了一万多兵?
    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董奉数年救治了至少两万人?
    长生归,合丹但服其半,即不升天,乃大作黄金数十万斤,布施天下穷乏。
    阴长生真的拿出了十万黄金?董卓的郿坞聚敛的黄金也不过是二三万斤。
    当然了,举上面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神仙传》里的这些数字,看看就行了,没有严谨可言的。随口十万,做不得真的。
    真正能说明刘备兵力的,恰恰就是孙权的上书。
    【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查中西历对照表,可得癸亥为章武二年的闰六月。

    而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的时间为章武元年。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
    二年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
    章武二年闰六月,刘备本人已经出秭归,在夷陵跟陆逊对峙上了。
    如果支党仅仅指代刘备的前部,那么孙权上书提到支党的时间,应该在刘备出秭归之前,即至少在二月以前。事实上,孙权的上书时间却是在刘备本人亲自出秭归后,那么书中所言的“支党”,自然指代整个刘备军。刘备支党,即刘备的党羽,整个刘备军都是刘备支党,所以径言四万为刘备军数量。
    这个四万人,是否包含了黄权军,不太能确定。按《先主传》,黄权为出秭归后部署于江北,我倾向于包含了。
    另有一条可以聊备作证。
    【陆逊斩张南、冯习,破其四十余营。……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汉代一营,多为数百千人。如黎阳营、北军五营、高顺陷阵营大抵此数。
    (世祖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
    北军五营都是七百人左右。
    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
    四十余营,大约为三、四万人左右。一营取七八百人,则是三万出头。加上黄权的万人,合计正好四万。
    刘备新得益州时,为争荆州引兵五万下公安。而夷陵之战前,刘备则是刚刚打完了汉中之战后一年。取蜀与争汉中的激烈程度与损耗不可同日而语,刘备带兵四万与上次接近也是合情合理,突然变出十万反而有问题。


    IP属地:江苏2楼2021-11-04 09:13
    回复
      就是这么个回复,曹迷闻着味儿就来了。
      我用营数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当然了,也仅仅是估算,一营的兵数浮动挺大的,所以也说了,“聊备作证”,姑且看看。四十余营跟五十余营,看起来数目不一样,但是本身一营的人数就浮动很大,五十余营跟四十余营,十个营相差也就数千人,对于我的结论没什么影响。
      而且,《吴主传》说的五十余,是正月开始算的。但其间陆逊、宋谦已经攻破蜀军五屯,斩其将。到陆逊防火总攻时,由五十余变成了四十余营,也可以对应上。
      但无论如何,陆逊破四十余营,就是包含几乎所有在夷陵的蜀军。
      曹迷认为,陆逊破四十余营,还剩十营,所以有马鞍山的抵抗,再被破,损失万余。曹迷认为这两者是独立并存的关系,应该把这万余跟四十余营加上。
      这就很搞笑了。
      《陆逊传》: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
      张南为前部,冯习为大督,统诸军。结果破四十余营的时候,冯习也一同战死,说明不光是前部,而是刘备的主力,甚至包括刘备的中军,都在这次突袭中被破。
      刘备当时在哪儿?【先主连营稍前,军于夷道猇亭】,刘备就在对峙的前线。所以四十余营被破,刘备另有十营独善其身,在马鞍山再败一次,显然不符合事实。
      马鞍山上,刘备组织的抵抗,显然不是独立于四十余营外的部队,而是这四十余营被破后,刘备所能聚拢组织的败兵。刘备并没有任由败兵溃逃,一溃千里,反而组织了有效抵抗,又战败了,损失万余。
      这样讲述马鞍山之战,曹迷能看明白么?


      IP属地:江苏3楼2021-11-04 09:51
      回复
        放点曹迷的笑话:

        这年头一套正版《三国志》都买不起了,连《吴主传》都不知道的么?五十余营出自《吴主传》的。而且用引号引用了个寂寞。


        IP属地:江苏4楼2021-11-04 09:56
        回复

          万余能翻译为几万,也是个猛人。
          啥叫“余”?就是多。万余就是一万多,没有任何歧义。

          翻翻字典就有的。
          不过《陆逊传》原文是“死者万数”,这位曹迷连万余跟万数都不分呢。


          IP属地:江苏6楼2021-11-04 10:09
          回复

            曹迷最大的依仗是两篇论文,仿佛有论文在手就所向无敌了。我不清楚这位曹迷是不是没写过论文,才会对论文有着高的迷信。
            本身学界有争议、观点对立的论文就很多,这位曹迷想通过诉诸权威的方式来强调自己的观点,真的是撞到铁板上了。但凡写过论文的人,应该都会先搜集相关的论著,了解学界的研究动态吧。具体到夷陵这个问题,总该看看回顾吧。


            IP属地:江苏7楼2021-11-04 10:17
            回复
              蒋福亚《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刘备从益州抽调的兵力是四万左右,但在夷陵之战中,蜀方的兵力又略超于四万……因此,夷陵之战中,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 陆逊的兵力还可能稍多于刘备。”
              杨德炳《三国著名战例新探》: “蜀军在此战( 夷陵之战) 中被消灭者约为三万人,加上黄权降魏的人数以及有幸逃回的残兵败将, 总数大概也就是四万多人。……刘孙投入此战的兵力是四万余对五万, 刘备稍处劣势。”
              马植杰《三国史》: “(东吴)调动的军队也达五万之众, 从数量上看, 尚较刘备军稍多。”
              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话·蜀吴猇亭之战》载: 刘备东征, “自率大军四万余东进。首先攻取巫县、秭归等地, 刘备乃自白帝城进驻秭归, 并挥水陆军继续东进。”
              不知道曹迷想用论文说明什么?是想说,我的论文比你的论文厉害么?


              IP属地:江苏8楼2021-11-04 10:24
              回复
                未完待续。


                IP属地:江苏9楼2021-11-04 1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