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兰金吧 关注:6贴子:77
  • 6回复贴,共1

【转帖】【0509】中国侦探小说的流行(福尔摩斯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是转帖
ellry写的
福尔摩斯在中国(1896-2006):翻译和接受的历史


IP属地:山东1楼2010-05-09 19:29回复
    ellry/文
    关于本文
    多少人曾想到2006年是福尔摩斯进入中国的第100年,而2007年又是《血字的研究》(1887)发表120周年。有感于此,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撰写了本篇《福尔摩斯在中国(1896-2006):翻译和接受的历史》。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善,比如第一章尚缺关于早期翻译文本分析的内容,准备在下一稿补上,最近也正在研读几个早期译本。这篇文章还有一篇附录《福尔摩斯中文书目》,罗列了1896年-2006年国内出版的和福尔摩斯以及柯南·道尔相关的书目资料。还在进一步细化和整理,不日也将完成。因为跨度如此之大,难免受到资料所限,这篇文章未必全面。比如港台地区福尔摩斯的翻译就不包含在本文之中。也只能留给有心人去整理了。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IP属地:山东2楼2010-05-09 19:30
    回复
      海滨杂志  
          1、 第一波福尔摩斯浪潮
      1.1 福尔摩斯初来华
      十九世纪中叶以“西学为用”,翻译活动集中于科学、法律、历史、经济等方面;到了十九世纪末叶,文人志士提出救国必先强民的看法,要教育群众,实行根本的改革,而他们提倡的教育工具,正是小说:
      “夫说部之兴,其入人之深,行世之远,几几出于经史上,而天下之人心风俗,遂不免为说部之所持。……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严复、夏曾佑《小说之源起》,1897)
      西方侦探小说引入中国的确切年份是1896年。近代中国重要报刊之一的《时务报》于第1册(1896年8月9日)登载了《英国包探案访喀迭医生奇案》,由张坤德翻译。讲的是伦敦的一个医生制造了很多毒药,先是谋害了一个富商,又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害死很多人的案件。这篇原作不明,只知道是翻译自《伦敦俄们报》。它不太像小说,更像犯罪实录或者新闻特写,而且也从情节上来看肯定不属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之列。《时务报》第6册上以连载的形式登载一篇福尔摩斯故事《英包探勘盗密约案》(载第6-9册),此后又刊登了3篇,分别是:《记伛者复仇事》(载第10-12册),《继父诳女破案》(载第24-26册),《呵尔唔斯缉案被戕》(载第27-30册),由此侦探小说在福尔摩斯的带领下引入中国。
      


      IP属地:山东3楼2010-05-09 19:30
      回复
        ellry/文
        关于本文
        多少人曾想到2006年是福尔摩斯进入中国的第100年,而2007年又是《血字的研究》(1887)发表120周年。有感于此,我收集了一些资料,撰写了本篇《福尔摩斯在中国(1896-2006):翻译和接受的历史》。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善,比如第一章尚缺关于早期翻译文本分析的内容,准备在下一稿补上,最近也正在研读几个早期译本。这篇文章还有一篇附录《福尔摩斯中文书目》,罗列了1896年-2006年国内出版的和福尔摩斯以及柯南·道尔相关的书目资料。还在进一步细化和整理,不日也将完成。因为跨度如此之大,难免受到资料所限,这篇文章未必全面。比如港台地区福尔摩斯的翻译就不包含在本文之中。也只能留给有心人去整理了。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海滨杂志  
            1、 第一波福尔摩斯浪潮
        1.1 福尔摩斯初来华
        十九世纪中叶以“西学为用”,翻译活动集中于科学、法律、历史、经济等方面;到了十九世纪末叶,文人志士提出救国必先强民的看法,要教育群众,实行根本的改革,而他们提倡的教育工具,正是小说:
        “夫说部之兴,其入人之深,行世之远,几几出于经史上,而天下之人心风俗,遂不免为说部之所持。……且闻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严复、夏曾佑《小说之源起》,1897)
        西方侦探小说引入中国的确切年份是1896年。近代中国重要报刊之一的《时务报》于第1册(1896年8月9日)登载了《英国包探案访喀迭医生奇案》,由张坤德翻译。讲的是伦敦的一个医生制造了很多毒药,先是谋害了一个富商,又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害死很多人的案件。这篇原作不明,只知道是翻译自《伦敦俄们报》。它不太像小说,更像犯罪实录或者新闻特写,而且也从情节上来看肯定不属于福尔摩斯探案集之列。《时务报》第6册上以连载的形式登载一篇福尔摩斯故事《英包探勘盗密约案》(载第6-9册),此后又刊登了3篇,分别是:《记伛者复仇事》(载第10-12册),《继父诳女破案》(载第24-26册),《呵尔唔斯缉案被戕》(载第27-30册),由此侦探小说在福尔摩斯的带领下引入中国。
        以下是这四篇翻译小说的详细信息:
        1. 《英包探勘盗密约案》,连载时间1896年9月27日至10月27日(第6-9册),原作《The Adventure of the Naval Treaty》(刊登在英国《海滨杂志》1893年10月-11月号),今译《海军协定》(均按群众版译名)。
        2. 《记伛者复仇事》,连载时间1896年11月5日至25日(第10-12册),原作《The Adventure of the Crooked Man》(刊登在英国《海滨杂志》1893年7月号),今译《驼背人》。
        3. 《继父诳女破案》,连载时间1897年4月22日至5月12日(第24-26册),原作《A Case of Identity》(刊登在英国《海滨杂志》1891年9月号),今译《身分案》。
        4. 《呵尔唔斯缉案被戕》,连载时间1897年5年22至6月20日(第27-30册),原作《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刊登在英国《海滨杂志》1893年12月号),今译《最后一案》。
        《英包探勘盗密约案》和《记伛者复仇事》分别署名为“译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和“译歇洛克呵尔唔斯笔记,此书滑震所作”,《继父诳女破案》和《呵尔唔斯缉案被戕》的署名分别为“滑震笔记”和“译滑震笔记”。歇洛克呵尔唔斯即歇洛克·福尔摩斯,滑震即华生。译者张坤德是《时务报》英文翻译,域外报译、英文报译栏目都署名是他翻译的(也有学者指出译者并非一人,有些细节也可印证这点,比如《呵尔唔斯缉案被戕》开头提到“水师条约案”,即海军协定,这篇曾在《时务报》以“英包探勘盗密约案”为题登载,译者并未理会。但也并不是此后单行本所署的丁杨杜,他其实是单行本出版方文明书局的发行人)。
        为什么唯独没有出现作者柯南·道尔的名字,却出现“呵尔唔斯(福尔摩斯)笔记”和“滑震(华生)笔记”这样相当奇怪的署名呢?也许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译者并不是直接从《海滨杂志》上翻译这些小说的,而是译自某个版本的《回忆录》。《回忆录》(The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于1894年结集出版,如果不熟悉福尔摩斯故事,单纯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翻译成“歇洛克·福尔摩斯的回忆录”。或许正是受到书名的干扰,加之认为福尔摩斯探案是犯罪实录一类的纪实作品,译者才选择“呵尔唔斯(福尔摩斯)笔记”这样的署名。而署“滑震(华生)笔记”的原因则不难理解,因为故事是滑震(华生)叙述的。
        


        IP属地:山东4楼2010-05-09 19:31
        回复
          海滨杂志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误解,造成了译者对于原著的篡改。福尔摩斯小说绝大部分是从华生的视角叙述的,即所谓“第一人称叙事情境”中的“目击者类型”。它决定了小说只能表现一个旁观者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在侦探小说的叙述中有多种意义。首先,作为侦探朋友的“我”一同参与了侦探活动,再由“我”叙述给读者,无疑加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其次,“我”的设置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读者由此获得了阅读小说时的亲切感与参与感。读者常常不自觉地将“我”视为自己,这种错觉使读者最大程度地投入了小说情节中。再次,“我”还起着保留秘密、掩盖真相的作用。“我”虽然目睹了侦探的种种行动,由于与侦探智力上的差距,却往往不明就里,这样便将秘密保留到最后,从而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性。
          这种叙述视角虽有上述好处,却给早期译者带来了困难,原因在于第一人称的叙述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于是,张坤德在他的第一篇福尔摩斯译作《英包探勘盗密约案》中,将故事的叙述结构作了很大变化,采用中国读者熟悉的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原文结构是这样安排的:华生有一天突然接到他以前的同学来信,得知在海军部任职的这个同学把秘密的海军协定丢失了,因听说华生和福尔摩斯交往甚密,特向他们求救。然后是华生到福尔摩斯处,二人一同前往,见到华生同学后,由同学来诉说事情原委。而张德坤的译文里,由于采用了全知的叙述视角,原文中的“我”——华生只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存在,原文的倒叙在这里成了顺叙,文中先是介绍了华生同学的生平,之后写他丢失密约的前前后后,然后才写他向华生求救。这样就丧失了原文故意安排的技巧性。
          到了第二篇福尔摩斯译作《记伛者复仇事》发生了一些变化,译者在开头加了“滑震又记歇洛克之事云”这句话,虽然仍然是第三人称叙述,但是几乎保留了原书以华生视角叙述案情的特色,只是把“我”改成了 “滑”。此后的《继父诳女破案》和《呵尔唔斯缉案被戕》则完全保留了原文的视角和结构的安排,以“余”来讲述。例如《继父诳女破案》开头如下:
          “余尝在呵尔唔斯所。与呵据竃觚语。清谈未竟。突闻叩门声。”
          


          IP属地:山东5楼2010-05-09 19:31
          回复
            《呵尔唔斯缉案被戕》开头如下:
            “余友呵尔唔斯,夙具伟才,余已备志简端,惜措词猥芜,未合撰述体例。兹余振笔记最后一事,余心兹戚。盖自第一章巧验红色案起,至获水师条约案止,即欲辍笔,不复述最后之一事,诚以提论此事,使余哀怆。时逾两纪,犹未慊也。”
            对于中国来说,外国小说叙事技巧的运用无疑是最陌生的,当代学者陈平原曾说:“对于新小说来说,最艰难、最关键的变革不是主题意识,也不是情节类型或者小说题材,而是叙事方式。前三者主要解决‘讲什么’,而后者则必须解决‘怎么讲’。‘讲什么’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发现,也容易有一方的模仿来弥合;而‘怎么讲’ 之间的差异则以是很难把握,即使想模仿也很难不夸张变形。”从这四篇福尔摩斯故事的翻译,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译者(同时也是读者)对侦探小说这种中国没有的文学类型的接受过程:先是不理解侦探小说原有的结构,从而将其错误的改造,其后开始意识到了它们这样安排的妙处,虽然还只是出于初步阶段,但预示这对这类作品开始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理解还融入到自身的创作之中。
            1897年6月20日《时务报》结束了它的最后一篇福尔摩斯故事连载。2年后,素隐书屋出版单行本,名为《包探案》(一名新译包探案),收录《英国包探案访喀迭医生奇案》以及四篇福尔摩斯故事。1903年文明书局又将其再版。在清末,杂志上刊登的作品没有发行单行本的很多。而福尔摩斯故事不仅时隔不久发行了单行本,而且还被其他出版商再版,不难推测是受到好评的。这也要部分归功于时务报刊登作品翻译质量比较高,让人印象深刻。
            


            IP属地:山东6楼2010-05-09 19:32
            回复
              海滨杂志  
                  1.2 福尔摩斯作品的其他中译
              1901年,黄鼎和张在新合译了柯南?道尔的六篇福尔摩斯故事作为《泰西说部丛书之一》(兰陵社),即《毒蛇案》(《斑点带子案》)、《宝石冠》(《绿玉皇冠案》)、《拔斯夸姆命案》(《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希腊舌人》(《希腊译员》)、《红发会》、《绅士克你海姆》(《赖盖特之谜》)。1902年到1903年,《启蒙通俗报》连载了《泰西说部丛书之一》中的3篇福尔摩斯故事:《毒蛇案》(4-5期)、《宝石冠》(12期)、《拔斯夸姆命案》(12-15期),均未完。而于1902年,将《泰西说部丛书之一》更名为《议探案》(一说为前者增订本),由余学斋出版。Sherlock Holmes翻译作休洛克福而摩司,Watson翻译作华生。“议探”用来特指私人侦探,以同“包探”(官方侦探)区分开来。
              1903年初,文明书局出版了署名“警察学生”译的《续包探案》(又名续译华生包探案),收录福尔摩斯故事七篇:《亲父囚女案》(《铜山毛榉案》)、《修机断指案》(《工程师大拇指案》)、《贵胄失妻案》(《贵族单身汉案》)、《三K字五橘核案》(《五个桔核》)、《跋海渺王照相片》(《波西米亚丑闻》)、《鹅腹蓝宝石案》(《蓝宝石案》)、《伪乞丐案》(《歪唇男人》)。Holmes翻译作福尔摩斯,Watson翻译作华生。
              1903年,《绣像小说》第4期到10期(1903.7.9-1903.10.5)连续刊登了六篇福尔摩斯故事:《哥利亚司考得船案》(《“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银光马》(《银色马》)、《孀妇匿女》(《黄面人》)、《墨斯格力夫礼典》(《马斯格雷夫礼典》)、《书记被骗》(《证券经纪人的书记员》)、《旅居病夫》(《住院病人》)。未署译者,其中Holmes翻译作福而摩斯,Watson译作华生。这六篇于1906年结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题为《补译华生包探案》(后作华生包探案)。
              好几部书名都作“华生包探案”,这是相当奇怪的翻译现象。明明是福尔摩斯探案,从书名上却变成了华生探案了。更奇怪的是后来刊登在《七襄》第2期至4期(1914.11.17-12.7)上辟直译的《采縆》,这篇原文是《斑点带子案》。译者竟然活生生的将福尔摩斯翻译成华生,而将华生译作滑太,成为了真正的华生探案。
              


              IP属地:山东7楼2010-05-09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