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历史饭圈化吧 关注:84贴子:1,151

论我国造船史,转自中国科技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幅员辽阔,江河交错,海岸线漫长,自古以来,航海事业及造船工业就很发达,是造船最早、最好的国家之一。
中国木船,应用极早。《世本》说: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说:“见木浮而知为舟。”古书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从落叶和树干能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得到启示,从而造出船。起初的造船方法是将圆木的一面剖开,掏挖成凹形,如此便加强了在水中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运载量。这就是我国最古老的船——独木舟。《周易·系辞》里所说的“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本为楫”,反映的就是上古时代人们制造独木舟的情形。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陈列着一条长11米、口宽90厘米的古老独木舟实物。
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距今约5000年前的杭州水田皈。钱山漾遗址中,都发现过木桨,其形状与后世的木桨很相似。这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船舶推进工具。
造船术的发明,扩大了人们渔捞活动的范围,促进了水上的交通运输,这是我们祖先征服水的一项伟大而智慧的创造。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29 21:28回复
    先占个楼,我回来在填坑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29 21:31
    回复
      舵是控制行船方向的装置,多设在船尾。我国古代在航行初期,一般是用篙和桨控制方向,以后航行范围扩大到深水区域,篙用不上了。同时,随着船体增大,桨的数量增多,这时的桨要负担船舶动力和制导方向的双重职能,不易操纵。于是,便把桨按职能分为两种:一种专管划行;一种负责控制方向,称为舵桨,位置从船舷至船尾,成为尾舵,船尾舵便是由此演进而来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17 00:32
      回复
        我国的船尾舵,发明时间最迟不晚于东汉。1955年,在广州近郊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陶船明器,船尾有舵,比近代的舵稍长些,呈不规则四方形,舵杆用十字结构固定,顶端有孔,是安装舵把的。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船尾舵。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17 00:32
        回复
          我国的船尾舵,通过航行实践而不断得到改进。早期的舵,伸出船尾,行成一个较长的凸出。为了弥补这一点,人们将舵改为垂直插入水中,称为垂直舵。由于航道深浅不一,又改进为升降舵,船驶入浅滩或靠岸时,把舵吊起。宋代创制了平衡舵,即把一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这样减少了转舵力矩,操纵更为轻便。大约公元11~12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开孔舵,舵上穿有许多孔,减少在水中的阻力,使转舵更为省力。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17 00:32
          回复
            公元10世纪左右,舵传人阿拉伯地区。欧洲的舵,大概是在12世纪十字军第二次远征时才引进的。宋代的平衡舵,欧洲直到18世纪才开始使用,至于开孔舵,则到1901年才传到西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17 00:32
            回复
              橹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重大贡献之一,它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尚无考证,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橹。橹的外形有点像桨,但是比较大,一般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则系在船上。用手摇动橹檐绳,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摆动时,船跟水接触的前后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像鱼儿摆尾前进。古人有“一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可以达到桨的三倍,因为从橹到桨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从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提高了效率。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17 00:33
              回复
                橹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推进工具,而且具有操纵船舶回转的功能。麦格雷戈(J. McGregor,英国人)就认为螺旋桨的发明,与欧洲人看到中国人使用橹后受到的启发不无关系。事实上,现代广为应用的螺旋桨推进器,其不间歇作旋转运动的叶片,与在水中滑动的橹板十分相似。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17 00:33
                回复
                  橹的发明,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西方人称赞它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17 00:33
                  回复
                    水密隔舱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将船舱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中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在船舶上设置水密隔舱,以后,水密隔舱在海船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甚至部分内陆船只也采用水密隔舱。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18 00:25
                    回复
                      水密隔舱的设置有很多优点:(1)由于舱与舱之间是严密分隔的,在航行中,特别是远洋航行,即使有一两个船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这样船就不会沉没,增加了航行的安全性。(2)船上分舱,可以方便装卸和管理货物。(3)由于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加了船只整体的横向强度,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具有加固船体的作用。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18 00:25
                      回复
                        由于具有上述各项优点,水密隔舱问世之后大受欢迎,经久不衰,不但在中国历代相传,而且在近代还被各国所采用,至今仍是船舶中的重要设备。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5-18 00:25
                        回复
                          桨轮船也叫车船,它是在船的舷侧或尾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而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埋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故又称“明轮船”,以便和人工划桨的木船以及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5-18 00:25
                          回复
                            南北朝时,祖冲之造的“千里船”可“日行百余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桨轮船,但缺乏记载。关于桨轮船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于《旧唐书·李皋传》,讲述了唐代李皋设计的新型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5-22 08:00
                            回复
                              桨轮船把桨揖改为桨轮推进,把桨楫的间歇推进改为桨轮的旋转推进(连续运转)。桨轮船的出现是船舶推进技术上的一次重大进步,也是对船动力的一次重大改革。从唐代李皋算起,我国创造桨轮船比西方桨轮船的出现要早七八百年,欧洲到15、16世纪才有桨轮船出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5-25 1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