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时候,我回了父母家一趟,刚踏进门就听见我妈问:“你许叔又在组织去郊游,你要不要也一起?”
.
我歪着身子一边换鞋一边调侃:“哟!土豪叔叔又请客呀。”结果被我妈白了一眼,“人家许叔心好,但不等于你就可以安心占便宜。”
.
一句话怼得我哑口无言,不过我妈说得对,谁叫人家许叔是活生生的“好人有好报”案例呢。
.
01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论仗义许叔若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许叔的父母和我外公外婆是邻居,当年他们住在护城河边上的一排老房子里,除了楼梯是石头做的,其他的材料都是木头。站在楼下吼一嗓子,全部街坊邻居都能听到。
.
尽管环境不太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很亲近。据说许叔的父亲——许老爷子当年是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在广东遇见了许叔的妈妈。
.
她家庭条件不错,按理瞧不上许叔爸爸这样的条件,无奈她认定许叔爸爸,非要跟着来,最终家人只好答应。
.
许叔爸爸人缘好,心实诚。那些年物资匮乏,他经常借着做买卖的机会帮人带东西,有一段时间,邻居家里有了生重病的人,他还帮忙去外地买药,好几次都没有收钱。
.
相对于其他街坊邻居,许叔家的条件相对好一些。谁家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回来,都会跑到许叔家呆着,有时候还能蹭上一顿饭。
.
许叔的妈妈婚后没有出去工作过一天,平时都在家,对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是笑脸相迎。
.
反过来,许叔不在家的时候,遇上家里电表坏了,需要搬重物了,邻居们也会主动上前,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画面吧。
.
02
可惜好景不长,在许叔六岁那年,许叔的爸爸在外面遭遇意外,撒手人寰。
.
那年我妈也才十岁左右,她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许叔家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只见许叔的妈妈双目紧闭,脸色发青,隔壁的陈奶奶抱着她,拼命掐她的人中。
.
那场景把我妈给吓了一跳,过了好多年才明白,当时许叔的妈妈是昏厥过去了。
.
丈夫走后,许叔的妈妈不得不出来找工作,毕竟是一直在家里呆着,没有什么技能,最后也就是帮人洗洗衣服,做做衣服之类的。
.
许叔的日子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上,每天放学之后,一个人呆在黑黢黢的家里,有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
.
陈奶奶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特意站在路口,拦住了放学回来的许叔:“你妈今早出门前给我说,让你放学到我家等着她。”说完把许叔带回家里,盛了一大碗米饭,加点清炒包菜,端给了许叔。
.
从那时候起,街坊邻居们仿佛有默契一般,经常东家给一碗饭,西家夹一筷子菜给许叔,就这样拖过了一段艰难时光。
.
直到后来,许叔妈妈的娘家得知此事,赶来资助了他们,那段艰难时光才算过去。直到如今,许叔还经常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
03
老一辈说,吃百家饭得百家福,或许真的有道理。没有读多少书就出来打工的许叔,在几个地方干了几年卖苦力的工作后,竟一路顺遂,靠着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十多年后发展到拥有一家十几人的装修公司。
.
粗略算算,当年许叔的身价也有好几百万了,可以说是这条街上走出去的人里混得最好的。
.
相反,那些当年给他吃百家饭的邻居们,大多混得不怎么样。
.
尤其是陈奶奶的女儿,她和丈夫一直在工厂打工,中年时遇到下岗潮,无奈只能出来找事做,他们的儿子成绩不太好,高考时只考上了三本,光一学期学费就要好几万,两口子愁得要命,不管是入学还是复读,都是家里难以承受的开支。
.
有一天,陈奶奶的女儿听到门口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我妈带着许叔站在门口。原来许叔从街坊邻居那边得知了他们家的事情,于是托我妈带他来一趟,表达了想资助他孩子读书的想法。
.
陈奶奶的女儿十分意外:“不行不行,非亲非故,哪里听说过让小时候的邻居出钱供孩子读书的?”
.
许叔却很坚持:“谁家没有困难的时候,我当年也没少吃你们家的米。”
.
当时陈家有几个好事的亲戚,在人前人后嚼舌根:“都说‘穷在乡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倒是自己主动找上门来,怕不是有什么目的吧?”
.
听得我妈一肚子气:“你们家亲戚落难没见你们伸手拉一把,倒是别人来帮忙,你们还怀疑别人的动机?!”
.
好在许叔不为所动,爽快地支付了孩子读书的大部分费用。据说当时陈奶奶的女儿激动得眼泪汪汪的,一个劲地让孩子记住许叔的恩德。
.
也是因缘巧合,那个男孩刚好学了有关室内装修的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许叔的公司。陈家那些亲戚得知后,又说:“你看他名义上是做好人,闹了半天还不是为自己单位培养人才?”
.
04
再次听到许叔和这个男孩之间的故事,是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房地产行业不景气,间接导致许叔家生意大幅度下滑,许叔的钱都砸在材料上,银行又一直贷不下款来。
.
有段时间,他们家只能给员工发基本工资,就这样还是许叔自己掏出积蓄来发的,很多员工见此情景,纷纷离职。
.
当年那位被资助的小孩,这时已经成了许叔的左膀右臂,有人看到公司的竞争对手私底下约他吃饭,单位的同事都说:“那小子怕是要准备跳槽了,搞不好还会带着很多资源走。”
.
一时间公司里人心惶惶,我们都替许叔担心,怕传说中的“白眼狼”的故事在他身上上演。许叔嘴巴上不问,心里也不安稳,那段时间,我和妈妈刚好在路上遇到过他,看到他的头发明显白了许多。
.
后来许叔找他谈了一次,告诉他:“你如果要走,没有关系,现在环境这么糟糕,你们年轻人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
结果他直接告诉许叔:“叔,你放心,我当时就回绝了对方,我不会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事。”
.
这些细节,是许叔后来在公司度过难关后,请街坊邻居吃饭时说起的。
.
年底的时候,许叔的公司终于接到几个大客户的订单,许叔一下子干劲十足,和团队剩下的几个人一起,把濒临倒闭的公司挽救了回来。
.
到了第二年,他们的运气更好,收入节节高升,最后,留下来的人一年之内收入都翻了一倍。
.
05
知道这事的人都说许叔好人有好报,当年帮了这个孩子,如今他来帮自己度过难关。
.
为了庆祝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许叔专门请之前的街坊邻居们吃了一顿饭,中途他端着杯子,对男孩的母亲说:“原本我是想报答这些街坊邻居家的老辈子的,当年要不是这些街坊邻居们一家一口饭,怕是我也没有今天,想不到到了中年,又被这些晚辈帮了一把。以后,我每年都要带街坊邻居们出去玩一趟,费用我出。”
.
说这话时,许叔的眼睛红红的,不知是因为喝高了,还是别的。
.
那天回家路上,我妈忍不住感慨:“当年许叔爸爸走的时候,人家都怕她一个没有工作过的女人养不活孩子,怕她会把儿子送走,可是你许叔的妈妈却说:‘我们家老许一辈子没有对不起谁,老天不会不管他儿子的。’想来,她老人家的话是应验了。”
.
而我却在那一刹那,想起了老师说的:“如果你积累了足够的福报,就不需要担心未来。你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果不会搞错的。”
.
我们都习惯于为自己的家人和后代留下点什么,然而很多时候,大家却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馈赠能够真正帮助到家人。
.
许叔和陈奶奶两家三代人的故事,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好榜样,没有什么样的馈赠能够好得过福德,当我们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最终帮助到的还是自己。
.
感言:
积累金钱留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能全部守住;积累知识留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能全部学好;不如多积累点善德,这样才是让子孙多多的长远之计。为子孙积累福报,即使没有留钱留学问给子孙,子孙也有福可享的。
.
文中的陈叔的父母,常帮邻居,这是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善缘,所以当他们家有难,也得到了邻居的帮助,而当陈叔继承了父辈的品行,以感恩之心继续帮助邻居,自己又得到了后辈的帮助……
.
善因缘就在这一来一往中循环种下,善果也就在这一来一往的互相帮助中陆续结出。
.
以善心善行待人,也被人善待,以恶心恶行待人,最终也会被人恶待。你为别人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是为自己所做,这是因果。
.
我歪着身子一边换鞋一边调侃:“哟!土豪叔叔又请客呀。”结果被我妈白了一眼,“人家许叔心好,但不等于你就可以安心占便宜。”
.
一句话怼得我哑口无言,不过我妈说得对,谁叫人家许叔是活生生的“好人有好报”案例呢。
.
01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论仗义许叔若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许叔的父母和我外公外婆是邻居,当年他们住在护城河边上的一排老房子里,除了楼梯是石头做的,其他的材料都是木头。站在楼下吼一嗓子,全部街坊邻居都能听到。
.
尽管环境不太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很亲近。据说许叔的父亲——许老爷子当年是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在广东遇见了许叔的妈妈。
.
她家庭条件不错,按理瞧不上许叔爸爸这样的条件,无奈她认定许叔爸爸,非要跟着来,最终家人只好答应。
.
许叔爸爸人缘好,心实诚。那些年物资匮乏,他经常借着做买卖的机会帮人带东西,有一段时间,邻居家里有了生重病的人,他还帮忙去外地买药,好几次都没有收钱。
.
相对于其他街坊邻居,许叔家的条件相对好一些。谁家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回来,都会跑到许叔家呆着,有时候还能蹭上一顿饭。
.
许叔的妈妈婚后没有出去工作过一天,平时都在家,对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是笑脸相迎。
.
反过来,许叔不在家的时候,遇上家里电表坏了,需要搬重物了,邻居们也会主动上前,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样一种画面吧。
.
02
可惜好景不长,在许叔六岁那年,许叔的爸爸在外面遭遇意外,撒手人寰。
.
那年我妈也才十岁左右,她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许叔家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只见许叔的妈妈双目紧闭,脸色发青,隔壁的陈奶奶抱着她,拼命掐她的人中。
.
那场景把我妈给吓了一跳,过了好多年才明白,当时许叔的妈妈是昏厥过去了。
.
丈夫走后,许叔的妈妈不得不出来找工作,毕竟是一直在家里呆着,没有什么技能,最后也就是帮人洗洗衣服,做做衣服之类的。
.
许叔的日子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上,每天放学之后,一个人呆在黑黢黢的家里,有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
.
陈奶奶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特意站在路口,拦住了放学回来的许叔:“你妈今早出门前给我说,让你放学到我家等着她。”说完把许叔带回家里,盛了一大碗米饭,加点清炒包菜,端给了许叔。
.
从那时候起,街坊邻居们仿佛有默契一般,经常东家给一碗饭,西家夹一筷子菜给许叔,就这样拖过了一段艰难时光。
.
直到后来,许叔妈妈的娘家得知此事,赶来资助了他们,那段艰难时光才算过去。直到如今,许叔还经常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
03
老一辈说,吃百家饭得百家福,或许真的有道理。没有读多少书就出来打工的许叔,在几个地方干了几年卖苦力的工作后,竟一路顺遂,靠着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十多年后发展到拥有一家十几人的装修公司。
.
粗略算算,当年许叔的身价也有好几百万了,可以说是这条街上走出去的人里混得最好的。
.
相反,那些当年给他吃百家饭的邻居们,大多混得不怎么样。
.
尤其是陈奶奶的女儿,她和丈夫一直在工厂打工,中年时遇到下岗潮,无奈只能出来找事做,他们的儿子成绩不太好,高考时只考上了三本,光一学期学费就要好几万,两口子愁得要命,不管是入学还是复读,都是家里难以承受的开支。
.
有一天,陈奶奶的女儿听到门口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我妈带着许叔站在门口。原来许叔从街坊邻居那边得知了他们家的事情,于是托我妈带他来一趟,表达了想资助他孩子读书的想法。
.
陈奶奶的女儿十分意外:“不行不行,非亲非故,哪里听说过让小时候的邻居出钱供孩子读书的?”
.
许叔却很坚持:“谁家没有困难的时候,我当年也没少吃你们家的米。”
.
当时陈家有几个好事的亲戚,在人前人后嚼舌根:“都说‘穷在乡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他倒是自己主动找上门来,怕不是有什么目的吧?”
.
听得我妈一肚子气:“你们家亲戚落难没见你们伸手拉一把,倒是别人来帮忙,你们还怀疑别人的动机?!”
.
好在许叔不为所动,爽快地支付了孩子读书的大部分费用。据说当时陈奶奶的女儿激动得眼泪汪汪的,一个劲地让孩子记住许叔的恩德。
.
也是因缘巧合,那个男孩刚好学了有关室内装修的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许叔的公司。陈家那些亲戚得知后,又说:“你看他名义上是做好人,闹了半天还不是为自己单位培养人才?”
.
04
再次听到许叔和这个男孩之间的故事,是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房地产行业不景气,间接导致许叔家生意大幅度下滑,许叔的钱都砸在材料上,银行又一直贷不下款来。
.
有段时间,他们家只能给员工发基本工资,就这样还是许叔自己掏出积蓄来发的,很多员工见此情景,纷纷离职。
.
当年那位被资助的小孩,这时已经成了许叔的左膀右臂,有人看到公司的竞争对手私底下约他吃饭,单位的同事都说:“那小子怕是要准备跳槽了,搞不好还会带着很多资源走。”
.
一时间公司里人心惶惶,我们都替许叔担心,怕传说中的“白眼狼”的故事在他身上上演。许叔嘴巴上不问,心里也不安稳,那段时间,我和妈妈刚好在路上遇到过他,看到他的头发明显白了许多。
.
后来许叔找他谈了一次,告诉他:“你如果要走,没有关系,现在环境这么糟糕,你们年轻人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
结果他直接告诉许叔:“叔,你放心,我当时就回绝了对方,我不会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事。”
.
这些细节,是许叔后来在公司度过难关后,请街坊邻居吃饭时说起的。
.
年底的时候,许叔的公司终于接到几个大客户的订单,许叔一下子干劲十足,和团队剩下的几个人一起,把濒临倒闭的公司挽救了回来。
.
到了第二年,他们的运气更好,收入节节高升,最后,留下来的人一年之内收入都翻了一倍。
.
05
知道这事的人都说许叔好人有好报,当年帮了这个孩子,如今他来帮自己度过难关。
.
为了庆祝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许叔专门请之前的街坊邻居们吃了一顿饭,中途他端着杯子,对男孩的母亲说:“原本我是想报答这些街坊邻居家的老辈子的,当年要不是这些街坊邻居们一家一口饭,怕是我也没有今天,想不到到了中年,又被这些晚辈帮了一把。以后,我每年都要带街坊邻居们出去玩一趟,费用我出。”
.
说这话时,许叔的眼睛红红的,不知是因为喝高了,还是别的。
.
那天回家路上,我妈忍不住感慨:“当年许叔爸爸走的时候,人家都怕她一个没有工作过的女人养不活孩子,怕她会把儿子送走,可是你许叔的妈妈却说:‘我们家老许一辈子没有对不起谁,老天不会不管他儿子的。’想来,她老人家的话是应验了。”
.
而我却在那一刹那,想起了老师说的:“如果你积累了足够的福报,就不需要担心未来。你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因果不会搞错的。”
.
我们都习惯于为自己的家人和后代留下点什么,然而很多时候,大家却并不知道,什么样的馈赠能够真正帮助到家人。
.
许叔和陈奶奶两家三代人的故事,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好榜样,没有什么样的馈赠能够好得过福德,当我们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最终帮助到的还是自己。
.
感言:
积累金钱留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能全部守住;积累知识留给子孙,子孙不一定能全部学好;不如多积累点善德,这样才是让子孙多多的长远之计。为子孙积累福报,即使没有留钱留学问给子孙,子孙也有福可享的。
.
文中的陈叔的父母,常帮邻居,这是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善缘,所以当他们家有难,也得到了邻居的帮助,而当陈叔继承了父辈的品行,以感恩之心继续帮助邻居,自己又得到了后辈的帮助……
.
善因缘就在这一来一往中循环种下,善果也就在这一来一往的互相帮助中陆续结出。
.
以善心善行待人,也被人善待,以恶心恶行待人,最终也会被人恶待。你为别人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是为自己所做,这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