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1,824贴子:6,152,916
  • 0回复贴,共1

要有一颗谦虚的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唐朝大散文家韩愈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名字叫《师说》,里面有一段著名的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没有人是全能全知,所以才会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这句话大家非常熟悉,连三岁小儿也能脱口而出,但是恐怕没有几个人拍着胸脯说“我已经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长,总有一点会强于他人:农民能教会我们种庄稼,告诉我们关于农业的知识;工人能够告诉我们一件产品具体生产的细节与功用,等等。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你把自己放的太高,你的眼睛看到的必然 不会全面,你的眼界也不会宽广。南怀瑾先生认为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伟大。因此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向他人特别是周围的人学习,切记骄傲自满,爱迪生与阿普顿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年轻时曾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在一起工作,并住在同一个房间里。
阿普顿总觉得自己有学问,从不把卖报出身的爱迪生看在眼里。而爱迪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从不炫耀自己,对阿普顿的自负和卖弄,从心里感到厌烦。为了让阿普顿把态度放谦虚一些,爱迪生把一只梨形的玻璃灯泡交给阿普顿,请他算算容积是多少。
阿普顿拿着那个玻璃灯泡,轻蔑的一笑,心想:“想用这个难住我,未免太天真了!”
他拿出尺子上下量了量,还依照灯泡的样式列出一道道算式,数字、符号写了一大顿。他算得非常认真,画了一张张草图,脸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过了一个多钟头,爱迪生见阿普顿还在那儿算个不停,便忍不住笑着说:“不用那么费事,还是换个别的方法算吧!”
阿普顿固执的说:“不用换,等一会儿我就能得到答案了。”
又过了半个钟头,阿普顿对自己的计算似乎还不放心,还在那里低头核算。爱迪生有些不耐烦了,拿过玻璃灯泡,倒满了水教给阿普顿说:“去把这些水倒进量杯------”
不等爱迪生说完,阿普顿立刻就明白了什么是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他那冒着汗的脸,“刷”地红了。他终于知道了,爱迪生确实不愧为伟大的发明家。
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计算是他的内行。当碰到“计算玻璃灯泡容积”的问题时,由于他受固有的思维方式影响,自然而然地拿出尺子对灯泡量了又量,算了又算,他根本不会想到打破定式,采用其他简便的方法。爱迪生则不同,他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采用快捷的方法,立即精确地求得了灯泡的容积。
每个人在做事之前都必须明确一个事实:你并不是万能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情来就会谦虚的多,也就会避免因盲目自大而发生的错误。知道每个人对于我们自身来讲“总有一点强过你”,我们才能真正学会谦虚。


1楼2022-05-22 22: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