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吧 关注:967贴子:133,626

遗传性共济失调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减轻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痛苦呢,相信不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需要,也想要了解相关的信息,这里我小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都能耐心的看完,对患者本人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楼2022-06-01 08:35回复
    首先患者需注意休息,少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家属应加强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注意保持卫生。


    2楼2022-06-01 08:35
    回复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日常应注意监测患者步态不稳口、吐字不清、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是否有加重;
      复查:需每个月定期复查肌张力及运动感觉功能等恢复情况。


      3楼2022-06-01 08:35
      回复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4楼2022-06-01 08:35
        回复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部分需要心理疏导。因为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等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


          5楼2022-06-01 08:36
          回复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如遗留运动感觉障碍°及脊柱关节畸形,可影响性生活。


            6楼2022-06-01 08:36
            回复
              生育:如遗留运动感觉障碍及脊柱关节畸形,可影响生育。·如何运动?适当有氧运动及康复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7楼2022-06-01 08:36
              回复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等生存起居有规律,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


                8楼2022-06-01 08:36
                回复
                  改善生活环境
                  加强与病人交流
                  注意日常护理


                  9楼2022-06-01 08:36
                  回复
                    遗传性共济失调预防的重点是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诊断是目前控制遗传性共济失调发病的最佳手段。这说明了婚前体检的重要性


                    10楼2022-06-01 08:36
                    回复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补充维生素E、β-脂蛋白等生化缺陷。


                      11楼2022-06-01 08:36
                      回复
                        遗传性共济失调除了病症本身的痛苦之外,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外伤等并发症。因此发现的时候应当尽早治疗。


                        12楼2022-06-01 08:36
                        回复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生化缺陷:如共济失调伴选择性维生素E缺乏症中的维生素E缺乏,如β-脂蛋白缺乏症中的β-脂蛋白缺乏。血棘红细胞增多和血维生素E低,如Hartnup病中的氨基酸尿症。


                          13楼2022-06-01 08:36
                          回复
                            遗传因素: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显性遗传,偶尔为性连锁遗传。包括酶缺乏、缺陷三核苷酸动态突变、线粒体功能缺陷、DNA修复缺陷。


                            14楼2022-06-01 08:36
                            回复
                              患者如出现步态不稳、吐字不清、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震颤、躯干及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面、舌肌搐颤,肌阵挛、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15楼2022-06-01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