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山吧 关注:43贴子:454
  • 12回复贴,共1

诸城马耳山概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耳山位于诸城城南50里与五莲县交界处,海拔717.8米,占地40平方公里,为鲁东南第一高山,因主峰双石并举、状如马耳得名,自古为山东名山。据清乾隆《诸城县志·山川考》载:“县境山以百计,而马耳居冈脉之脊,南北诸山脉络之不属焉者无几也,以是标准之可晰矣。水以数十计,自马耳山以南皆南流以达于海,马耳以北皆北流入潍,以是界划之可晰矣。”
马耳山属泰沂山脉,南靠五莲山、九仙山、北与常山遥相互,它们同出一脉,相接相连,相得益彰。山中奇石突兀,峭壁嶙峋,山势陡峭而险峻,自古为诸城南境之屏障。耸于马耳山巅者为马耳峰,西有五老峰、大米山、小米山、佛顶山、大珠山、小珠山,东有松朵峰、鹁鸽崖,其南还有羊鼻峰、马鞍口(即风磨口)、石人山、黄朵山、黑峰尖等。山北麓有永隆寺(俗称影龙寺、隐龙寺)、石龙寺等古刹。山中还有一线天、鬼见愁、试剑石、鳄鱼石、鹰居崖、菩萨顶、望海楼、滴水洞、凌云峰、黑龙潭、情人松、天外来客、太公祠、太公坊、太公亭等诸多景点。
马耳山地处暖湿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是渤海众多水系的源头,水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沿山势垂直分布着赤松、枰柳、柞树、茶树、银杏等20多科1000多个品种,植被覆盖率达97%;不仅如此,马耳山还有狼、狐狸、獾、七彩山鸡、鼹鼠、蛇等100多个种类的野生动物。


IP属地:山东1楼2022-08-24 15:51回复
    海拔高度不一,还有说706米,应该是五莲的主峰高,诸城境内的矮


    IP属地:山东2楼2022-08-24 15:53
    收起回复
      马耳山下特产主要有苹果、樱桃、板栗、栗花、芋头、槐花蜜等土特产;风味特色小吃以狗肉、驴肉、烧烤、炉包最为著名。马耳山下李古庄村李氏家族“一门九进士、五举人”,与当时的相州王氏家族,逄戈庄刘氏家族并列为诸城的三大进士门第,科举世家。宋代词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时,留下了著名的“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的不朽之作;近代作家臧克家站在自家门口,向南遥望马耳山,写下了“五岳看山归来后,还是对门马耳亲”的著名诗句。
      马耳山地质结构属泰沂山脉,以片麻岩、花岗岩为主。气候为半海洋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平均日照2580小时。年平均气温12.3℃,1月平均气温2.5℃,7月平均气温26.5℃。年平均降水735mm,最大1128mm,最小453mm。土壤为棕壤土。
      马耳山森林覆盖率88 %,主要以黑松、赤松、槐树、枰柳、柞树、酸枣、板栗、柿树等为主。花卉主要以紫草、野菊、石竹、文子草、石蒜、黄花鞭等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獾、野兔、山鸡、山鸽、大山鹊、灰喜鹊、斑鸠、鼹鼠、蛇等。
      景区人文景点有:齐长城、石龙湾、隐龙寺(东寺)、南庙、三百年银杏古树、一线天、试剑石、寿桃石;山岳景点有:马耳峰、五老峰、松朵峰、鸽崖峰、三页崖;洞窟景点有:大小仙人洞、蝙蝠洞、耳朵眼;水文景点有:饮马泉、石龙湾瀑布、石龙潭;植被景点有:百亩刺槐花林、百亩艳紫花海。


      IP属地:山东4楼2022-08-29 09:13
      回复
        马 耳 山 的 传 说
        孙乐文
        在诸城与五莲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马耳山。山南北走向,似一匹伏卧的白马,马头朝北,马尾向南,山顶竖着一双尖尖的耳朵。就在“马尾”的后面和“马腿”的东面,各有一座小山。“马尾”后面那座,山头像一只人鼻子,叫阎王鼻子山;“马腿”东面那座,山腰立着三块摞起来的石头,像一个站着的老人,所以就叫石人山。就因有了这三座山,才引出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很多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别说是山,连拳头大的石头也找不着,有的只是满地的青草和野花。就在这片草滩上,住着一位八十岁姓邹的老人,独身一个,大人小孩都叫他邹老爹。
        邹老爹给围子里村的财主活阎王放马,马总共九十九匹,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的。老爹每天太阳冒红,就去围子里把马赶到这片草滩上,天擦黑再赶回,然后一人回到草滩边上那间小茅屋里。
        邹老爹放马极上心,每隔一阵子就数一遍:三十三匹红的,三十三匹黄的,三十三匹白的,一匹不少才放心。谁知这天响午,邹老爹却左数右数数不对,数来数去都是一百匹,竟然多出了一匹马。
        这就奇了!邹老爹又按着颜色数一遍:三十三匹红的,正好;三十三匹黄的,也崩儿对;再数白的直了眼;不是三十三,而是三十四!连数三遍,还是多一匹。是东家又新添了一匹白马?不对,今早往外赶明明还是九十九匹呢,是谁家的马混进来了吗?也不对,就近百十里再也没有养马的了……邹老爹心里这么反复唠叨着,不知不觉天就要黑了,他又把白马数了一遍,竟又成了三十三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老爹越想越怪,越怪越想,直到把马赶回去,心里的这个闷葫芦也没解开。
        又一连两天,这闷葫芦还是闷着:早上数数九十九匹马,中午成了一百匹,擦黑又是九十九。到了第三天夜里,老爹就闷得再也睡不着了,翻来覆去地动起了心思……于是,清早再去赶马时,他悄悄在怀里揣上了一把剪子,趁马出拦的当口,把三十三匹白马挨个儿在脖梗上剪去一绺马鬃,这才把马赶到了草滩上。
        整整一上午,邹老爹都在留心着那群白马,直到快响午他要赶马到河边饮水时,白马忽然变成三十四匹了,他忙挨个儿查看记号,这才发现:有一匹白马,身架高大,全身玉一般的洁白,两只耳朵紧贴在头顶,长长的鬃毛垂下来,独独没有那剪过的记号。没等老爹走近前,那白马却一步步向他走过来,把头偎在他的怀里,闻闻他的臂,舔舔他的手,很是亲热。老爹就用手轻轻理它的长鬃。就这样,白马天天不声不响地来,傍晚不声不响地去,不知不觉,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就是在这三个月里,邹老爹脸上渐渐添了愁容。原来自从过了年,这里没落下一个雨星,不用说庄稼,就是河里也断了水,地上的青草一片片地发了黄。老爹总是长一声短一声的叹气。
        这天傍晚,老爹正坐在马群一边长吁短叹,那匹白马一步步来到了他身边,忽然开口说话了:“老人家,您别难过,我跟您实说了吧,我本是东海的白龙马,仨月前到这里玩耍,见您心地善良,又有这么多马做伴,就被恋住了。”
        邹老爹一听,又惊又喜,没等说什么,白马又接上说:“如今天旱成这个样子,我就更不忍心走了,我要为民办件好事—只要我竖起耳朵,长啸三声,天就会下大雨,可是我也就透了灵气,从此回不了大海啦……”
        白龙马说完,没容邹老爹反应过来,就拉开了架式。只见它四条腿在地上用力一撑,仰起头,两只耳朵“唰”的一竖,“咴——”地叫出第一声。这一声叫不要紧,顿时天上乌云滚滚,狂风呼啸。那云团翻着个儿向这边聚,不一会儿就把天捂了个严严实实。白龙马接着又叫了第二声,音刚落,头顶上就电闪雷鸣、震天动地。白龙马随即叫了第三声,倾盆大雨立时“哗哗”地倒开了。干裂的大地得到了滋润,枯竭的河床泛起了滔滔流水。直到下得旱情解除,白龙马才把两只耳内往下一贴,把雨停住了……
        打那以后,白龙马果然没再回去,虽然不吃草不喝水,浑身却像白缎子一样放光。每日里,白天陪邹老爹在草滩,夜里守在邹老爹的茅屋前,同邹老爹寸步不离。只要天有点旱,地上缺雨了,它就竖起耳朵,叫上三声,说下多少就下多少,方圆几百里变成了风调雨顺的好地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邹老爹得了匹白龙马的事,终于传到了围子里活阎王的耳朵里。这个活阎王,本是个心狠手辣、五毒俱全的家伙,看中了谁家的东西,弄不到手,就难受得打滚顺地溜。一听邹老爹得了匹白龙马,肚子时立时就像灌进了三碗辣椒水,哪里还睡得着。这天天刚放亮,就带上十几名家丁,前呼后拥地直奔邹老爹的茅屋前。一望见白龙马,活阎王就不顾一切的扑上去,抱住马脖子,嘴里还吆喝着家丁:“快套笼头,快套笼头。”哪知白龙马还没等家丁们靠前,轻轻一甩头,活阎王就一个跟头摔出九步远。家丁们急了,一个个捋胳膊挽袖子地往前凑,只见白龙马身子一侧,就地打了一个旋,抬起蹄子一连“登、登、登”地踢了起来,不偏不斜,一圈家丁倒下了七八个,没倒的掉头就窜。活阎王早吓直了眼,也跟上就跑,直到逃回家里,也没敢回头望一眼。
        邹老爹知道活阎王绝不会就此罢休,就再也不去围子里放马了,对白龙马更加上心,想想白龙马给老白姓带来的好处,倍加痛爱,白天黑夜厮守着,寸步不离。就这样,日出月落,又整整熬过了半个月。
        再说这活阎王,没得到白龙马,还吓出了一场大病,发热出汗,哼哼唧唧十几天。他哪能咽下这口气,本来,他是想把白龙马弄到手,刮风下雨就得听他的,老百姓需要雨,就得来求他,他活阎王单凭一匹马,就能有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宝贵啦!没想到,不但白龙马没弄到手,还差点搭上一条命,真像螃蟹掐了爪,再没别的本事啦!这时管家出主意说:“老爷,依我看,倒不如干脆报告官府,让官兵来捉马,定能捉住。只要知府大人得了宝马,您老的赏钱是少不了的,这么着,咱不是照样发财吗?”一席话又把活阎王说活了,心里思忖:那知府大人本也是个见利就眼红的人,准会下大本钱。只要把马弄到手,自己就有功,这样,不光能得到一大笔赏钱,说不定还会弄个一官半职的干干呢!就连连点头说:“极好,极好。”当下收拾车辆,带上管家,直奔府衙报信去了。
        活阎王猜得也对也不对。对的是:这个知府,确实是个见利就眼红的人,只要有好处,豁上命也去捞。不对的是,在他眼里,一文钱,像磨盘,看得比命还珍贵,哪会给活阎王行赏?只因有了这个脾性,又长得像油篓一样,所以得了个绰号叫“皮布袋”。“皮布袋”一听说世上真有匹白龙马,还主着刮风下雨的事,顿时乐得摸屁股,挠头皮,忙点上三千官兵,捎着拌马索,提着金钩枪,由活阎王带路,一窝蜂似地向邹老爹的住处扑去,不一会儿就把个大草滩围了个风丝不透。
        茅屋里,邹老爹听见外边喊声震天,急忙出门,只见草滩四周,全是黑压压的官兵,一层又一层。而白龙马呢,还一动不动地站在屋前,鼻子里喷出一股股热气。白龙马慢慢回过头,望望老爹,大颗大颗的泪珠流了出来,嘴巴贴着老爹的胸膛,把老爹一步步拥进屋里,然后,猛得转过身,头一扬,腾起四蹄,箭一般扑向官兵。
        官兵一下子乱了阵。白龙马打着旋,忽而前腿腾空,忽而跃起后蹄,长长的马尾扫来扫去,官兵们被踢伤的踢伤,抽伤的抽伤,“嗷嗷”叫着,一圈一圈地倒下去。无奈官兵太多啦,前面的刚倒下,后边的又涌上来,拌马索一根接一根的拦,金钩枪一杆跟一杆的挡,白龙马冲向左边,左边立时堵上来一片;白龙马冲向右边,右边马上涌过来一堆,怎么也冲不出去。几个时辰下来,白龙马渐渐支持不住了,四条腿打着颤,喘气也急促起来。这时,一根拌马索一下拌住了白龙马的前腿,跟上几杆金钩枪一挡,白龙马一个趔趄跪下来,活阎王这时正躲在官兵后面,见白龙马跪下了,心里一喜,便没命地扑过来,一把拽住了白龙马的长尾巴。哪知白龙马又突然跃起来,照准活阎王就是一蹄子,不偏不斜,正好踢在活阎王的鼻子上。活阎王大叫一声,仰面倒下,当场绝了气。而白龙马也已筋疲力尽,身子晃了晃,慢慢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了。
        官兵们见白龙马倒下了,忽拉一下涌了上来,正在这危机当口,只见白龙马又猛地仰起头,两只小耳朵“唰”地竖了起来,伸长脖子,“咴——咴——”地叫了起来,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脆。这一叫,顿时天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紧接着泼了下来,田地间像开了锅一般,滚雷响,暴雨浇,折腾个没完。再看那一个个官兵,哪里还顾得捉马,滚的滚,爬的爬,轰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倾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才停,待到云散天晴,太阳升起,白龙马依然一动不动地卧在那里,面朝北,高高的马头仰着,耸立着那双尖尖的马耳。四周一个官兵不见了,只有活阎王的尸体还留在那里,身子已被泥淤住,只露出那只血糊糊的鼻子。
        后来,邹老爹找到了卧着的白龙马,心如刀绞,便站在一旁,一声声呼唤着白龙马,天长日久,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了。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三座山——马耳山、阎王鼻子山、石人山,永存世上。


        IP属地:山东5楼2022-09-05 09:1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9-07 19:50
          收起回复
            1945年初,张步云因与上司吴化文闹矛盾,直接投入日寇怀抱。同年3月,张步云出动1500余人配合200多名日军突袭诸莒边县(1940年由诸城县西南部与莒县北部边区析置,1945年并入莒县)抗日模范村刘家庄,全村被烧成一片焦土,村民牺牲130多人,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惨案。5月下旬,张步云又与日军500多人对马耳山区扫荡,杀害150余人。7月3日,张步云配合日军2000余人包围小岳戈庄,杀害抗日军民286人。


            IP属地:山东7楼2022-10-08 14:29
            收起回复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李延年将张步云部收编为“山东省胶高诸海防军”,张步云为该部司令,驻防诸城县城,有兵力4000余人。9月2日,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一师将张步云军部包围在诸城县城,张步云拒绝投降,并且狂妄叫嚣:“就是杀老百姓吃,也要死守诸城。”山东兵团第一师师长梁兴初下令攻城,张步云在保镖护卫下,化装逃往高密县城。
              1946年6月,山东解放军第五师一举攻破胶县、高密等国民党军队据点,张步云残余兵力被消灭殆尽,只身逃往青岛。同年9月,张步云被国民党青岛警备司令部任命为少将高参;10月,张步云充当作战顾问,伙同国民党36师向平度解放区进犯,失败后狼狈窜回青岛。张步云这段时间住在原“山东建国军第一军驻青办事处”的大楼上(金口路7号)。
              张步云的宿敌赵季勋、曹克明、路景韶、王仲怡等,这时都在青岛,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他们见此时的张步云如丧家之犬,认为报仇时机已到,便纷纷向国民党政府和青岛警备司令部提出控告,不在青岛的周毓英也写信历数他叛国投敌、残害百姓的累累罪行。1947年1月,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将张步云扣押。经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批准,1948年2月12日,张步云在青岛5号炮台(海泊河南岸,今内蒙古路和沈阳路交会处)被枪决。
              据说,张步云被押上囚车后,站在车上破口大骂国民党丧尽天良,监押士兵打他的嘴,他乱咬乱撞,仍然骂不绝口。囚车来到青岛5号炮台行刑地,刑警队把张步云从车上拖下来,命令他跪下,他立而不跪,仍大骂不止:“我他妈跪谁!”一个士兵朝他的膝部猛踢一脚,他跪倒在地,但还想再爬起来。这时一声枪响,张步云应声倒下,时年44岁。


              IP属地:山东8楼2022-10-08 14:30
              回复
                  重修碑记
                  盖闻创造之功,兴于前必继于后;而勒铭之事,纪其实亦传其名。此修庙立碑,自古称为胜事也。吾邑马耳山阴有影龙寺 佛爷殿一所,创自汉时,传闻已久。其间所增修者,代不乏人;迄今几多废圮, 佛光依然普照。佥曰有求必应。此神灵之呵护,不可无以报之也。于是仍其旧规,重修庙宇,塑像其中,使神有所凭,民有所仰,庶几慈航之普渡,既于无穷云。是为记。
                  李戈庄 董家沟 格德夼 小庄子 高戈庄 大小尚庄 叶家庄 贾戈庄 兰峪庄 长城岭 明戈庄 朱家老庄 王戈庄 南官庄 五岳坡 东尚庄 五代坟 宋家庄子 瓦窑沟 桥上庄 万家沟 野家沟 大珠子
                  首事:
                  李永继 宓 江 陈守典 刘 学 郭 会 马振方 朱在信 张希和 盛茂林 杨文圃 郭 儆 王化南 薄 相 齐 昆 沈信海 邱见明 窦人和 卢京信 李永茂 王 魁 李台厚 赵 桂 仝 立
                  徐贡三 镌 字
                  大清光绪十二年五月 谷 旦


                IP属地:山东9楼2022-10-09 09:38
                回复
                   境内海拔百米以上山岭60余座,大都集中在市境东南部,属泰沂山余脉之马耳山脉,故多呈东西走向。座落在五莲县境内的马耳山,海拔706米,山势陡峭,溪洞深远,东北麓伸入诸城市境。马耳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入海,成为渤海和黄海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这个海拔高度一直没有确切说法,上次爬上马耳朵也没顾得测下海拔。


                  IP属地:山东10楼2022-10-09 09:45
                  回复
                    说法不一


                    IP属地:山东11楼2022-11-22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