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苑吧 关注:1,542贴子:579,805

欧阳修最著名的20首诗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IP属地:山西1楼2022-09-19 19:38回复

    1,《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千古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创作背景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IP属地:山西2楼2022-09-19 19:52
    回复

      2,《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千古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IP属地:山西3楼2022-09-19 20:00
      回复

        3,《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千古名句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创作背景这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IP属地:山西11楼2022-09-21 14:59
        回复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4,《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千古名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创作背景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据词意在写作此词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东同游。
          公元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三月欧阳修至洛阳西京留守钱惟演幕做推官与同僚尹洙和河南县治所就在洛阳主簿梅尧臣等诗文唱和相得甚欢这年秋后梅尧臣调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南主簿次年明道元年1032春曾再至洛阳写有《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等诗。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后共三年其间仅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在洛阳此词当即此年所作。词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尧臣。


          IP属地:山西21楼2022-09-23 18:07
          回复
            5,《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千古名句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创作背景此词描写少妇因游春有感而忆所思的无可排遣之情。
            首句点明时序芳春过半踏青游赏戏罢秋千。由动境而归静境写其季节天色之气氛闺阁深居之感受读来宛如亲历。


            IP属地:山西22楼2022-09-23 18:10
            回复

              6,《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千古名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创作背景这是首诗创作时间不详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
              景祐三年1036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间
              庆历八年1048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间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至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二十三日其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
              作者在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辞官但均未获得允许。特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久居庙堂、羁鸟念林的愿望但是多少表现出一点政治上失意的忧郁心情。


              IP属地:山西25楼2022-09-24 19:19
              回复

                7,《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千古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创作背景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写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
                起三句即宕开离别场面径写旅途所见。梅残、柳细、草薰、风暖分别写所见、所闻、所感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强烈。这本来是一个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其实是无暇无心去欣赏大自然所赐予的美景。


                IP属地:山西26楼2022-09-24 19:20
                回复

                  8,《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千古名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创作背景欧阳修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这组诗。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距滁州城约1公里。这里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十分佳丽。
                  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还写下《丰乐亭游春三首》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


                  IP属地:山西35楼2022-09-27 16:59
                  回复

                    9,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千古名句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词是写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离愁别恨。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然而雁绝鱼沉天崖无处觅寻踪影。


                    IP属地:山西36楼2022-09-27 17:09
                    回复
                      10,《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zhī] 。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千古名句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创作背景全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作者时知颍州趁着盛夏之季游玩西湖写下此词记载了西湖风光及游湖之乐。
                      11,《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千古名句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创作背景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


                      IP属地:山西38楼2022-09-28 08:32
                      回复
                        1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千古名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创作背景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
                        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IP属地:山西39楼2022-09-28 08:36
                        回复


                          IP属地:山西44楼2022-10-01 19:00
                          回复
                            13,《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千古名句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创作背景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柳在何处 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 雷为柳隔 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 雨声滴碎荷声”。
                            14,《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千古名句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创作背景此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此词写出欧阳修与民同乐同庆春天莅临的情怀。在词中他忘却了贬官颍州的烦恼他愿在春醪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IP属地:山西46楼2022-10-06 14:27
                            回复
                              15,《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ē]。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chá]。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千古名句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创作背景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早春时候他正在到南方去的路上(南征)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在洛阳(洛中)的朋友们诉说自己在途中孤寂思家的感受。 古代楚国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四川、广西、陕西三省的一部分。后来所谓“楚”常常泛指南方的广大地区。
                              16,《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消还颦最断人肠。
                              千古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创作背景这首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展现了歌女们痛苦的内心世界。此词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将歌妓的怨嗟和悲苦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17,《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千古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创作背景欧阳修为北宋一代名臣除德业文章外也常填写温婉小词这些抒写性情的小词往往于不经意之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性襟怀。此首道离情作于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IP属地:山西53楼2022-10-09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