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吧 关注:761,007贴子:6,272,147

回复:开个贴,每日分享一个天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GC 1931,位于御夫座的发射星云与反射星云复合体,距离地球7000光年。其特征类似猎户座大星云,被称作“猎户星云的随影”,其中心的年轻星团包含一个类似猎户座梯形星云的结构。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yyehsx/0/


IP属地:福建33楼2022-11-15 13:34
回复
    NGC 1964,位于天兔座的棒旋星系,于1784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距离地球6500万光年,直径10万光年,与银河系相当,其中心存在一个250w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图片由智利 ESO 拉西拉天文台MPG/ESO 2.2 米望远镜拍摄。


    IP属地:福建36楼2022-11-16 13:35
    回复
      NGC 1970,位于剑鱼座LMC内部的发射星云,其附近还存在疏散星团NGC 1962、NGC 1965、NGC 1966等天体,于1835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nm1ftj/?q=NGC%201962


      IP属地:福建37楼2022-11-17 12:55
      回复
        Sh2-279,是位于猎户座的电离氢区,1786年由威廉·赫歇尔首次发现,包含NGC 1977、NGC 1975、NGC 1973三个反射星云以及疏散星团NGC 1981,又称跑者星云(Running Man Nebula )。Sh2-279位于M 42猎户座大星云北部仅0.3个秒差距,距离地球1500光年,与太阳同属银河系猎户座旋臂。研究人员利用哈勃望远镜、斯皮策望远镜在该区域先后发现了7个类螺旋桨形电离原行星盘,它们可能会逐步形成新生恒星的行星或小行星系统。这样的结构在其它恒星形成区很难被发现,只有在猎户座大星云周边被大量发现,因为这里距离地球相对较近,是研究恒星系统诞生与演化的重要目标。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full/6n984g/0/#。图二由亚利桑那大学莱蒙山天文台( MLO )拍摄。


        IP属地:福建38楼2022-11-18 13:24
        回复
          L1527,位于金牛座的恒星形成区,该图片是韦伯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一颗婴儿恒星的喷流清除了它附近的星际物质,形成了上下两块空腔,在上半空腔中还可以看到喷流形成的气泡结构,这个过程很像是恒星打了一个嗝。这张图片的主角,L1527中的原恒星只有10万年左右的历史,甚至还未发生氢核聚变真正点燃自己,仅靠引力能释放出能量。在图像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心区域有一条暗带,那就是原恒星的吸积盘,星际物质正源源不断的通过吸积盘流入原恒星。随着吸入物质的增多,核心区域物质进一步被压缩,温度也逐渐上升,直到达到核聚变的阈值,一颗真正的恒星才开始成形。


          IP属地:福建39楼2022-11-19 13:30
          回复
            NGC 1974同NGC 1991,是位于剑鱼座LMC内部的疏散星团,于1826年被詹姆斯·邓洛普首次发现。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0楼2022-11-20 14:26
            回复
              NGC 1976又称Messier 42、猎户座大星云,是位于猎户座的弥散星云。M 42北半球可见最亮、全天第二亮的星云,仅比船底座大星云略暗,视星等为4等,肉眼可见。M 42位于银河系猎户臂,距离地球约1350光年,宽度约24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M 42也是人类研究最深入的天体之一,它揭示了坍缩的气体和尘埃云形成恒星和行星系统过程的大量线索,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其内部观测到原行星盘、褐矮星乃至新生恒星的气体湍流运动。图一由哈勃望远镜拍摄,3亿像素原图:https://esahubble.org/images/heic0601a/图二包含M 42、M 43乃至Sh2-279,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i879x4/0/图三由ESO甚大望远镜拍摄,1.2GB原图地址: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723a/图四是ESO智利VISTA 红外巡天望远镜拍摄的红外视角下的猎户星云,图源:https://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006a/




              IP属地:福建41楼2022-11-21 13:42
              回复
                NGC 1978,位于剑鱼座LMC内部的球状星团,于1826年由邓洛普发现。NGC 1978椭圆程度较高,说明它正受到LMC其它天体的引力撕扯。在NGC 1978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富含碳氧元素的脉动渐近巨星支(AGB)恒星,这些恒星在AGB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质量损失,为研究恒星与星团的演化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NGC 1978是一个中年球状星团,它的年龄在20亿年左右,相比年轻星团具有更高的质光比。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2楼2022-11-22 13:20
                回复
                  NGC 1982又称Messier 43,位于猎户座的发射星云,是一块圆形的电离氢区与恒星形成区。事实上,M 43在物理上是M 42的一部分,视觉上被一条密集尘埃带与暗星云(又称M 43暗带)分开。而它们则是更大的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的一部分。图一由哈勃拍摄。图二为猎户座分子云复合体的一部分,包含了M 42、M 43、IC 434、M 78、巴纳德环、IC 2118等众多著名天体。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full/edepcc/0/?mod=&real=


                  IP属地:福建43楼2022-11-23 13:24
                  回复
                    NGC 1983,位于剑鱼座LMC内的疏散星团,于1836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4楼2022-11-24 13:19
                    回复
                      NGC 1987,位于山案座LMC内的疏散星团,于1834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NGC 1987的年龄约6亿年,含有大量的红色老年恒星。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5楼2022-11-25 13:28
                      回复
                        NGC 1999,位于猎户座的反射星云,被多星系统V380 Orionis所照亮,这是一个年龄仅有1 到 300 万年之间的新生恒星系统,至少包含三颗恒星。新生恒星产生的狭窄气体射流刺穿了尘埃和气体层,而附近成熟恒星的强大辐射则进一步塑造了这个尘埃空洞,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整个恒星形成过程。NGC 1999距离地球1500光年,跨度约5.3 秒差距(17光年),在它的附近人们发现了首个由新生恒星射流与尘埃云碰撞形成的Herbig–Haro ( HH )天体——HH 1/2。图一由哈勃拍摄。图二图源:https://www.astrobin.com/u7af2s/0/。图三为HH 1/2,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6楼2022-11-26 14:32
                        回复
                          NGC 2002,位于剑鱼座LMC内的疏散星团,于1826年由邓洛普发现。NGC 2002的年龄约为1800万年,显示出强烈的恒星分层,亮星集中在星团中心,暗星则在远处占据主导地位。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7楼2022-11-27 14:23
                          回复
                            NGC 2004,位于剑鱼座南部LMC内的疏散星团,于1826年由邓洛普发现。它的年龄仅有约2000万年,质量约2.3万倍太阳质量。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8楼2022-11-28 14:10
                            回复
                              NGC 2008,位于画架座的旋涡星系,距离地球约4.25亿光年,于1834年由约翰·赫歇尔发现。NGC 2008是一个具有较小核球与开放悬臂的Sc型星系,它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退行速度达到了10365 公里/秒。图片由哈勃拍摄。


                              IP属地:福建49楼2022-11-29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