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安二年,二年袁术称帝于寿春。袁纪作建安三年,袁纪误。
2、袁绍三月改大将军。袁纪作七月。
3、建安三年十二月曹操拔下邳杀吕布。袁纪,斩吕布在建安四年春。可能破吕布在建安三年十二月,斩吕布在四年春正月。
4、建安四年春袁绍灭公孙瓒。范书作春三月。袁纪作三月,袁绍讨公孙瓒。按袁纪此处疑似少写了“斩之”或类似的话。
5、建安五年九月,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范书作九月,袁纪作十一月甲子。《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淳于琼等运粮在十月,故范书误。表从范书亦误。
6、建安五年左将军刘备,按《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刘备与董承谋反,则刘备左将军应于此年被罢免。表标注刘备担任左将军至建安七年,误。
7、建安九年七月,曹操走冀州。走当作定。其他各版本均作定。当为四部备要本自己排版错误。
又,据范书,袁纪,《三国志》曹操定冀州在八月,表误。
8、建安十二年,拜公孙康为左将军,见《三国志·公孙度传》。公孙康卒年不详,但公孙恭拜官于黄初元年,可以推测公孙康卒于曹丕称帝不久以前。表缺。
9、建安十二年司徒赵温免。范书作十三年正月。袁纪十三年春正月癸未,司徒赵温请置丞相。下面接秋七月,曹操征刘表。可以推测袁纪有脱文。该句应为“司徒赵温免”。后面又缺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等等。
但总而言之,表司徒赵温免在建安十二年是错的,应该在建安十三年。
11、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五月进爵为王,袁纪,范书皆作四月甲午,《三国志·武帝纪》作五月。
12、郗虑免御史大夫在何年,史所不载。但建安十九年十一月,策免伏皇后策文中有“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之句,可知至少此时郗虑尚为御史大夫。而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或五月,曹操进爵为王时,诏书说“”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则郗虑被免官的时间当在建安十九年十一月,到建安二十一年四月之间,表虽然标注到建安二十一年,但实际上于史无据。只不过表格形无法模糊表达而已。
13、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孙权拜骠骑将军,见《三国志·吴主传》,表缺。
14、建康元年,应为延康元年。万有文库本、从书集成初编本、开明书店本皆误。只有四库本、荟要本不误。
15、十月,禅位于魏。《三国志·文帝纪》作十一月,《三国志》误。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c90e0cff3003af34dbadc68052bc619/1b176359252dd42a2277016d463b5bb5c8eab8b3.jpg?tbpicau=2025-02-24-05_104fb59dda865edf64c0d3d1f3232b37)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4c4dca6702ac65c6705667bcbf3b21d/e409379b033b5bb5c7a9203873d3d539b700bcb3.jpg?tbpicau=2025-02-24-05_91f647a6f2a236473e2a38974cfcb77e)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27b66b5bef2b211e42e8546fa816511/05d716ce36d3d539a4430f057f87e950342ab0b3.jpg?tbpicau=2025-02-24-05_b503a299ea06dcdc9214b79c17156abe)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fb187e7d613b07ebdbd50003cd69113/faeed639b6003af32ec4dca6702ac65c1138b6b3.jpg?tbpicau=2025-02-24-05_215c302733f5a3315cf882c3bdae4fd4)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c7b3921d42397ddd679980c6983b216/256d362ac65c10384a00ce04f7119313b17e89b3.jpg?tbpicau=2025-02-24-05_6a7ad59b3822caa58fd6c7de76f46e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