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平四年大司马刘虞八月为公孙瓒所杀。范书、袁纪皆作十月,表误。
2、初平四年太尉朱雋,四库本、荟要本万表作朱儁。《三国志》作朱儁,但《集解》引范书写作朱雋。各版范书,朱雋的雋有三种写法,一种写作雋,一种写作巂字去掉山,一种写作雋的上边多一个亻。多数版本是第三种写法。
3、司空赵温、张喜。范书、袁纪,二人拜司空皆录尚书事,表未标注。
4、袁术拜左将军,袁纪,李傕等令马日䃅即拜袁术左将军在初平三年。表在四年,疑表误。
5、兴平元年,司徒淳于嘉九月免,赵温九月卫尉拜录尚书事。四库本、荟要本无“九月拜”、“九月卫尉拜录尚书事”。又,范书,赵温拜司徒在十月。袁纪淳于嘉免、赵温拜均在十二月。
6、杨定安西将军开府,七月拜。虽然杨定写在卫将军一栏,但此处杨定应为拜安西将军开府,并非拜卫将军。如同前面董卓拜相国、太师皆写在太傅一栏,不等于董卓就是拜太傅。
如果是安西将军开府,拜卫将军。按照万斯同一贯的标注方法,应该是,“七月安西将军开府拜”,而不是“安西将军开府七月拜”。这里的“安西将军开府”,是为了和同一栏的卫将军区别开。后面董承后标注“卫”,同样是为了和杨定的安西将军开府相区别。否则这一栏只有卫将军,万斯同没有必要在董承后面标注“卫”字。开明书店本,在杨定前标〔卫将军〕,是对万斯同原表的误读。因此很多读者误以为杨定担任过卫将军。
又,按袁纪《献帝纪》:(兴平元年七月)甲子,即拜镇南将军杨定为安西将军,开府如三公。可以证实杨定拜的是安西将军开府,而非卫将军。因为杨定和车骑将军李傕、后将军郭汜、右将军樊稠同样得到开府如三公的待遇,故列入表内。但杨定列入表内,同样带来其他问题,如吕布、胡才、李乐、韩暹、伏完同样曾经以其他将军开府如三公,万斯同并未将他们列入表中。要么万斯同把他们都列入卫将军一栏,要么都不列入。总之这么处理有点双标。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60a9df709086e066aa83f43320a7b5a/7f218401a18b87d6e9ecaad9420828381e30fd0c.jpg?tbpicau=2025-02-24-05_05154d80773e8499ab82ec747e239f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