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聚
三年前,我跟老刘和老司一起来到 W 大,满怀信心地在这个中部 211 高校开启了特聘研究员生涯。
我们早先并不认识,专业也不相同。在学校师资科老师拉的新入职教师微信群里,老司说要一起在校外租房子,阴差阳错地,我们三个单身汉住到了一起。
虽然跟随后的三年比起来,当时可算是好年景,但当年博士毕业的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
好在从「双一流」建设全面铺开后,各地高校普遍加大科研投入,纷纷使出招数提高科研实力,各种专职科研岗位倒是不少,吸纳了很多博士。老司、老刘和我就属于被 W 大吸纳的一批专职科研人员。
结合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聘用模式,W 大也给出一份「3+3」的合同。博士毕业直接以专职副研究员的副高身份获得聘用,优秀的博士以及出站的博士后还有可能拿到专职研究员的正高身份,承担课题非常方便。
但身份跟薪水没有直接关系。头三年,能拿 25 万以上的 total package 年薪。三年期满要进行一个中期考核,如果能通过,年薪看涨,还能申请入编;如果无法通过,即代表岗位绩效考核不达标,薪水就要降了。
考核的标准不算特别离谱,需要在三年内承担一个省部级以上课题,发几篇论文。
这份朝不保夕的合同如同鸡肋,一起来的博士们,几乎都是没有更好的机会才选择 W 大。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未来三年有了保障,而且拿的钱还不错,生活成本也低,大家还都能接受。
坦白说,刚去 W 大的半年是快乐的。我们三个人有的先读硕士再读博,有的先工作几年再读博,都是别人眼中的大龄博士,一起去的博士们有问题就经常咨询我们。又恰好我们都挺热心,喜欢跟人交流,在 W 大的新教师里也很快认识不少人。
有次在家里喝酒,一顿海侃之后,一个 27 岁刚博士毕业的小妹妹很崇拜地对老刘说:你怎么什么都懂啊~
半斤白酒下肚的老刘显然没喝多,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四六不懂。我一听,这里面刚好有我们三个人的姓,于是「四六不懂」的斋号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跟博士们的交流中,我发现既然读完博,多数博士对自己专业还是难以割舍的,不少人铆足劲儿要留 W 大,憧憬着自己的学术前景。
但这种幻想在入职 W 大仅半年后就破灭了。
2018 年底,武汉大学「3+3」聘任的第一个考核结束,网传仅有四人通过评审,淘汰率高达 97%。博士们侧面打听的消息,这四人里还有抱的大腿特别粗的。
而另一位过关的师兄,三年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发表 SCI 论文 21 篇,3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大多数都是一作。这个绩效,在绝大多数 985 高校足够评教授了,即便打三折,W 大很多人也完不成。
本来 W 大的中期考核政策还不明朗,现在有了武汉大学的先例,似乎情况更不乐观。校人事处传出的小道消息说,会模仿武汉大学的做法,第二个三年聘期内学校和学院只给最基本的三四千讲师工资,不足的部分由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出。可现实的例子是缺口太大,没人肯出这笔钱,即便出也不会全额补足。这样比起来,还不如做博后,至少能拿个省里的博后人才补贴。
武汉大学的做法在学术圈里激起热议,让我们这批刚到 W 大的博士们认清现实,各自谋划寻找出路。
进入 W 大两年后, 变化很明显,博士们的事情多了起来,我们三人在办公室和实验室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家在家里碰头的次数越来越少,「四六不懂」斋的局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