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吧 关注:1,341贴子:33,513

回复:【史论】赵南星小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又万斯同的《明史》中,关于冯氏、李氏的身份,说得也很明确:
清衡适(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哀恸而卒。[1]
注释:
[1]万斯同:《明史》卷343《赵南星传》。


IP属地:广东47楼2023-11-28 22:10
回复
    以上三个记载,皆早于《明史》,作者都是著名的史学家,所依据的资料,多是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调查访问而来,是比较翔实可信的。但这三个记裁与《明史·赵南星传》的记载出入很大,究竟那些记载更准确可信呢?


    IP属地:广东48楼2023-11-28 22:11
    回复
      最近,我们在民国《高邑县志》有关赵南星的三个碑文中,得到了更为明确的回答。


      IP属地:广东49楼2023-11-28 22:11
      回复
        第一个碑是天启三年十一月初八日《诰封吏部尚书赵南星诏旨碑》,第二个碑是崇祯二年闰四月十六日《诏恤吏部尚书赵南星诏旨碑》,这两个碑,皆在高邑县的北渎村。前一个碑文中,明确写有“尔吏部尚书赵南星妻累封夫人冯氏”,后一碑文中,也写“伊妻冯氏并祭祔葬”。


        IP属地:广东50楼2023-11-28 22:11
        回复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十六日,赵南星之长子清衡及其孙悦为赵南星所立的基碑。该碑也位于北读村,其碑文如下:
          考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初三日寅时,卒于天启七年(1627年)十二月十七日辰时,寿享七十八岁。批冯生于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十一日,卒于天启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寅时,寿享七十一岁。姚李生于隆庆元年(156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子时,卒于天启六年(1626年)十一月初三日戌时,寿事六十。
          诰封夫人显妣冯氏
          明吏部尚书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谥忠毅显考侪鹤赵公合葬之墓 孺人显妣李氏
          崇祯二年九月十六日 男清衡孙悦书 立石
          在这一碑文中,把赵南星官位谥号及其妻冯氏、妾李氏所受封赠、生卒年等都说得很清楚。冯氏是赵南星之妻,清衡的嫡母;李氏是赵南星的妾,清衡的生母。这些记载与查继佐﹑陈鼎、万斯同记载互相佐证,都表明《明史》中的那些记载是不清楚不准确的。


          IP属地:广东51楼2023-11-28 22:12
          回复
            至于那位“生七龄,惊怖而死”的,是否如《明史》所说那样,是赵南星的儿子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IP属地:广东52楼2023-11-28 22:12
            回复
              从有关资料中得知,赵南星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曾被戍往庄浪的赵清衡,他是赵南星的长子。据《高邑县志》记载,他生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廪膳生荫授工部屯田司郎中。赵南星被戍时,他己37岁。但那位“生七龄,惊怖而死”的,却不是赵南星的次子。因为赵南星的次子,早在天启二年(1622年)前即已死去。赵南星在他所上的《辞太常疏》中,就谈及此事。他说:
              臣兄弟三人,惟臣有二子。连年不幸,两弟次子,相继物故。[1]
              那么那位“生七龄,惊怖而死”的,究竟是谁?陈鼎《东林列传》中曾明确说:“清衡子七岁,以家难怖死。”[2]又万斯同《明史》中也说:“清衡……子生七龄,惊怖死。”[3]也就是说,那位“生七龄,惊怖而死"的,是赵清衡之子,赵南星之孙,而不是赵南星之子。
              注释:
              [1]《赵忠毅公文集》卷16。
              [2]《东林列传》卷13《赵南星传》。
              [3]万斯同:《明史》卷343《赵南星传》。


              IP属地:广东53楼2023-11-28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