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513,688贴子:4,210,357

回复:关于大家正在讨论的穿甲测试,我必须说明一些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Mary Rose之前的那几把弓,都被认为缺乏真正的史料价值,因为不是传承有序的。
也就是说其真实出处无法考证。
2,木材时候变形膨胀这一点恰恰就是重点讨论过的。最后由于紫杉本身剧毒,抗腐蚀的特性,以及出土之后充分缓慢干燥的恰当后处理,另外与类似埋藏条件下的维京弓进行比对,确认了这些弓充分干燥之后的尺寸是基本可靠的。如果这些弓尺寸偏大,那么那些维京弓的拉力就会变得小的可笑。
====================
笑话!
剧毒的东西多了,在海水里泡几百年,还能抗腐蚀???
海里的剧毒生物多的是,难道它们死了都是几百年无法被腐蚀?
再怎么干燥,也不可能恢复原状!
而且在海水里几百年,这期间具体是什么样的腐蚀过程都很难知道,还谈什么“基本可靠”!
非常可笑!


65楼2010-08-13 23:37
回复
    • 58.35.160.*
    寒·····


    66楼2010-08-13 23:37
    回复
      跟维京弓比,根本不是一种材料的弓,更是可笑
      “基本可靠”,
      显然带着明显的主观意味。
      当然,为什么陆地上的弓拉力要小许多,也不排除在船上用时用一些装置的帮助,如有人在测试大拉力弓的时候,是把弓固定,坐着用双手拉,船上有固定弓的条件也不足为奇。


      67楼2010-08-13 23:40
      回复
        回复:66楼
        呵呵,口号帝,感慨帝


        68楼2010-08-13 23:41
        回复
          紫杉恰恰的特性就是吸水涨缩率是非常低的,大约2%。
          现存的那些弓保存非常完好,许多弓看上去几乎和新制成的弓无异。A1648号弓已经重新训弓,可以完美的开至满弓。作为身形相当巨大的一把弓,保守拉力估算是136磅。如果这把弓是泡发的,那么早就超过木纤维延伸率的极限而折断了。
          所有弓的木细胞密度也正常。并没有所谓明显的,会关键性的影响到尺寸测算结果的异常。只是显微观察,许多弓的木纤维发生了破坏,会影响其弹性模量的大小。但尽管这样,对试样进行的弹性模量测试,依然能达到1。
          嗯,除非您说那些维京弓都只有50磅。类似条件下埋藏的。
          另外咱之前都已经说了,Mary Rose的研究都不提了,因为的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所以咱专门提的是土耳其弓。
          基本上您对弓完全无知是没有疑问的了。
          


          IP属地:日本69楼2010-08-13 23:46
          回复
            回复:67楼
            天啊,您居然说跟维京弓比根本就不是一种材料?
            那么那些弓是什么材料的?外星材料?您对维京弓的现代考古发掘有基本的了解么?


            IP属地:日本70楼2010-08-13 23:49
            回复
              另外补充一下,就是对于泡发说的关键性反证,就是这些弓的木材密度。
              如果这些弓被泡发了,并且体积膨胀的相当大,严重影响到测算拉力的准确性,
              那么木材的密度会相当明显的偏低。
              但是所有这将近200把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弓,在经过了复杂漫长的除盐处理和干燥之后,
              也就是把内部的水分和盐分都排掉了之后,密度在0.53~0.76之间。完全符合紫杉木的正常密度范围。
              所以光凭密度没有明显偏差一项,就可以证明这些弓的尺寸是基本可靠的,不会在根本上影响拉重估算的结果。
              


              IP属地:日本71楼2010-08-14 00:03
              回复
                诡辩论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 果断的抛弃前一个错误的论点 与其彻底的切割
                然后主动的找一个新的论点继续
                直到对方出现失误 或者完全失去兴趣 那么他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宣布自己的胜利
                而在这个伪胜利之前是他绝对缄口不提的 无数个已经被验证的失败和错误
                他会尽量的拖长这个过程并提升辩论的激烈程度 直到人们忘却了他一开始在说什么
                甚至他会盗取对手的观点来打击对手 或者编造一些形式上科学但一点科学内容都没有的东西
                


                72楼2010-08-14 00:47
                回复
                  咱提供一个侧面证据吧
                  如下图所示 最左边是皮+纯亚麻叠压 接着是板甲+缝纫亚麻 最后是锁甲+亚麻填入棉芯
                  从边角就可以看出板甲下面的玩艺肯定不是锁甲的内棉外亚麻 而应该是只是缝纫亚麻
                  


                  74楼2010-08-14 07:47
                  回复
                    对于这个作者比较无奈的一点是 关于马里螺蛳号长弓的数据他居然引用的是危机百科而不是专业的书籍
                    而问题是就是现在危机上也说Many men in later medieval England were capable of shooting bows from 670–900 N (150–200 pounds)


                    75楼2010-08-14 08:11
                    回复
                      Estimates for the draw of these bows varies considerably. The original draw forces of examples from the Mary Rose were typically estimated at 667–712 N (150–160 lbf) at a 76.2-cm (30-inch) draw length. The range of draw weights was from 445 N to 823 N (100 to 185 lbf).[5] The 30 inch draw length was used because that is the length allowed by the arrows commonly found on the Mary Rose.
                      


                      76楼2010-08-14 08:14
                      回复

                        XXOO,拉仙无视我???(E文菜不假,但道理绝不假的)
                        请指出用于测试的两块钢板除了大小外还有和不同(请忘掉一个是外付皮夹,一个是内衬棉甲吧)


                        77楼2010-08-14 08:51
                        回复

                          从图中可看出甲片交叠很小,且作者射击的也是单一甲片的中间
                          将其独立出来看就是一块小刚板
                          


                          78楼2010-08-14 08:55
                          回复
                            难道在您的认识里面这个
                            就是板甲???


                            79楼2010-08-14 08:58
                            回复
                              那这个又是什么????


                              80楼2010-08-14 0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