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41,964贴子:73,091,404
  • 6回复贴,共1

谈谈蜀汉末期姜维的处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姜维是蜀汉重臣,以“九伐中原”著称于世。但姜维在仕宦末期,其实陷入相当坎坷的困境。
蜀景耀五年(262),即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刘禅已经打算扶持右将军阎宇代替姜维,史称“废维树宇”。
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黄)皓协比,而皓阴欲废(姜)维树(阎)宇。--《蜀书 姜维传》
如果不是因为翌年(263)魏军三道伐蜀,打乱了历史进程,蜀汉很有可能提早陷入内乱。
1、“废维树宇”的历史背景
虽然《姜维传》将废黜姜维的阴谋,推给了宦官黄皓,但黄皓其实是刘禅的代言人。刘禅也曾说过:“黄皓,趋走小臣耳。”
(姜)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华阳国志》
可见废黜姜维,实际离不开刘禅的授意。
废黜姜维的计划,虽然发生在景耀五年(262),但其根源很早便已埋下。
延熙十六年(253)费祎遇刺,姜维自此执掌权柄,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北伐。非常不幸的是,姜维虽然“累年攻战”,却“功绩不立”,劳师疲民,徒耗钱粮。
(姜)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蜀书 姜维传》
延熙二十年(257),谯周作《仇国论》,试图通过寓言故事进行政治讽喻,意在劝诫姜维,停止穷兵黩武的行为。
时兵车久驾,百姓疲弊,太中大夫谯周著《仇国论》,言可为文王,难为汉祖,人莫察焉。--《华阳国志》
景耀元年(258),与姜维持合作态度的尚书令陈祗病死,导致姜维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景耀四年(261),诸葛瞻(诸葛亮子)录尚书事,代表着少壮派力量的崛起。彼时的宿将宗预、廖化等人甚至一度打算拜见诸葛瞻,借此探听新的政治风向。在此背景下,姜维本就不甚稳固的地位,越发摇摇欲坠。
于是,废黜姜维、改立阎宇的计划,终于在景耀五年(262)提上日程。姜维闻讯,出屯避祸。
2、事件相关人物的立场
在姜维从“得宠”到“失宠”的过程中,前文提到的诸多人物,在其中分别扮演了不同角色,也反映了时代背景的变化。
(1)陈祗
陈祗是蜀司徒许靖的外孙,属于勋戚子弟。他在延熙九年(246)入朝为侍中,延熙十四年(251)晋升为尚书令。“吕乂卒,(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蜀书 董允传-附传》”姜维掌权,始自延熙十六年(253),与陈祗的发迹期基本重合。彼时的陈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与姜维互为表里。“大将军姜维虽班在(陈)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陈)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蜀书 董允传-附传》”其实“上承主指”与“下接阉竖”的含义相同,因为阉竖黄皓,本就是刘禅的代言人。侧面可以看出,在姜维北伐初期,刘禅是持支持态度的。
这与蜀汉统治阶层的出身有关。
蜀汉政权的统治集团,来自刘备的元从集团与荆州士人及其后裔,因此对益州豪强,一贯持打压态度。
陈祗是豫州汝南人,姜维是凉州天水人。作为流寓士人,他们存在相似的价值观,即保障流寓人士的利益,压制益州的土著力量。益州大儒谯周(巴西人)在延熙二十年(257)撰写的《仇国论》,矛头直指“北伐派”。谯周的态度代表着相当一部分益州士人的观点,可以视作一次文化层面的试探与反扑。“于时军旅数出,百姓彫瘁,(谯)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蜀书 谯周传》”
陈祗死后(258),姜维失去了朝中的合作伙伴。自此,没有人能在他与刘禅之间起到调和缓冲的作用。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9-07 17:24回复
    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也是刘禅的女婿。
    诸葛亮“功德盖世”,国人“追思其美”,因此诸葛瞻在蜀汉享受了极高的待遇,也理所当然地被寄予厚望。蜀人追思(诸葛)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诸葛)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此处指诸葛瞻)之所为也。”--《蜀书 诸葛亮传》
    诸葛瞻成年后,辗转历练,终于在景耀四年(261),以卫将军身份领尚书事,正式染指中枢权力。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蜀书 诸葛亮传》
    诸葛瞻的“上台时间”与“头衔称谓”,带有非常明显的隐喻。因为诸葛瞻录尚书事的时候,姜维还没有卸任;同时,诸葛瞻的“卫将军”本是姜维的故职——姜维升大将军之前,就曾以卫将军身份,和费祎共掌权柄。
    (延熙)十年,(姜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蜀书 姜维传》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9-08 00:07
    回复
      诸葛瞻的发迹,代表着蜀汉的勋臣子弟正式走上前台。事实上,诸葛瞻上台时(261),姜维已经年过六旬。这次人事调动,也预示着蜀汉的风向开始变化。宗预、廖化两位“年逾七旬”的宿将,曾一度打算前去拜会诸葛瞻,探听口风。这正是蜀汉出现地震的前兆。
      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宗)预,欲与预共诣(诸葛)瞻许。(宗)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指诸葛瞻)而屑屑造门邪?”--《蜀书 宗预传》诸葛瞻死前(263),曾愤怒地表示自己“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因此“无颜返成都”。可见诸葛瞻与姜维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诸葛)瞻在涪,而(邓)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元和郡县志》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9-08 00:07
      收起回复
        阎宇即“废维树宇”事件的主人公。他的相关记载,见于《晋书》、《三国志》与《华阳国志》,不过事迹比较模糊。
        关于阎宇的头衔,有“右将军”、“右大将军”、“大将军”三种不同记载,可见其相关事迹,在蜀汉灭亡后已经趋于散佚,连当时的人都搞不清楚。
        但阎宇的籍贯,却非常值得注意。阎宇是南郡人,出身荆楚集团。
        阎宇字文平,南郡人也。--裴松之
        洪武雄在《蜀汉人士仕宦表》中,搜求诸书,除阎宇之外,另辑录有巴西太守阎芝、丞相参军阎晏二人。
        阎氏的姓氏比较罕见,阎芝、阎晏应是阎宇的同族或长辈。从记载上看,二人活跃于刘备与诸葛亮时期。
        阎宇的活跃时期相对较晚,彼时(261)应该正值壮年,与诸葛瞻相似。诸葛家族虽然出身徐州琅琊,但一贯被视作荆楚集团的代表人物。
        景耀四年(261)与诸葛瞻同时得到提拔的,还有荆州义阳出身的董厥和樊建,他们共录尚书事。
        景耀四年,(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蜀书 诸葛亮传》
        董厥字龚袭,亦义阳人。--《晋百官表》
        (董厥)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蜀书 诸葛亮传》
        樊建等人的年纪当时应该不大。因为樊建入晋后,还作为司马炎的近臣,参与了邓艾的平反工作。
        给事中樊建对晋武帝曰:“天下之论,皆谓邓艾见枉。”--《汉晋春秋》
        由此可知,刘禅是打算利用诸葛瞻、阎宇、董厥、樊建等荆楚集团的少壮派,制衡姜维,甚至取而代之;借此改弦更张,结束穷兵黩武的局面。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9-08 00:07
        回复
          蜀汉君臣“斗而不破”的原因
          刘禅虽然打算夺姜维的权,但处理方式相对温和,仅仅是召还成都,授予益州刺史的荣衔,没有进一步迫害的计划。
          (诸葛)瞻、(董)厥等以(姜)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异同杂语》
          姜维虽然知道自己要被夺权,但也并未发作,只是上疏要求处死黄皓。在请求被拒绝后,姜维出屯沓中避祸。
          (姜)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敕(黄)皓诣(姜)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华阳国志》
          虽然此次政治斗争因为翌年(263)的魏军伐蜀而遭中断,但可以看出,蜀汉君臣之间,维持了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其背后原因,值得分析。
          (1)匮乏的人才储备
          东晋学者孙盛,曾表示“蜀汉缺乏人才”。这也是学者的共识。
          蜀少人士,故(许)慈、(胡)潜等并见载述。--孙盛
          蜀汉的人才储备极端匮乏,经受不起任何摧残。同时代的魏、吴两国之所以能够频繁发动政治清洗,与他们的国力有关。
          天下十四州中,魏占十州,吴占三州,蜀占一州。
          魏国可以经历“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的持续动乱,吴国可以承受孙权、孙峻、孙綝的长期摧残,但蜀汉做不到。宗预、廖化、姜维这些老将长期不得卸任,也出于此历史背景。
          刘禅与姜维,彼此都清楚权力斗争发展到最后的必然恶果,因此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矫情忍性,保持克制。这是外部形势的约束。
          (2)姜维的个人素质
          姜维的个人素质,是比较出色的。这里不是说他的文武才干,而是说他的品行操守。
          姜维虽然有好战尚武的一面,但他同时也厉行节俭,对物质欲望颇为克制。
          按记载,姜维生活朴素,“宅舍弊薄,资财无余,饮食节制,不奢不约”。除了对功名声望的向往之外,姜维在物欲上确实没有太大的追求。
          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蜀书 姜维传》
          同时,姜维对于宗族子弟,也没有刻意提携。在《三国志》及同时代史料中,均找不到姜维家族成员在蜀汉担任要职的记载。
          姜维被夺权时(262),入蜀已经三十余年,他也已经年过六旬,不可能没有子嗣。
          即使姜维没有子嗣,他也完全可以从宗族子弟中过继一些亲属。比如诸葛亮就曾收养侄子诸葛乔作为嗣子。
          天水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常推于郡中。--《魏略》
          初,(诸葛)亮未有子,求(诸葛)乔为嗣。--《蜀书 诸葛亮传》
          但姜维并未刻意提携宗族子弟,可见他的志向,确实止步于“好立功名”,而没有“自作家门”的打算。
          (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傅子》姜维这种性格,与诸葛亮十分相似,均属于“有揽权之心,却无僭越之志”。因此,刘禅对姜维的处理方式,也仅仅是夺权养老,并未打算加以迫害。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9-08 00:13
          回复
            (3)刘禅的个人意志
            刘禅的权欲比较低,他一辈子基本都处在“太平天子”的迷梦中,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庇护与辅佐下,刘禅养成了极为懈怠的性格。
            实际上,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录尚书事的时候(261),刘禅已经五十五岁。如此年纪,依然把朝政推给宦官和权臣,可见刘禅的怠睁程度。同时,自蜀延熙十二年(249)之后,魏、吴两国便连续发生大规模动乱。对刘禅而言,这些动乱不啻为前车之鉴。
            魏国督军王凌、文钦、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发动的淮南三叛(251-258),以及吴国权臣吕据与孙綝挑起的内战(256),几乎无一例外,均是由于掌权者试图削夺地方督军的权力,导致督军率部哗变。
            朝廷微知(诸葛)诞有自疑心,以诞旧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征为司空。(诸葛)诞被诏书,愈恐,遂反。--《魏书 诸葛诞传》
            (吕据)闻孙峻死,以从弟(孙)綝自代,据大怒,引军还,欲废綝。(孙)綝闻之,使中书奉诏,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吕)据。--《吴书 吕范传-附传》
            有鉴于此,刘禅在削夺姜维兵权时,也便显得尤为谨慎。实际上姜维率部出走(出屯沓中),本身就是拒绝刘禅的信号,但刘禅并未施加进一步动作,而是听之任之,避免刺激姜维。
            事实上,景耀六年(263)魏军伐蜀时,身在前线的姜维,曾希望借此次战争让诸葛瞻等人明白,临阵御敌的艰难之处。
            姜维未知后主降,谓且固城;素与zhizhen者(指诸葛瞻)不平,欲使其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华阳国志》
            姜维“素与治铮者不平”,可见彼时他对刘禅与诸葛瞻,依然存在不满情绪。
            在姜维“功绩不立”的背景下,刘禅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打算改弦更张,另擢才俊。诸葛瞻、阎宇、樊建、董厥等荆州集团的少壮派人物,也因此走上前台。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9-08 00:16
            回复
              在景耀五年(262)的权力争斗中,虽然君臣双方维持了斗而不破的局面,但嫌隙已经埋下。
              不过景耀六年(263)魏军南下灭蜀,意外打断了蜀汉的权力斗争,使君臣再度一致对外。虽然蜀汉最终还是惨遭灭国,不过却保全了君臣情谊,也成全了姜维与诸葛瞻的英烈之名,可以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9-08 0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