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逻辑
“99、100、101…”完成打卡的六六,一边兴奋地用羽毛球拍打高气球,一边喘着气数着数。一直数到155才肯停下。有趣的是,第二天还是接着数,直打到305才停下;而第三天居然还是接着数下去,又打到456才停下去洗漱。
第一天开始打气球时,是爷爷给他数的,爷爷的方式自然是他每次连续打了几次就数到几,落地后再重新从一数起。但数了没几次后,六六就自己数起来了。而且不顾爷爷的声音,大声地连续数着,爷爷这才意识到,六六是觉得爷爷的方式不好,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计数。
爷爷忽然有所感悟:幼儿有幼儿的方式,或者叫幼儿的逻辑,成人的方式不利于他们。或者说大孩子的方式(或逻辑)不适合小孩子。成人要想法和他们搞好链接,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或逻辑)来适应,来游戏,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成人的方式。
他一次连续打不上几个,每次都重新数的话,对他来说,没有激励作用,反而容易打击他的信心,伤害他的兴趣,或者说可能会浇灭他刚刚点燃的小火苗。
比如,孩子刚刚对笔感兴趣,大人就开始纠正他拿笔的姿势,写字的方式,什么要从上往下写,要从左向右划,甚至要横平竖直,要端正坐姿,要挺胸拔背等等,往往搞得孩子兴致扫地,心情全无,干脆扔掉笔不写了!还美其名曰保护孩子!就是不想想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不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适合?还要数落孩子不听话!



“99、100、101…”完成打卡的六六,一边兴奋地用羽毛球拍打高气球,一边喘着气数着数。一直数到155才肯停下。有趣的是,第二天还是接着数,直打到305才停下;而第三天居然还是接着数下去,又打到456才停下去洗漱。
第一天开始打气球时,是爷爷给他数的,爷爷的方式自然是他每次连续打了几次就数到几,落地后再重新从一数起。但数了没几次后,六六就自己数起来了。而且不顾爷爷的声音,大声地连续数着,爷爷这才意识到,六六是觉得爷爷的方式不好,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计数。
爷爷忽然有所感悟:幼儿有幼儿的方式,或者叫幼儿的逻辑,成人的方式不利于他们。或者说大孩子的方式(或逻辑)不适合小孩子。成人要想法和他们搞好链接,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或逻辑)来适应,来游戏,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成人的方式。
他一次连续打不上几个,每次都重新数的话,对他来说,没有激励作用,反而容易打击他的信心,伤害他的兴趣,或者说可能会浇灭他刚刚点燃的小火苗。
比如,孩子刚刚对笔感兴趣,大人就开始纠正他拿笔的姿势,写字的方式,什么要从上往下写,要从左向右划,甚至要横平竖直,要端正坐姿,要挺胸拔背等等,往往搞得孩子兴致扫地,心情全无,干脆扔掉笔不写了!还美其名曰保护孩子!就是不想想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不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适合?还要数落孩子不听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