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东京太师府前,街面宽阔,静寂无人。偌大门庭前,两个大石狮子蹲踞,数十级汉白玉台阶,丈余高的钮钉朱漆排门紧闭,只有旁边开了一扇小小角门,一些着号衣的仆从在那里跨几条大板凳,闲嗑牙儿。
忽有鸾铃声疾,三骑马自街口飞驰而至,直撞到那石狮子前。
那个偏将下马,交待二随从在阶下伺候,三步并作两步,奔上石阶,一边大喊,“某有北京梁中书的家书!面呈太师!”抵至角门,气喘吁吁,递予书信。门吏接了,问了一些话,先教他坐在板凳上,拿着信转报进去。那偏将那里坐得住,起身来回匆促地踱着。
须臾里面通传,“教来人入去。”
那偏将巴不得这一声,忙冲进角门。
原是蔡京今日正好在后堂消闲,已读了梁中书的来信,又命那偏将进去,备细询问。
那人将卢俊义之事、石秀之事,并梁山已进军北京,至他送信来时,逼近城外……都一一说了,又道,“太师恩相容禀,贼寇浩大,北京危如垒卵,破在旦夕。中书再四嘱令末将,乞望太师恩相早早遣兵剿除。”
蔡京教他自去寻下处,随即差府干,请枢密院众官来府,商议军情重事。无移时,东厅枢密使童贯,引三衙太尉,都到节堂参见,闻知诸事,互相厮觑,面有难色,不置一词。蔡京见状,无奈至甚,正要申斥,只见步司太尉后,有个人发声道,“太师恩相容禀。”
蔡京一看,认得是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生得彪形八尺,面如锅底,卷发赤须,鼻孔朝天。平生武艺出众,擅使口钢刀,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被郡王招做女婿。谁想那郡主嫌他丑陋,竟怀恨而亡。他自此得了个诨号,“丑郡马”。
原来宣赞因遭际郡主丑拒等事一向被众人耻笑,他又性直,遇着上官童贯是个最喜溜须拍马、奉承谄媚的,以此常被猜疑嫌忌,不能相容。此时他见众人无言,自家忍不得,出班道,“末将有话儿要说。”
蔡京本来也厌他长相,又见他言行少礼,心里多有不悦,奈何只他一个出声,只好道,“保义且讲来。”
宣赞道,“末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唤作‘大刀’关胜,生得规模与祖上相似,使一口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做蒲东巡检,若能够召他来京,拜为上将,定可扫平水洼,翦灭贼寇。”
蔡京听了,别无良法,就差宣赞为使,赍了文书,连夜星火前往蒲东,召关胜赴京。
话休絮繁。那宣赞领命,上马进发,不日来在蒲东巡检司。
东京太师府前,街面宽阔,静寂无人。偌大门庭前,两个大石狮子蹲踞,数十级汉白玉台阶,丈余高的钮钉朱漆排门紧闭,只有旁边开了一扇小小角门,一些着号衣的仆从在那里跨几条大板凳,闲嗑牙儿。
忽有鸾铃声疾,三骑马自街口飞驰而至,直撞到那石狮子前。
那个偏将下马,交待二随从在阶下伺候,三步并作两步,奔上石阶,一边大喊,“某有北京梁中书的家书!面呈太师!”抵至角门,气喘吁吁,递予书信。门吏接了,问了一些话,先教他坐在板凳上,拿着信转报进去。那偏将那里坐得住,起身来回匆促地踱着。
须臾里面通传,“教来人入去。”
那偏将巴不得这一声,忙冲进角门。
原是蔡京今日正好在后堂消闲,已读了梁中书的来信,又命那偏将进去,备细询问。
那人将卢俊义之事、石秀之事,并梁山已进军北京,至他送信来时,逼近城外……都一一说了,又道,“太师恩相容禀,贼寇浩大,北京危如垒卵,破在旦夕。中书再四嘱令末将,乞望太师恩相早早遣兵剿除。”
蔡京教他自去寻下处,随即差府干,请枢密院众官来府,商议军情重事。无移时,东厅枢密使童贯,引三衙太尉,都到节堂参见,闻知诸事,互相厮觑,面有难色,不置一词。蔡京见状,无奈至甚,正要申斥,只见步司太尉后,有个人发声道,“太师恩相容禀。”
蔡京一看,认得是衙门防御使保义宣赞,生得彪形八尺,面如锅底,卷发赤须,鼻孔朝天。平生武艺出众,擅使口钢刀,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被郡王招做女婿。谁想那郡主嫌他丑陋,竟怀恨而亡。他自此得了个诨号,“丑郡马”。
原来宣赞因遭际郡主丑拒等事一向被众人耻笑,他又性直,遇着上官童贯是个最喜溜须拍马、奉承谄媚的,以此常被猜疑嫌忌,不能相容。此时他见众人无言,自家忍不得,出班道,“末将有话儿要说。”
蔡京本来也厌他长相,又见他言行少礼,心里多有不悦,奈何只他一个出声,只好道,“保义且讲来。”
宣赞道,“末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唤作‘大刀’关胜,生得规模与祖上相似,使一口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做蒲东巡检,若能够召他来京,拜为上将,定可扫平水洼,翦灭贼寇。”
蔡京听了,别无良法,就差宣赞为使,赍了文书,连夜星火前往蒲东,召关胜赴京。
话休絮繁。那宣赞领命,上马进发,不日来在蒲东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