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吧 关注:1,015,410贴子:44,155,553

得瑟 俞灏明又被编剧表扬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址
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100825/742066.html
记者:根据观众的反馈,于馨和端木的感情线索非常抢眼,成为热议的话题。您个人看好这条线索么?
     吴天:     说到于馨的问题。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制片人姚嘉。于馨险些没出现在第二部。听完了我们给端木设计的故事后,姚嘉跟我们沟通,说可以让于馨回来。那天,我们编剧组都很高兴,因为之前我们的方案里是有于馨的,被否了。而这条线索非常重要。
     端木之所以最终接受了于馨,是因为于馨终于明白了端木对雨荨那种“不求回报的守护”。于馨选择也要“不求回报守护端木”。这和“拥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体系,在本剧中有着不能代替的位置,我们一直在努力保住这条线,因此,要特别感谢姚嘉。
===============================================
记者:对于这一部中演员们的表演,您有什么评价吗?
     吴天: 演员对于角色的呈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观众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评价。但作为从业者,这是不能简单定义的。然而,演员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相信观众们也能很明白地看出来。有些演员很用功,比如俞灏明,汪海林编审在他的博客里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俞灏明对于剧本的钻研,是让我非常欣赏的。令人有些遗憾的是,有些演员的表现,就不如第一部的时候用功了,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天道酬勤”。角色一立在荧幕上,观众们都能看得到,多的话则不用再说了。
俞灏明太棒了。又被一个85后编剧夸赞了。 


1楼2010-08-25 19:06回复
    地址
    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100825/742066.html
    记者:根据观众的反馈,于馨和端木的感情线索非常抢眼,成为热议的话题。您个人看好这条线索么?
         吴天:     说到于馨的问题。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制片人姚嘉。于馨险些没出现在第二部。听完了我们给端木设计的故事后,姚嘉跟我们沟通,说可以让于馨回来。那天,我们编剧组都很高兴,因为之前我们的方案里是有于馨的,被否了。而这条线索非常重要。
         端木之所以最终接受了于馨,是因为于馨终于明白了端木对雨荨那种“不求回报的守护”。于馨选择也要“不求回报守护端木”。这和“拥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体系,在本剧中有着不能代替的位置,我们一直在努力保住这条线,因此,要特别感谢姚嘉。
    ===============================================
    记者:对于这一部中演员们的表演,您有什么评价吗?
         吴天: 演员对于角色的呈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观众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评价。但作为从业者,这是不能简单定义的。然而,演员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相信观众们也能很明白地看出来。有些演员很用功,比如俞灏明,汪海林编审在他的博客里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俞灏明对于剧本的钻研,是让我非常欣赏的。令人有些遗憾的是,有些演员的表现,就不如第一部的时候用功了,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天道酬勤”。角色一立在荧幕上,观众们都能看得到,多的话则不用再说了。
    俞灏明太棒了。又被一个85后编剧夸赞了。
    -------------
    备份
    我只搬了灏明部分


    2楼2010-08-25 19:07
    回复
      还是把剩下的搬过来吧
      8月8日,湖南卫视自制偶像剧《一起又看流星雨》登陆湖南卫视。昨天,收视数据表明《一起又看流星雨》首播拿下了2.03%的超高收视率,收视份额高达9.34%,排名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而且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去年第一部的首播收视(收视率1.95、收视份额7.46%)。该剧引发了新一轮的“流星热”。该剧编审汪海林透露,为了给该剧加入更多青春气息,他起用了一个年轻的编剧组,以80后为主。
          《流星雨》系列是由著名编剧汪海林领导的一个编剧组完成的,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刚从大学毕业一年的吴天,他不仅是80后甚至是85后编剧。吴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是汪海林和于淼的师弟。2009年《一起来看流星雨》中,他得到了担任编审助理的机会。今年,吴天得以加入剧本创作,成为编剧之一。
      昨天,这名85后编剧接受了记者专访。以下是实录。
      记者:据了解,流星雨系列始终是由一个编剧团队完成的作品,您对这种创作方式有什么看法?
          吴天:我在第一部中担任编审助理,主要是广告植入的落实还有字幕修改等工作,算是对剧情很熟悉的。也许是汪海林老师对我的工作比较满意吧,所以第二部的时候荣升编剧。从2009年的10月份起,每次开剧本创作会,都由编审召集,有六名编剧同时参加。我作为一个新人,很高兴能参与这种好莱坞式的剧本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教条式的流水线,而是一个讲究效率各有分工的创作方法。组织这种集团创作,汪海林老师很有经验。
      这支由喜多瑞的编剧组成的编剧团队,从剧本筹备到开拍,直到拍摄杀青、后期制作送审的最后一天,一直有编剧参与。
      记者:很多观众觉得叶烁(魏晨饰)的戏份在第二部中少了很多,请问这是有什么艺术上的考虑么?
          吴天:我是编剧组资历最浅的一个,也许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合适。但就我知道的情况,关于叶烁戏份的问题,客观上是编剧不能左右的,观众看到的是电视上播出的效果。在第一季的结尾,叶烁和叶勉和解。我们原本在第二季里面写的是叶勉对弟弟成长中的鼓励和引导。他与哥哥的戏是有的,数量不多但分量不轻,承载着表达整部戏主题部分作用。我们的剧本都写了,很感人。但临开机得到制作方的答案,叶勉的演员档期问题来不了,而观众是非常喜欢这位演员的。因此,我们只要忍痛删掉了这条线索。
      


      3楼2010-08-25 19:08
      回复


        IP属地:湖南5楼2010-08-25 19:08
        回复
          俞灏明,你最靠谱
          


          6楼2010-08-25 19:09
          回复
            我家宝贝 怎么这么靠谱呢。。


            7楼2010-08-25 19:09
            回复
              流星雨加油 俞灏明加油


              9楼2010-08-25 19:09
              回复
                记者:观众们热议的话题,还有关于很多角色换了扮演者,这是剧情的需要,还是别的原因。您可以透露一下内情吗?
                    吴天:从来就不会有编剧因为剧情的需要,要求制作方对于同一个角色更换演员。新换的演员不少。编剧组最先听说兰姑换了,于是迅速改剧本,变成一个新的人物,叫红姑。后来得到指令,说还是叫兰姑,起初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发现沈含枫和雨荨妈都换了,这才明白。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事情跟我们编剧没有关系,每一个专业演员都存在档期协调的问题,我们是理解剧组的,观众理解不理解就不知道了。
                记者:对于这一部中演员们的表演,您有什么评价吗?
                    吴天: 演员对于角色的呈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观众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评价。但作为从业者,这是不能简单定义的。然而,演员的投入程度是不同的,相信观众们也能很明白地看出来。有些演员很用功,比如俞灏明,汪海林编审在他的博客里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俞灏明对于剧本的钻研,是让我非常欣赏的。令人有些遗憾的是,有些演员的表现,就不如第一部的时候用功了,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天道酬勤”。角色一立在荧幕上,观众们都能看得到,多的话则不用再说了。
                


                10楼2010-08-25 19:09
                回复
                  记者:您在整部《一起又看流星雨》的创作中,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分享一下。
                      吴天:   “痛并快乐着”。在这部定位给90后,00后以及他们的妈妈们看的青春剧中。我很荣幸得以参加编剧工作,86年底出生的我,和主体观众群年龄相差最少,更容易去体会他们的兴趣点和思维习惯。
                  创作剧本的过程永远都是痛伴随着快乐。写起来才知道,并不是年轻就可以写得时尚和青春。汪海林说:不要写皮毛,要写出真正的让你自己感动的青春的故事。
                      虽然是青春励志剧,其难度一点不亚于历史剧和年代戏。因为我们直面的是收视观众们熟悉的学生生活,是年少轻狂的青春时光。艾利斯顿是一所向国外本校输送商业人才的预科学校,而并不是常见的综合类大学。我们选取的素材和桥段,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观众熟悉的中学生活。写学生时代的故事,在熟悉和陌生之间必须搭建一座桥梁,它引导出一个熟悉但又充满了憧憬的梦境----艾利斯顿和H4。
                  对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点,我个人认为,最为一个职业从业者,这个问题是要时刻去考虑和思考的,但却绝不应该带来困惑。
                      《流星雨》系列的创作之初,一个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坚定地把故事发生地点放在校园里。这是中国首部以描写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的青春戏。我们编剧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和观众们一样,经历过浪漫多彩、青涩感人的学生时代。但我们在《流》剧之前惊讶地发现,荧幕上竟然没有这样的剧作出现。这是极大一部分观众所期待的内容。汪海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编剧,坚定地一直坚持创作不为了别的。只因为,我心中有故事,要说给你听。”这里的“你”,便是指的观众们。我们去寻找有意义的话题,观众关注喜爱的内容,把它变成故事,说给大家听。这就是作为一个编剧的快乐。
                      作为新人,创作上有些困惑曾让我很犹豫。比如一定会引起观众强烈反响的蒋媛。我曾经也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蒋媛为什么会那么痴情地爱上云海?”我们在剧本里为蒋媛设计过前史。我一直隐约觉得分量有些不够。后来汪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是蒋媛,你爱不爱云海?你是观众,你爱不爱云海?”
                      我顿时明白了:蒋媛爱上云海不需要逻辑上的理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观众接受的剧情,自然也就是合理的剧情。我问汪老师:“蒋媛的心机、对云海的拥抢,会不会让观众讨厌这个人物?”汪老师回答我:“如果没有蒋媛之前几乎疯狂地拥抢,她结局是的放手,以及雨荨对她的原谅就失去了力度。”没错!如果你作为创作者对笔下人物过分同情,那么,观众将不会同情你。
                      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有我的师兄于淼,我跟他一起在剧组呆了很长时间,在具体戏的处理上,他也教给我一些很管用的技巧,这都是受益匪浅的。
                      通过《流》剧的检验,我有很深的感受。商业和艺术之间从来不存在银河相隔。只因为观众们的认可,这两者便不再矛盾对立了。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虽然和第一部一样,流2的收视爆红但依旧引发“雷人虐心”的评价,并有人把矛头直指剧情。您是怎么认为的?
                      吴天:因为时间仓促,人员变化较大,剧本的调整工作一直持续到快关机,所以不可避免地有些硬伤,我们也觉得很遗憾。不过,这个收视成绩还是很让人欣慰的,至于有观众说这部戏雷人,我们的剧本负责人汪海林说:“如果有好的收视成绩,首先归功于制片人的选题好,这是一部选题制胜的戏,其次是演员表现出色,郑爽、H4演得让人喜爱。如果说雷人,可以认为都是我们编剧造成的,要骂就骂我们吧。”
                  


                  11楼2010-08-25 19:10
                  回复


                    12楼2010-08-25 19:10
                    回复
                      得瑟~~~~


                      14楼2010-08-25 19:18
                      回复


                        15楼2010-08-25 19:19
                        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俞灏明俞灏明。我们陪你走天涯。


                          IP属地:江苏16楼2010-08-25 19:22
                          回复
                            那个角色谁演表扬谁。


                            17楼2010-08-25 1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