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吧 关注:66贴子:2,784
  • 7回复贴,共1

诗用训诂_积_{数理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05 15:44回复
    〔训诂〕积
    .
    积 jī(積){数理类}
    .
    积的本义为聚粟而数之,算术以此求面积与体积。
    积为双义辞∶数–粟
    引证∶
    .
    □積,聚也,从禾,責声。则历切。[注解]禾与粟皆得称积。
    (摘于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解〕
    積字从禾,責为读声。按《说文注》∶“聚,会也;会,合也。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故知积为合粟于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05 15:45
    收起回复
      农人聚粟凡两种∶一、聚入晒坝(平面);二、聚入瓦罐(立体)。不论平面与立体,算术皆可数粟以求其面积及体积。
      引证∶
      .
      □广纵步数相乘得积步。刘徽注∶此积谓田幂。凡广纵相乘谓之幂。
      (摘于《九章算术注》)
      .
      〔解〕
      长(广)×宽(纵)=面积
      积的本义为聚粟而数之。所谓“积步”,是广纵相乘的田亩步数。就像没用乘法而用最原始的法子,把聚于平面或立体的粟子一粒一粒地数完。此即“积者,举众步之都(全)数”(摘于《九章算术注》)。
      “此积谓田幂”,是说“积步”为二字,为双字名;而汉语以字为本,一名仅允一字。故刘徽以‹幂›名曰‹积步›。
      即∶幂=积步=面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06 13:58
      收起回复
        幂的本义为大方巾。故积法与幂法是有所不同的。积法为一粒一粒地[数粟],而幂法为[长×宽]。割圆术与微积分都用了积法,故不要以为积法就笨。积法为数术的原算。
        .
        □今有积一百八十六万八百六十七尺。问:为立方几何?答曰:一百二十三尺。[刘徽注]此尺谓立方尺也。凡物有高深而言积者,曰立方。
        (摘于《九章算术注》)
        .
        〔解〕
        由本文可见,积不仅用于平方面积,亦用于立方体积。今有体积1860867尺³,开立方得边长123尺。
        为何“今有积一百八十六万八百六十七尺”与“一百二十三尺”都用‹尺›而未用‹尺³›?盖此尺为‹积尺›。就像‹积步›与‹积粟›,作为边长的“一百二十三尺”好比123粒粟排成一线,而作为体积的“今有积一百八十六万八百六十七尺”则好比1860867粒粟堆成立方。故无须用‹尺³›,此是积法的优点。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07 11:52
        收起回复
          当然,古文用積(积)多为估算,就像估算一堆粟,而非一粒一粒地数粟。積从貝,貝为上古货币。若无大致估量,如何以貝买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09 10:55
          收起回复
            【辞源】
            .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
            (摘于《尚书.禹贡》)
            .
            〔解〕
            大禹治水,曾“浮于积石”,疑为大禹治水所聚石材,以浮船送于某地。后人名其地为积石山。又大禹治水曾过一峡,后人名其山为龙门山。既然积石为治水之材,当然就有体积与貝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10 16:44
            收起回复
              【例句】
              .
              1、谗臣在其间,左右弄口,积使上下不和。
              (摘于《汉书》)
              .
              〔解〕
              谗臣误国。“积使”似数粟,如点家珍,馋事积少成多,终使上下级不和。
              .
              2、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
              (摘于《汉书》)
              .
              〔解〕
              物价常变,行商坐贾多屯货以逐利。所谓“积货”,就似数粟,一个不漏的聚货。
              .
              3、令外国客遍观名各仓库府臧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
              (摘于《汉书》)
              .
              〔解〕
              此积为体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11 19:41
              收起回复
                □终南望馀雪
                (唐.祖咏)
                .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
                〔析〕
                黄河以南无霜期较长,雪为国人所珍爱。“积雪浮云端”,何以诗人不用覆雪、堆雪、染雪而用积雪呢?是诗人对覆雪面积作了最原始的估算,是仅浮于云端的一小片而已。“终南阴岭秀”,雪覆于终南山的北坡阴地,就像绣了几朵白色的花苞,仍谓其面积小。《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秀训为苞实与果实。对积雪的估算,进一步造成诗人对林表霁色(jì晴雪色)有了增明的觉知,对城中暮寒的寒度亦有了增寒的感知。由此及彼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13 14: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