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吧 关注:1,288,806贴子:6,694,877
  • 11回复贴,共1

真正的自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正的自由,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大多数的所欲都是未经思考,都并非我自己所需。
真正的自由,是免于正确的自由,是免于体面的自由,是老病死的自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4 08:57回复
    昨天去一个老朋友家。一见面,她对我说:“你好憔悴!”霎时间,我略微有点尴尬,顿时不知道怎么接下一句。
    后面我们又聊到了这个话题。朋友说,我们(的外表)都这么干巴巴的,是内心没有快乐的外在反映。我马上同意了她的说法,但是当我同意了之后,又觉得有点不对劲——确实,我内心没有快乐,只是,也没有不快乐,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平和,但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我朋友的话里,似乎有点失落——似乎,这是某种缺陷。我很快发现我同意的是“外表是内心之反映”这个观点,但是我的同意是中性的,我并不同意那句话中隐含的失意。
    我思索了一下子之后,对她说:“没错,我们都老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不必太在意。”
    怎么说呢,大家都期盼自己是年轻、有活力的,希望自己肤白貌美。这样的导向让我们怕老、怕病、怕死,一直活在恐惧之中。事实是,有生即有老病死,这是不可避免的。如实地活着,自然地老去,这就是正常。
    除此以外,她的话里还隐藏着一个对比:“相比同龄人而言,我们更显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即便老去是可以理解的,比同龄人先老则难以接受。我们不仅仅在读书成绩、工作职位、收入水平、房子大小上较劲,还在穿衣打扮、容貌身材、精神面貌这些细节上去比拼。如此生活,怎能不累?
    生理机能上,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节奏,同时代出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经历同步的生命进程。就像树上同时盛开的花,有些依旧开得灿烂,有些已经凋零了——是如此自然。
    文明的开化让我们变得聪明,却没有让我们领悟生命。一旦我们看清生命的真相,那么,这些关于衰老、疾病、死亡的忧虑就全都灰飞烟灭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31 06:44
    回复
      “明天还”
      由于阿凡提的机智,儿子很喜欢在睡前听几个“阿凡提的故事”。昨天突发奇想,自己编了个阿凡提的故事——明天还。
      阿凡提找财主借了口锅,并答应财主“明天还”。次日,财主见阿凡提迟迟没有来还锅,便亲自去找他讨锅。阿凡提对财主说:不是说了吗,明天还你锅,明天还没到呀。
      儿子听罢,哈哈大笑!
      明天永远不会来!那不存在的无法碰触那存在的。多少让我们困扰的、担心的,都是不必要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4 10:13
      回复
        请教,生病得感冒和癌症是不是一样的,嫁给你老公和其他男人是不是一样的,有现在的儿子和另外一个是不是一样的,把现在的父母换成别人是不是一样的,有固定的工作和失业是不是一样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1 08:08
        回复
          @看清为热爱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分不同角度来说。
          从生活的角度,当然,感冒和癌症天差地别,毕竟让我选择我一定不会选择癌症;我老公和别的男人肯定不一样,要不我怎么每天只跟他睡不跟别的男人睡呢?其他问题同理。
          生活有点像一场游戏,这里面有游戏规则。上面的那些差异,可以理解为是游戏规则“规定了”的差别。游戏规则规定你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做了得分,有些事情做了扣分。这就是我们去区分感冒还是癌症,我老公还是别的男人的原因。
          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我相信本质上是一样的。不管是感冒还是癌症,都是种身体上的不适,一种症状轻一些,另一种症状重一些,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以我们管它们都叫“生病”。不管是感冒还是癌症,都是生命要我们去经历的,当它们来到我们身上,我们是无法抗拒的。
          不管是我老公还是别的男人,如果我跟他相处,都会有某些反应。这些反应表面看不一样,但都是我基于对外界的理解和自身的信念而作出的响应。从这个角度,不仅我的老公和其他男人是一样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一样,只是我们体验生命的背景和素材。
          其实世界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自己。就算是我老公和其他男人的区分也是我自己定义的。今天我老公是我老公,明天我把定义改了,他就变成“其他男人”了。
          所以总体来说,你所问的那些,既可以说“同”,也可以说“不同”。本质是相同的。表相千千万万。如果我选择了这个男人做老公,跟我选择了另一个男人做老公,我的生活一定不会一样。但是,我的本质却完全是一样的。就像你在游乐场选择了不同的游乐项目,你的体验不一样,但是,这些体验带给你的快乐是相同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01 08:28
          回复
            这么理解当然解释得通。
            虽然理论上把生存分为生活和生命。但实际上,真能分得开么?
            做为本体的人就是活在生活之中。
            制定规则的是人本身。
            就比如你吃东西,为什么选择健康食品?不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自由主动做的努力吗?
            那么努力为什么呢?不是说生老病死是非常自然的吗?不是一种规则么?为什么要对抗?
            这份努力是不是期望回报?为了这份期望,努力,是不是也会累?
            跟不同的男人生活会不一样,体验不一样。如果本质一样,为什么当初要做选择?
            你说这个本质,是什么呢?快乐?
            我也不是想抬扛啊。
            就是想说,无论什么理论,无论多么正确,切莫深信不疑。
            对自己恰到好处即可。
            如果一个理论上升到“存在”,“本质”“非我”这个阶段,理论本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我称之为“思想游戏”。
            计算机,在朝着AI更像“人”来发展。而很多理论,却是朝着反方面。把人解析成“0/1”这样的非生命体。
            而更可笑的是,很多人遇到痛苦,困扰时用这些理论来解析。而遇到快乐,舒服时就不用这个理论了。
            见笑了。


            IP属地:辽宁6楼2024-03-01 11:11
            回复
              @看清为热爱
              “做为本体的人就是活在生活之中。”
              没错,所以佛家讲“色即使空,空即是色”,一体两面,生活是用,生命是体,生命不是什么很玄的东西,它是通过生活这种方式来开展的。
              “制定规则的是人本身。”
              没错,所以最终所有的痛苦都是作茧自缚。大多数人不明白确实是自己在制定规则,如果他明白了,就可以制定一些符合自己需要的规则,而不是无意识地去服从那些别人灌输给他的规则,让自己深陷痛苦了。
              “那么努力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对抗?”
              我相信,终极来说,所有的努力都是不必要的。这里我用的是“相信”,因为我确实还没有“证悟本体”。但是从我不是很长的人生经验来看,努力是无效的。就说读书吧,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学霸,他看一眼就明白的东西,其他人可能研究三天甚至名师辅导都不明白。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关键是认识自己,活出自身,而不是去盲目努力。这不是说不去用功、不必付出。有些人看起来很“刻苦”,但其实他很享受,他并不苦,也无需努力。他的付出是自然而然,合乎本性的。就像一朵花自然绽放,它不会努力去学蜜蜂飞。而蜜蜂自由飞翔,它不会努力学鱼儿游泳。
              生老病死很自然,你对抗也没用。但是不表明我们“不应当”去求生,或者有病不去医治——连猫生病了也会去吃草药的。我认为,大可按照心里所想的、力所能及地去照顾自己,但是要明白结果不在我们控制之中。生了病,治疗了,治好了,没问题,没治好,也没问题,要继续治疗,就继续。到了那个时刻,自然知道该做什么,去做就好了,不必刻意,不必忧虑。
              “如果本质一样,为什么当初要做选择?”
              关于选择,我认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在选择,尽管他以为是自己“做出了选择”。我们大多数行为是无意识的——包括那些所谓“作出选择”所考虑的问题、所依据的判断标准,几乎都是集体无意识,社会灌输的标准。所以实际上有能力去选择的人极其少。我们那些所谓的“选择”,其实只是被驱动的,根本身不由己。这就是我说的本质。
              你的后半段我没看懂,所以暂时没法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01 13:30
              回复
                “而更可笑的是,很多人遇到痛苦,困扰时用这些理论来解析。而遇到快乐,舒服时就不用这个理论了。”
                确实,很多理论都是关于痛苦的。而快乐的时候,不需要理论。因为我们都是趋乐避苦的。正是这种趋向让我们痛苦。如果苦也ok,乐也ok,何来痛苦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01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