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一个老朋友家。一见面,她对我说:“你好憔悴!”霎时间,我略微有点尴尬,顿时不知道怎么接下一句。
后面我们又聊到了这个话题。朋友说,我们(的外表)都这么干巴巴的,是内心没有快乐的外在反映。我马上同意了她的说法,但是当我同意了之后,又觉得有点不对劲——确实,我内心没有快乐,只是,也没有不快乐,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平和,但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我朋友的话里,似乎有点失落——似乎,这是某种缺陷。我很快发现我同意的是“外表是内心之反映”这个观点,但是我的同意是中性的,我并不同意那句话中隐含的失意。
我思索了一下子之后,对她说:“没错,我们都老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不必太在意。”
怎么说呢,大家都期盼自己是年轻、有活力的,希望自己肤白貌美。这样的导向让我们怕老、怕病、怕死,一直活在恐惧之中。事实是,有生即有老病死,这是不可避免的。如实地活着,自然地老去,这就是正常。
除此以外,她的话里还隐藏着一个对比:“相比同龄人而言,我们更显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即便老去是可以理解的,比同龄人先老则难以接受。我们不仅仅在读书成绩、工作职位、收入水平、房子大小上较劲,还在穿衣打扮、容貌身材、精神面貌这些细节上去比拼。如此生活,怎能不累?
生理机能上,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节奏,同时代出生并不意味着我们将经历同步的生命进程。就像树上同时盛开的花,有些依旧开得灿烂,有些已经凋零了——是如此自然。
文明的开化让我们变得聪明,却没有让我们领悟生命。一旦我们看清生命的真相,那么,这些关于衰老、疾病、死亡的忧虑就全都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