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遇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意译:
诗偈说:“清净的真如自性,为我们固有的真佛,而邪见及贪嗔痴三毒就是断吾慧命扰德业的魔王。一旦起了偏邪迷惑心时,则魔王就住于自身之中,心存正见之时自身指真如佛坐心堂。性中若起邪见,三毒必同时齐发,就是魔王来扰心房,只要时存佛心正见,三毒心自然除去,即使魔王也会成佛不假,而法身、报身、化身皆由实性所出,虽是三毒实则从一性而出故说本来是一身,只要性中自见三身本来是一身,这便是即心成佛果的智慧因。自性清净的法身本来是从化身而生,所以自性清净的法身也就常在化身之中,也因为这自性常住于化身之中所以能做身中之王,故性能使化身行持正道,由于能行正道是以将来才称为报身圆满,功德无穷,淫欲邪乱正是考验清净的根本因由,只要除去了淫欲之性即是清净自性法身,甚至自性之中各自离去五欲,则要见性只在刹那之间即可见真佛,今生之中如果遇到了顿悟法门,必须先自悟性真佛,此即同于亲见世尊一样。若是发心要修行成就佛道之人,往往不知道在何处才可求得真佛,这只要自心之中常见自性那就能常见真佛,有了这自性真佛即是修成佛果的因,若不能见了本性而向外找佛,起了这种心的人就是大痴之人,顿悟法门现今我已为大家留下,但想要去度救世间人还得先自修,千万记得将来的学道人,如不依此顿悟教法去实行,则将蹉跎光阴,一事无成。”
意译:
诗偈说:“清净的真如自性,为我们固有的真佛,而邪见及贪嗔痴三毒就是断吾慧命扰德业的魔王。一旦起了偏邪迷惑心时,则魔王就住于自身之中,心存正见之时自身指真如佛坐心堂。性中若起邪见,三毒必同时齐发,就是魔王来扰心房,只要时存佛心正见,三毒心自然除去,即使魔王也会成佛不假,而法身、报身、化身皆由实性所出,虽是三毒实则从一性而出故说本来是一身,只要性中自见三身本来是一身,这便是即心成佛果的智慧因。自性清净的法身本来是从化身而生,所以自性清净的法身也就常在化身之中,也因为这自性常住于化身之中所以能做身中之王,故性能使化身行持正道,由于能行正道是以将来才称为报身圆满,功德无穷,淫欲邪乱正是考验清净的根本因由,只要除去了淫欲之性即是清净自性法身,甚至自性之中各自离去五欲,则要见性只在刹那之间即可见真佛,今生之中如果遇到了顿悟法门,必须先自悟性真佛,此即同于亲见世尊一样。若是发心要修行成就佛道之人,往往不知道在何处才可求得真佛,这只要自心之中常见自性那就能常见真佛,有了这自性真佛即是修成佛果的因,若不能见了本性而向外找佛,起了这种心的人就是大痴之人,顿悟法门现今我已为大家留下,但想要去度救世间人还得先自修,千万记得将来的学道人,如不依此顿悟教法去实行,则将蹉跎光阴,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