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23,314贴子:17,924,843

P系列评论01:借几款Prestige和中毒谈谈hifi美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本文将是一篇散文,将借几款noble prestige耳机和一款场外嘉宾——epic audio的中毒,对我理解中的hifi美学进行一次谈论,或许有部分(非常少)偏理论的讲解,发在贴吧一是因为我喜欢hifi交易吧,二也是实验性地发一发稍显严肃的文章,丰富一下吧里的长贴内容(虽然大概率没人看)。文章内会部分地交代一些可能有关的理论来源书籍、作者名或是关键字,有兴趣的吧友可以查阅。文章在本日内慢更,只想看耳机评论的,可以cy等后面的更新。
12颗如宝石般绝美的prestige机器镇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3 10:12回复
    tfl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13 10:14
    收起回复
      我平时看贴吧、翻看各种耳机群的群聊记录的时候,常常想,烧油们拥有如何的听音习惯,对顶级耳塞的声音——只谈声音的话——到底需求在哪。我们都是为了听好听的歌曲,让好听的音乐曲目能够以更加完美的形象从设备中流出、呈现。但是人的听力...或是说用于听力的脑力,是有限的,可能更是飘忽不定的。所以,除开平时的日常聆听,其实之于我个人和一些私下交好的朋友来说,我们都拥有并关注一个被我称为“极限听力”的状态。这个状态下,我们放空自我,在深夜的床上、在长时间的交通中、或是在私密的密闭空间中,我们通过“听”,进入一个极致的探索状态,探索一个来自音乐设备的想象世界。从很多的角度去思考,我都会觉得,超旗舰耳机(iem)的高性能表现,极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这种“极限听力”状态而创造的。我们的极限听力需要什么样的声音?这,是我的hifi审美的出发点,也是我在对Prestige系列进行聆听、冥想时获得的最大的感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13 10:17
      收起回复
        tfl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13 10:19
        回复
          b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13 10:21
          收起回复
            稳定木太看运气了,颜色选对了纹路也不一定好,真的开盲盒。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6-13 10:23
            收起回复
              其实经过简单查找就会知道,hifi这个生活消费的品类还是太小,以至于没有人著书谈论过关于hifi音乐设备的美学或是哲学。但从个人的阅读和学习经验来说,我的审美大多受比较激进的技术哲学(许昱)、加速主义(nick land)、新唯物主义(思辨实在论)的影响。身为一个半工科设计工作者、半科研工作者,和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对这类工作的想象不同,我(或许还有我的一些同事朋友)最不信任的,就是科学理论。科学,是我们在研究中,一步一步实践,一步一步想象、猜测、构建、纠错,而得到的“适用于当前大部分实践”的指导书。我们的工作就是验证理论、改造(创造)理论,我们最清楚它靠不住的一面。科学不是圣经,甚至它永远不可能是事实,它只是一部猜想的历史,它指引我们去完成下一步猜想。这就是我个人,当然可能也包括许多资历更老的发烧友,不在乎所谓的b站科hi圈子成天自high的视频和讨论内容。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过于崇拜理论,以至于拒绝承认身体的“感觉”。一切都来自于身体,来自于感觉,这至少是hifi的第一要义。我们要看到,hifi是关于一个整体的体验,从设备的rd、制造,到消费行为,到聆听的感觉,这个实践的逻辑链条,最终归于消费者的“感觉”,而非回溯式地追寻研发过程。产品的研发固然吸引人,但它不应该是逻辑的终点对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3 10:24
              收起回复
                cy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6-13 10:27
                回复
                  收藏鹅卵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13 10:29
                  收起回复
                    bdbd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13 10:29
                    回复
                      这条吞n次发不出来,看图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13 10:31
                      回复
                        对于hifi设备来说,研发也不是理论性的,甚至不是用科学理论进行指导的,与它们相关的更多则是技术理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科学的假想生产了技术理论,但技术理论只关乎实践。技术不在乎对错,只在乎效率。由于篇幅原因,这句话就不展开解释了,在这里,我只想说,技术是方法,不是真相。科学是有尺度的,往大了说有限制,往微观了说更有限制的一门永远不成熟的学问,那技术就更是了。在Nick Land的《渴望湮灭》一书中,NL讲到了关于他眼中的世界的结构——分型数学。分型是什么,可以通过简单百度就能快速学会,它是无尽的尺度的放大与缩小,是无尽的细节。德勒兹在《褶子》一书中,更早地提出过相似的理论,即巴洛克美学是莱布尼茨“单子”的化身,它有无尽的曲线,填充有限但能够无尽微观化的世界,随便在巴洛克图案、建筑雕刻中框出一个框,它都如一个世界版一样复杂。这既是莱布尼茨的“单子”,也是德勒兹的“褶子”。理论、技术以及它们能带来的人类的智力实践,它不可能像现实一般,拥有它的褶子。而研发(特别是盲从理论的研究人员)和产品的使用端,最大的矛盾点就在于此。如果只关注理论,即使在研发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盲从理论而不在乎现实结果,甚至拒绝承认人的感觉与理论的不一致,执意认为一个不符合市场审美、不符合消费感觉的设备成品只要符合理论要求就是“好听的”,就会现像fiio的一系列难听的播放器这样的结果;而耳机系统的使用者,我们作为设备发烧友,在聆听的东西,其实不全是歌曲,而更是设备本身的性能,是电子元件的工作流程的结果、是各种换能器甚至周边元器件深藏的材料学性质。Hifi设备从审美的角度讲,它应该传达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一个美学的结果,一个通过利用材料和技术手段搭建的美学成果,而不是单纯的技术+统计学曲线的结果。Prestige系列,Ronin OG、Muzige、Vkrp和Sultan p等,在这个层面上,在这份对硬件设备和声音的呈现上,让我体验到了一种“虚拟现实”般的美妙体验。


                        IP属地:浙江13楼2024-06-13 10:40
                        回复
                          这阵容可太强力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24-06-13 10:55
                          回复
                            bd


                            IP属地:青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6-13 10:57
                            收起回复
                              bd,我认为hifi实际上是“工程”而非“科学”,至于科hi我倒是也能理解,除了普遍存在的认知不足(毕竟有电子或声学方面理论基础和工程经历的人只是极少数),一方面也有人性的弱点在起作用,另一方面在工程和艺术方面精益求精一般也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投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6-13 10: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