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鲁恒公错事:破坏礼法招来杀身之祸

鲁国的始封之君是周公旦,众所周知,周公旦是修制周礼的人,周公的后代也谨遵周公的教诲。受此影响,鲁国礼制非常完善,所以,鲁国也被称为“礼仪之邦”。
到了春秋时期,虽说有点“礼乐崩坏”,但是鲁国仍旧行使周礼,因此天下诸侯也不敢小觑鲁国,“礼”也是鲁国的国本。
但是,鲁桓公却公然破坏礼法,结果就会危及国家,招来杀生之祸。
桓公继位不久,宋国发生内乱,华父督杀了宋国国君和托孤大臣孔父嘉,并且抢了孔父嘉的妻子,自己执掌大权,并另立了新君。
华父督担心其他诸侯国,会出于正义的说辞来讨伐自己,于是就主动约盟,贿赂了周边的齐,郑,陈,鲁等国。各国承认了华父督的政权。
桓公收到的贿赂是郜鼎,桓公不顾大臣的劝阻,公然把郜鼎摆在了太庙。这是破坏了礼制,必然会动其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