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浪的博客,欢迎捧场哦。
http://blog.sina.com.cn/u/1174124713
现在我把他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下:
触手可及的欢乐
当我又一次阅读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光明》的时候,我再一次被她纯朴的感情感动了。一个盲童,她不能使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但却能用心去体会,用手去触摸身边的世界。她为自己能够识别出一草一木而倍感高兴。并生发出对这个世界的感激之情。而我们,一个正常的人,却常常厌倦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个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的世界。而相比于一个盲童,我们对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的陌生。我们会因为很多小事而感到非常烦恼,并深陷于这个困境中而不能自拔。似乎欢乐离我们非常遥远。
其实欢乐触手可及。当海伦·凯勒用手仔细的触摸周围的世界的时候,她就全身心的融入到欢乐中去了。因为她触摸的除了事物本身外,她还触摸着欢乐。欢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把她忽略了。就像从森林中寻找一朵蘑菇一样,但我们总是只看到森林,树木,而忽略了也许就在我们脚边的蘑菇。生活是我们欢乐的源泉,生活着,就应当欢乐着。记得日本的和田一夫,原八百拜公司的总裁。在他企业破产之后,人们都以为他彻底完了。是啊,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人生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曾经成功过,曾经失败过,这就是人生。当人们还带着些许同情的目光观注着他的后事时,却没有料到,没多久,他又站起来了,又开始创业了,他建造了另外一个公司,从事互联网咨询业务。对于一个欢乐的人来说,他没有失败,痛苦只是暂时的,但很多就被积累起来的诸多欢乐所覆盖。
据记载,他20岁时就开始写日记了。不过他总是写出当天的快乐的事情。他把它叫做“光明日记”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心境更开阔。在创建公司后,他总是每月举行一次聚会,总是在开会之前,让他的同事们说出最近最开心的两、三件事。他用这种方法,来积累快乐。并从欢乐的海洋中,使得他一次又一次的逃离困境,摆脱烦恼。心境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你积累烦恼,烦恼就会不断的尾随着你,如果你积累欢乐,你便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了。
记得蒲松龄,一个科场失意的秀才,却能在瓜棚下,组织起他的精神家园,他用一些廉价的饮料、小吃却换来了多少美丽的故事啊。然后运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写出了许多传说,塑造出了欢乐女神婴宁这一人物。喜欢鲜花,喜欢笑,这是这位美神的重要特征。与鲜花结伴,可以收获美丽,与快乐作伴,可以收获欢乐。
直到现在,我与几个朋友挤在一间小屋里一块生活。当初对于我这个已经习惯于自己独自住一间屋,独自睡一间床的人来说,是太不习惯了。感觉完全是生活的贬值。但是,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人多有人多的欢乐。一次,与真人无名还有另外几个两个室友在房间里一起喝酒。我们边喝酒边聊着,总喜欢诉说生活的无奈,发发牢骚什么的。可无名的一句话却让我们都感到非常贴心。“当我们一块在这间窄小的寝室里喝酒的时候,又有谁能知道我们的快乐呢?”。是啊,当人们在高雅的茶楼里饮酒打牌的时候,他又怎知我们几个在小屋里的欢乐?而我们又怎会知道露宿街头的乞儿们,又是怎样的在忍受着寒冷的冬夜呢?
当我掏出一个硬币来,给予躺倒在路边的乞儿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看到路边的小树又长高的时候,惊讶于当初看他时那么小,这下子这么高了,我心里是快乐的。当我完成了今天的工作,眼朋友们快乐的聊天时,我是快乐的。当我把帖子发到百度,并看到了朋友们的回帖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把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好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自己都做成了自己不敢想像的事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到看了心中潜藏已久的一句格言或妙语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当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向我微笑时,我是快乐的。当朋友轻轻的伸出手来互相握住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快乐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把烦恼踩在脚下,我们越高痛苦的篱笆(痛苦的时刻我们把他当作高墙),我们就会掉进欢乐的绿地。因为,欢乐无处不在,触手可及!